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失落在记忆里的甘肃说唱文化——凉州贤孝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夕阳红 时间/2017-09-14 09:43:09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凉州贤孝是一种古老的汉族说唱艺术,它伴三弦弹唱孕育而生。根据记载,三弦源于五弦、七弦琴,源于西夏始创。它广泛流行于甘肃武威城乡,深受当地群众喜爱。

何献年和妻子自娱自乐的生活

凉州贤孝是一种古老的汉族说唱艺术,它伴三弦弹唱孕育而生。根据记载,三弦源于五弦、七弦琴,源于西夏始创。它广泛流行于甘肃武威城乡,深受当地群众喜爱。尤其在清朝年间,老艺人们师徒相传,口传心授的凉州贤孝无处不在。由于凉州贤孝主要以口头的方式进行创作和传承,而不是依靠文字记载和传播,时至今日,凉州贤孝没有了表演场所和环境,逐渐走向萎缩和绝迹的境地。眼下,让人尴尬的是,凉州贤孝虽进入了“非遗”保护名录,但距离现代人的生活却渐行渐远——

一位68岁老人的坚守

“今天不把别的演,专门把最美家庭喧一喧,这虽然都是我们身边的事,唱出来真正儿的动地感天!......”

9月12日下午,68岁的何献年老人边弹边唱,声音透着豪迈和沧桑。老伴严菊梅边唱边舞,动作天然,自成一家。凉州贤孝具有极强的生命力与艺术感染力,它在武威地方方言的演绎声中,别有一番韵味和意境。

何献年老人自2002年退休后,一直执着于凉州贤孝的编著和创作。老人不仅有良好的文字功底和音乐素养,他还对三弦、大提琴、手风琴、二胡、笛子等乐器样样拿得下。老伴严菊梅更是一位文艺爱好者,能歌善舞。在长达十多年的时间里,老两口一直自编自导自创自演,或者跟他人编排出一些脍炙人口的凉州贤孝精品节目。

说唱艺术遭遇尴尬

史料记载,夏大德五年(1139年)乾顺去世,其长子仁孝继位。当时大夏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地震、饥荒等自然灾害,更加强了仁孝帝要发展、要改革、要强国的决心。仁孝下令在各州县设立学校,让众家子弟上学,读孔孟儒家学说,同时还建立“唱名法”鼓励“唱贤说孝”“立唱名法”。于是,在西夏全国上下形成了人人讲贤孝、办贤务、说贤德、立忠孝、敬老人的社会风气。

何献年老人介绍,上世纪五十年代,凉州贤孝在凉州城几乎处处可闻。说唱者声音时而低沉,时而高亢,时而悲伤,时而欢乐,一唱一叹非常动情,旁边的听众当中不乏鼓掌叫好者,亦有人触景生情,黯然拭泪神伤。由于从事凉州贤孝者大多是盲人,有人把凉州贤孝亦称之为“瞎弦”。近年来,凉州贤孝这一民间演唱艺术逐渐萎缩和绝迹。这不仅是市场转型对民俗文化的严峻考验,也是传统说唱表演艺术迎来的时代挑战。

“失落”的凉州贤孝

何献年告诉记者,他退休以后,下乡探亲戚串门的机会多了,看到了家乡的巨变:乡亲们买上了摩托车、拖拉机、汽车;农村重要的耕作工具,都被机械化替代;家用电器一应俱全,农民兄弟通过手机联络生意,谈买卖,人们通过电脑学习科技知识;农村再也没有破衣褴衫,缺吃少穿的现象。“农民早上送菜,晚上坐在炕头数钞票,盖新房,买新衣。这一切的一切,对我产生了深深的触动!我为什么就不能把这些编写成凉州贤孝,宣传党的好政策,宣传好人好事,引领民俗民风呢?”何献年不断地问自己。

近年,何献年热情投身于正能量创作,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曲目。“老两口喜气洋洋走出了家门院,到塑料大棚给娃们去送饭,手提葱花饼,还有羊肉汤。如今党的政策好,不愁吃和穿,咱农民的日子一年比一年好,住上了新房,买上了汽车,年年有盼头!”(《党的政策好农村喜事多》)。“天爷天爷,大大地下,蒸下的馍馍车轱辘大,风调雨顺奔小康,石羊河畔是我家。现如今,风吹草地牛羊肥,水渠纵横起浪花……”(《石羊河在沉思》)。尤其是凉州贤孝《小两口抬水》《点心旅行记》等在凉州城区各种公开场合演出多次,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

“总体来说,目前表演场所有限,民间文艺团体发展也不太景气,越来越多的人们听不到凉州贤孝的声音。”何献年不无失落地说。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