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甘肃省会兰州市的下辖县,榆中县由于具备便利的交通条件、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丰富的资源优势,吸引了众多甘肃省内高校和省内企业(含多家上市公司)扎堆入驻。
根据兰州市相关规划,兰州城市副中心将选址榆中,这为榆中县提供了加快发展的良好契机。目前,在建设“六个榆中”(实力榆中、魅力榆中、生态榆中、活力榆中、幸福榆中、实干榆中)思路下,榆中县域经济蓬勃发展,尤其是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建设走在了全省前列。
记者从榆中县了解到,截至今年6月底,全县实现生产总值40.65亿元,增长7.6%,其中,第一产业6.44亿元,增长5.6%;第二产业8.8亿元,增长1.6%;第三产业25.41亿元,增长11.1%,三次产业结构为16∶22∶6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2.98亿元,增长42.4%;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全省一枝独秀。
随着第三产业比重大幅提高,榆中县县域经济呈现出“三二一”排序,三产发力带动、工业集约发展、农业提质增效的良好局面。
推进全域旅游三产龙头带动作用凸显
在日前举行的第九届青城古镇民俗文化旅游节暨荷花节期间,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发现,在全域旅游开发思路下,榆中县青城镇这座黄河上游的千年古镇,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青城古镇是榆中县发展全域旅游的重要抓手之一。该县正围绕“陇佑名山,问道兴隆;黄河文化,拜水青城;黄土风情,都市花园”的旅游形象定位,重点打造兴隆山、青城古镇两大“龙头品牌”,建设七大精品景点。力争通过3年至5年的努力,创建成以自然生态旅游为核心、历史人文体验为支撑、陇东南旅游组织者为职能的国家全域旅游重点示范县,在5年内实现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县GDP比重15%以上。
至此,榆中县第三产业发展形成以全域旅游为统领,三产迎来龙头带动、全面布局新时期。该县聘请全域旅游发展智囊团,成立榆中陕旅文化旅游开发公司,启动投资50亿元以“驿、坊、湖、谷、韵”为主题的兴隆山国际旅游度假区,签订大型实景演出、电影小镇项目,推进兴隆山大景区建设。
该县抢抓兰州市区生活资料市场出城入园机遇,启动各类专业市场运行,全力推进毅德商贸城、物流公路港、东部汽车城、兰州国际高原夏菜副食品采购中心等项目建设,甘肃邮政陆运邮件处理中心、中盐集团兰州物流园、通韵快递产业园等商贸物流骨干项目入驻该县徐家营产业园。第三产业呈现重点带动、多点支撑、全面发展的良好态势。
工业农业齐头并进 调结构促转型渐入佳境
今年榆中县利好不断,7月份榆中县被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办公室确定为全国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之一,属全省首家。在榆中县注册的兰州庄园牧场股份有限公司、兰州金川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沪深A股上市工作进展顺利,上市可期。
榆中县今年以田园综合体为抓手,农业进入提质增效融合发展新阶段。该县制定“1+3+2+X”田园综合体发展思路,以李家庄高效农业试点示范园为重点,分层分批推进田园综合体建设,目前整合到位资金9634万元。完成花海种植300亩、日光温室旧棚改造55座,作坊一条街、400亩日光温室大棚项目全面启动,田园综合体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榆中县以三大园区为依托,在工业发展方面寻求筑巢引凤、集约发展新模式。实施工业转型升级,下大力气淘汰落后产能,高标准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力推进金阳高科扩建、兰州热电联产“上大压小”异地建设、奇正藏药(002287,股吧)国家重点基药消痛贴膏、亚兰制药中药制剂、陇神戎发搬迁改造等项目。注重发挥工业园区的引擎先导作用,徐家营产业园电力迁改、进场道路、场坪工程建设进展顺利,甘肃海韵工业小镇、兰州雨中情防水材料生产线、中意门业生产线等12家企业已入驻卧龙川工业园,完成甘草店新型建材产业园区规划,三大园区建设取得新突破。
榆中县还注重县域创新驱动发展,不断扩大科技投入、科技产出,逐步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稳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化成效明显,科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尤其是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方面,加速了钢铁、高新技术、生物医药、仓储物流、文化旅游、新材料等产业园的发展,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的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