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赵澎涛 书法家、本土历史文化研究者
金城揽胜图(局部)远眺城南
段坚诗稿书影
今年夏天,天气变化无常。初夏酷热难当,这几天气温虽然降了,可是暴雨不时袭来,常常让人猝不及防。有天下午,和朋友被暴雨阻在街头闲聊,朋友问我,兰州的标志是啥?兰州的标志,自然是中山桥、黄河大水车等。
兰州的黄河大水车是明代段续从江南引进的,在此之前,兰州没有水车。段续是明代兰州人,如今兰州有个段家滩,就和段家人有关联。明代,兰州段氏人才辈出,最著名的要数段坚。
段坚是陇原学术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天下有材皆可用,世间无草不从风。”读到这话,令不少人吃惊,世间名言不少,但真正能直达人心的不多,这句话应该算一句。
令人想不到,这句话的出处就来自明代甘肃著名学者段坚,更令人想不到的是,段坚还有一个比他还出名的学生,曾任过兵部尚书的彭泽,这也是明清时期兰州人担任过的比较高的官职之一。
这位段坚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呢?他留下了哪些故事?今天,就让我们聆听一位“理学名臣”的故事。
他上书要求罢免太监监军
说起兰州段家,在明清之际这可是一个极为显赫的家族。有多显赫?看看这些数据就知道了。明清之际,金城段氏家族明代出了4个进士,清代出了1个进士。那时进士的含金量是非常高的。比如西北有的县,几十年都出不了一个进士。
金城段氏最早是跟随肃王迁移来兰的。据说,段坚的祖父是肃王的锦衣卫力士,名叫段鸣鹤。段鸣鹤原籍山西,明初随肃王朱楧从山西太原府迁移来甘肃,后来落户兰州东关。段家当初居住的地方,大概在今天兰州东方红广场西口附近。
洪武初年,朱元璋派徐达帅大军北伐。徐达出凤翔,一路向西,直逼临洮。但元军在西北残余势力也很强大。名将王保保利用常遇春去世、徐达等人返回奔丧的机会,长时间围攻兰州。后来徐达同王保保在定西车道岭一带决战,最终击败王保保,彻底控制了兰州等地。
为加强对西北边疆的防守,明政府从江淮、山西、陕西等地大量移民到甘肃。这些移民的到来,不仅加快了甘肃的开发,而且带来了大量的人才,从而奠定了今日甘肃的文化根基。甘肃文化,在汉代时为一个高潮,东晋南北朝时是一个高峰。而到唐代,甘肃学人在全国影响力也极大,大诗人李白就是甘肃秦安人。随后因为宋元时期丝绸之路的沉寂,甘肃学术界也进入到一个低谷时期。到明代,金声复振,涌现出一大批学者,理学名臣段坚就是其中之一,他是陇上学术承前启后的人物。
段坚(1419年—1484年),兰州人,字可大,号柏轩,又号容思,世人多称他为容思先生。刘尔炘五泉山曾有一副对联写段坚:“邹兰谷扬言而后,开忠义先声人皆侧耳,韵何远情何深,廊庙为忧,万古河山留绝调;段柏轩唱道以来,发圣贤遗响谁不昂头,曲弥高和弥寡,林泉可乐,一天风雨问知音”说的就是段坚在甘肃学术中的地位。
据说段坚“早岁受书,即有圣贤之志”。就是说,段坚很早就读书,志向很坚定。段坚小时候,曾授学于肃王府教授周麟,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师,对段坚的影响极大,对《周易》的研究非常深。据说,14岁时,段坚看到一句名言“群居慎口,独坐防心”,心中非常喜爱,就将此句作为人生准则来鞭策自己。
不过,段坚更多的是对朝政和社会的思考。景泰元年(1450年),身为举人的段坚上书,痛陈宦官监军之弊,请悉征还四方监军,罢天下道佛之铜像以补军器,并把天下少壮的僧道充实军伍。这封奏疏上去却被礼部搁置了。
四处求学,继承了河东学派学问
在这种情况下,段坚开始了一年多的外出游历,他出京师,再自齐、鲁以至吴、越,寻访有学问之人,找到了阎禹锡、白良辅等人,在同他们的学习中深入了解了薛瑄创立的河东学派的内涵和主旨,这次游历他“学益有得”,收获不少。
阎禹锡就是薛瑄的弟子。薛瑄,字德温,河津人,是明代河东学派的开创者,大思想家。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薛瑄所开创的河东学派,与王守仁为代表的姚江学派,在当时并驾齐驱,世有“南王北薛”之称。薛瑄在长期的教育为官生涯中,逐步形成了以“教本于道,道本于性”的“复性说”为中心内容,以“求实理”、“务实用”的“实学”思想和学风为本质特色的教育思想体系。
段坚自然也吸收了这种思想,他每到一地都非常务实,扎实为老百姓办事。黄宗羲的《明儒学案》曾记载了这些内容。《明史》中说:“坚之学,私淑河东薛瑄,务致知而践其实,不以谀闻取誉,故能以儒术饰吏治。”可见,段坚在学习中颇得薛瑄真传。
景泰五年,段坚考得三甲第一百七十名进士,观政兵部。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兰州人黄谏,曾为段坚的主考官,黄很欣赏段坚的才华。
到山西修志两年后,因病返回兰州休息。在兰州休息期间,他写过一个《屯田谣》其中写道:人死粮不死,人逃税不逃。胎头和黄发,未免困征徭。
直到1459年(天顺三年),段坚再次步入仕途,先后任山东福山知县、莱州知府、河南南阳知府等。薛瑄曾有言:“心如水之源,源清则流清,心正则事正。”“为政以法律为师,亦名言也,即知律己,又可治人!”。
段坚则坚信:“天下无不可化之人,无不可变之俗”。因而他在断案中公正廉洁,决不贪赃枉法。
他任南阳知府时,给南阳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以至于在他去世六十年后,一个南阳人来兰州为他建牌坊。在今天看来,他在南阳的所作所为,没有啥新意。但在那个年代,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据说,段坚到南阳后,主要是教导百姓读书,创办一个志学书院,给秀才士子讲说《五经》要义。同时,清理冤狱,表彰忠孝节义,轻徭薄赋,很快就安定了人心。可惜,后来他由于身体有病不得不辞职回乡。段坚死后,南阳人为他建立了祠堂,春秋祀之。
承上启下,明代西北学术的旗帜
1481年(成化十七年),段坚返回兰州,开始了他晚年耕读生活。段坚身上有浓厚陶渊明情节,以南村命名自己别墅。他在这里吟诗作对,授徒讲学。三年后,段坚病逝。
早在景泰五年(1454年)段坚就创办了容思书院,这是甘肃最早的书院之一,在容思书院众多的学生中,以彭泽、周蕙、段续最为出色。
按《明儒学案·河东学案》所列,薛瑄之下传阎禹锡、张鼎、段坚、张杰等,段坚又传王鸿儒、周小泉(即周蕙),小泉授薛敬之,而吕柟则师事薛敬之,集“关学”之大成。
所谓“关学”即关中(函谷关以西、散关以东,古代称关中)之学,萌芽于北宋庆历之际的儒家学者申颜、侯可,至张载而正式创立的一个理学学派。可见,段坚在明代西北学术发展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段坚去世60年后,南阳唐县人朱徴来兰州做官,还专门瞻拜了段坚的遗像,并且在兰州东稍门外立牌坊,前额书“段容思先生德教坊”,背书“理学名臣”。由此,段家也因此被称为“理学名臣世家”,一直以来都是兰州的名门望族。
段坚能以儒术饰吏治。段坚曾写道:“天下有材皆可用,世间无草不从风。”由此可见他对教书育人给予的希望。
段坚是段鸣鹤的孙子,而创制水车的段续则是段坚的侄重孙。正是段续引进了水车,成为了兰州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