东西蜿蜒1600余公里的甘肃省,沙漠、戈壁、高山是最具代表性的地貌。常规意义上来看,这些地方都人迹罕至,这也成为甘肃“地广人稀”最重要的原因。
就是这样的地貌,孕育着让人意想不到的潜能。在体育产业的穿针引线之下,这样的潜能正逐渐浮出水面,变为实实在在的资源。
在沙漠里,少年们开阔视野、磨炼意志;在矿坑中,骑手们挑战极限、品味特色;在戈壁上,飞行驾驶学员们整装待发、追逐梦想。旅游资源与体育资源相融,特殊的地理环境中,蕴藏着发展体育产业的潜能。
选手参加全国动力悬挂滑翔锦标赛。
沙漠:孩子们的“生存训练”
从甘肃金昌出发驱车100公里左右,就可以到达中国四大沙漠之一的巴丹吉林沙漠,“中国·金昌国际青少年生存训练营沙漠营地”坐落于此。
“生存训练营”自2012年起开始举办,5年来,由最初的200多人参加发展到2016年的837人,由最初的甘肃省14个地州市、甘肃矿区及周边省区市参加,发展到13个国家和地区、全国29个省区市的68支代表队参加。
沙滩排球、沙漠足球、沙漠拔河、沙漠10公里徒步穿越比赛、搭建帐篷、沙漠露营、沙漠冲浪、骑骆驼、射箭、爬沙、滑沙、摄影、书画、作文交流……青少年们与沙漠这一自然景观进行零距离接触的同时,也全方位拓展了自己的能力。
金昌市体育局副局长靳生红表示:“这一训练营促进了休闲体育、沙漠旅游和体育产业的延伸发展,充分利用了甘肃金昌地缘优势和区域优势,是甘肃创建体育品牌赛事的成功实践,将带动当地休闲体育和相关体育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从更为宏观的角度来看,体育旅游成为金昌旅游业整体发展的缩影。从2012年起,金昌吸引游客人数每年以至少20%的速度增长,旅游收入也从2012年的6.84亿元上升到2016年的17.8亿元。
体验沙漠冲浪。
矿坑:矿业文化的转型之路
金昌被称为“中国镍都”,是一座因矿而生的城市,位于城区的露天矿老坑(后被命名为“龙之谷”),承载着这座城市最具代表性的记忆。这里是一个长1300米、宽700米、深310余米的椭圆形人造天坑,是目前中国最深的人造天坑之一。
如此大规模的露天开采,显示了金昌丰富而优质的矿产资源。不过,再丰富的矿产也终有采完的一天,拥有50多万人口的金昌也在积极谋求转型之路。2009年,以露天矿老坑为基础的金川国家矿山公园正式开工建设,“老坑”开始焕发新的活力。
在2013年,参加“生存训练营”的青少年们在这座公园里进行了国际青少年自行车越野赛,为带有浓厚工业标签的“矿坑”注入了“旅游”和“文化”的新内涵。
靳生红表示,未来将考虑把更多体育元素引入公园中,主要的目标人群依然是青少年。“谁要把孩子这个群体抓住了,谁就抓住了未来。”靳生红说。
青少年参加“生存训练营”。
戈壁:实现飞行梦
甘肃酒泉百立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的航空营地位于距离酒泉市区不远的戈壁滩上。机场、跑道、教练机,在戈壁滩上显得十分醒目。“铸就飞行梦想”,是该公司宣传册首页上的标语。
这家公司的主营业务为飞行驾驶执照培训、医疗救护、空中游览、航空摄影、空中广告等,利用甘肃戈壁滩得天独厚的航空气流条件,该公司还承办了2015年全国动力悬挂滑翔锦标赛,吸引了参赛及表演人员200余人。
据该公司行政副总经理魏永明介绍,在未来的计划中,甚至还包括“航空婚礼”等特色项目,无论是想成为驰骋天宇的飞行员,还是想在天空中举办婚礼,这些梦想都已有了实现的渠道。
酒泉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户外运动一直是该地区体育发展的重点,酒泉市体育局体育产业工作负责人李军锋介绍说:“截至今年6月底,在酒泉地面举行的各类户外休闲体育赛事活动、有底可查的就达88场,其中,国家级的赛事5项、省级赛事4项、市县级79项。参与活动的人员超过20万人次,承办赛事活动的费用超过千万元,直接或间接拉动地方消费超过两亿元。”
文化资源、旅游资源、体育资源存在着相当大的重叠部分,融合发展是必由之路。玉门市从2015年开始由同一个负责人统筹旅游、文化、体育这三个领域。玉门市旅游局局长高正升说:“比如说我们的地质公园,既是旅游资源,又是体育资源。既可以参观游览,又可以举办徒步、赛车等比赛,在这方面的管理上,我们也都是融合的。”
体育旅游依然是一个新兴的门类,在实践过程中,这些地方也遇到了诸如市场预判不够、政府购买服务选择空间小、组织经验不足等问题,但整体看,这一市场的发展空间十分巨大。
沙漠可走出希望,矿坑可挖出健康,戈壁可飞起梦想,在这样的“因地制宜”之中,体育、旅游、文化、历史,交织在一起,描绘出了一条甘肃体育产业发展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