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接见《在康布尔草原上》演职人员
《在康布尔草原上》剧照
□王小军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中西方文化碰撞中,李叔同、欧阳予倩等中国留日学生组成的春柳社于1907年春在东京演出了法国作家小仲马的名剧《茶花女》第三幕、根据美国作家斯托夫人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改编的话剧《黑奴吁天录》。同年夏天,春柳社早期成员王钟声主持创办的春阳社在上海演出《黑奴吁天录》,被认为是春柳派首次将新派剧从日本移植到国内,这一年,标志着中国早期话剧的诞生。
这种以对话为主要手段的舞台新剧,又称“文明戏”,是清末戏曲改良和学习日本新派剧而加以中国化的产物。10多年后,由于内容贫乏,无完整剧本等原因,随着辛亥革命的失败,逐渐衰落。
中国现代话剧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催生下发展起来的。胡适、陈独秀、傅斯年等人关注新剧启发民众觉悟的力量,1918年6月15日,《新青年》杂志出版“易卜生专号”,介绍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欧洲现实主义话剧开始被介绍到中国,在学习借鉴模仿易卜生、萧伯纳式的欧洲话剧过程中中国现代话剧开始形成。
欧阳予倩、洪深、田汉被公认为是中国话剧的奠基人。田汉先生是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词作者,他的戏剧创作在中国现代戏剧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
欧阳予倩作为春柳社的主要演员,一生致力于戏剧艺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戏剧学院院长,是集表演、编剧、导演、教育为一身的著名戏剧家。
1922年,留美专攻戏剧的洪深回国,针对文明戏的不良习气,从剧本、舞台美术、导演制建立等方面大胆改革,推行男女合演,从而形成完整的现代话剧导演体制。1928年4月,在纪念易卜生诞辰百年座谈会上,洪深提议将英文“drama”,也就是主要以对话和动作表情达意的戏剧翻译定名为“话剧”。从此,这个由西方传入中国的剧种有了被大家认可的正式中文名称。
中国话剧以曹禺的《雷雨》和一代戏剧家与作品的出现,在上世纪30年代开始成熟起来,随着抗战的爆发,解放区话剧、孤岛话剧走在时代的前沿,发出民族的吼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话剧迎来了创作的高潮,后来又经历了低谷和危机、市场化、观众欣赏多元化的冲击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近40年来,精品剧目不断涌现,成为文艺百花园里的一支主力军。
伴随着中国话剧的发展,甘肃话剧也经历过繁荣和低谷,辉煌和寂寥,在转企改制的新阶段,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天下第一桥》剧照
三度繁荣
甘肃省话剧院从1953年成立至今已有64年历史,在几代甘话(甘肃省话剧院简称)人的执著努力下,不但把戏演遍大江南北,还演进了中南海,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都看过甘话的戏。60多年来,几代甘话人把甘肃话剧创作三次推向高潮,几度辉煌,见证了甘肃话剧和甘肃戏剧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成长、发展历程。创作演出剧目、获奖剧目之多,影响之大,都代表了甘肃乃至西北话剧的最高水平。
甘话前身源自陕甘宁边区陇东剧团,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是党和边区政府的宣传队和战斗队,兰州解放后进城改组为甘肃文工团,1953年7月走专业化的道路,正式诞生了甘肃省话剧团(后改为甘肃省话剧院),首任团长程士荣来自陇东剧团。甘肃省直戏剧院团第一代创立者许多是从这个团体走出去的。
兰州虽然地处西北,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就有一定的话剧基础,抗战爆发后西北成为大后方,国内许多一流艺术工作者在这里相聚,成立了一些剧团演出话剧,以宣传抗日为主旨,演话剧一时成为风尚。兰州解放后,在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彭德怀关怀下,组建“共和剧团”在三爱堂演出了曹禺的话剧《原野》。参加演出的李最等大部分演员后来都成了甘肃省话剧团的主要演员、台柱子。
1953年甘话一成立,3个20多岁的青年人汪钺、武玉笑、姚运焕等就前往甘南体验生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甘南藏区由于潜伏着一些国民党残余分子,环境险恶。创作组同人民政府组织的工作组和医疗队深入藏区并与之展开斗争。他们和工作组成员同生活,共命运,一手握笔,一手拿枪,与藏族同胞水乳交融,汲取了丰富的素材,并把这一段历史真实生动地呈现了出来,甘话的首部大戏《在康布尔草原上》就这样诞生了。1956年参加北京“全国第一届话剧观摩演出大会”,获得演出一等奖、导演一等奖;汪钺、姚运焕、武玉笑、白敬中、易炎获剧本二等奖;白敬中、李最、马天庆获表演二等奖;赵组国、崔林捷、洪涛、江洪、张树勤、田野获表演三等奖;杨前等获舞美设计一等奖。甘话首次参加全国话剧调演便取得如此佳绩,尤为难得的是,在参演的近50个剧团中,唯一选中甘话的《在康布尔草原上》进中南海怀仁堂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进行了演出,周恩来总理还指定招待驻外使节和苏联专家共演出三场,把这部戏看了三遍。
《在康布尔草原上》蜚声全国,甘话自此又推出了《滚滚的白龙江》《远方青年》《雪山之鹰》《八·二六前夜》《教育新篇》《油海怒涛》等一批原创剧目,并在话剧的民族化方面做出了可贵的尝试,开启了甘肃话剧首度繁荣的局面。
以程士荣为代表的甘话奠基者慧眼识珠,招纳贤才,一批又一批文艺青年走上甘话的舞台,编剧、导演、演员、舞美设计人才脱颖而出,一代艺术家在甘话的摇篮里崭露头角,日后他们大都成为甘肃话剧乃至西北戏剧事业的扛鼎之材。
改革开放之初,老甘话人的创作热情一下子迸发出来。这一时期甘肃戏剧开时代风气之先河,推出了舞剧《丝路花雨》、京剧《南天柱》,甘话也通过《西安事变》又一次引起全国剧坛的注目,甘肃话剧二度繁荣,并走向鼎盛时期。
1956年《在康布尔草原上》演进了中南海,20多年后《西安事变》则演遍了全国。
1978年《西安事变》首演引起轰动,第一次进京演出就停留了四个月。观众用两张《叶塞尼亚》的电影票才能换一张《西安事变》的戏票,可谓一票难求。演出足迹从北京走遍大江南北,全国掀起了《西安事变》的演出热潮,在文化部举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献礼演出中,程士荣、姚运焕、胡耀华、黄景渊、郑重等人获创作一等奖,演出获表演二等奖。
《西安事变》何以能造成如此大的轰动?是因为在那样一个历史时期,甘话人率先在全国戏剧舞台上第一次把国共两党领导人作为主要人物呈现到了观众面前,在当时乃至现在看来,都有示范意义。而甘话自此也确立了“深入生活,直面现实,坚持原创”的现实主义创作方向和理念,相继又创作演出了《白雨》《岳飞》《艾黎在山丹》《黑雾》《艰难时事》《极光》《马背菩提》《邓小平在江西》等一批原创剧目。
进入新世纪以后,甘话的接力棒相继传到张明和朱衡的手中。而此时,由于影视、新媒体及观众欣赏习惯的多元变化,话剧市场与观众受到冲击与分流,演出市场趋于边缘和逼仄。面对困境,针对时代和市场的变化,新一代甘话人在继承甘话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独辟蹊径,另谋发展,以关注平民的视角反映百姓的生活,以找市场为出发点,低成本小制作接连推出了《兰州老街》《兰州人家》《兰州好家》《兰州味道》等兰州人系列,通过一系列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演绎了市井百姓的苦辣酸甜,生动表现出下层小人物的生存状况,呈现了浓郁的本土风味和历史文化,赢得了观众的喜爱,甘话的舞台再次红火热闹起来,《兰州老街》连演百场,“看兰州老街去”成了一时的时尚。“兰州人”系列话剧在省城久演不衰,伴随着一出出剧目的成功创作,新一代甘话人也通过大量的演出成熟并声名鹊起,甘肃话剧三度繁荣,剧目也获各种奖项。
姚运焕、张明创作的《极光》参演第四届中国艺术节,入选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姚运焕、张明、王登渤创作的《马背菩提》参演第五届中国艺术节,荣获第八届文华剧目奖,入选中宣部“五个一工程”;《邓小平在江西》入选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张明、杨晓文创作的《兰州老街》《兰州人家》获第十届文华编剧奖、第十五届曹禺戏剧奖,入选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张明、杨晓文创作的《老柿子树》参演第七届中国艺术节,获得第十一届文华编剧奖;张明、王小军创作的《兰州好家》先后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甘肃省新创剧目调演编剧一等奖、剧目大奖,第六届敦煌文艺奖一等奖,第六届全国话剧优秀剧目展演优秀剧目奖;《兰州味道》(原名《金城印象》)获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大型舞台剧创作资助项目。朱衡因在《兰州老街》《兰州人家》中的出色表演,获得了第二十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兰州好家》剧照
转制创新
2012年5月30日,对甘话人来说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甘肃省话剧院有限公司正式挂牌,从此由事业单位转制为国有文化企业。由于话剧市场不断萎缩,平均一年上演不了一台戏,演职员由于缺乏实践的机会,加之收入不高,人才纷纷“孔雀东南飞”。
在此转折关头,甘话人再一次不畏艰难,2012年6月在甘话成立60周年前夕,隆重推出了话剧《天下第一桥》,这是甘话有史以来投入最大的一部戏,把彭英甲修建黄河铁桥的历史搬上了话剧舞台。全剧围绕彭英甲勇为天下先,建桥筹款展开的是是非非,母子、师徒之情、丧女之痛甚至戴枷建桥……一座桥终于矗立起来,彭英甲却要赴京请罪。别离之际,彭英甲一句:“走了彭英甲,留下一座桥,我知足了!”令观众掌声雷动,许多人热泪盈眶。谢幕时,扮演彭英甲的国家一级演员、甘肃省话剧院院长朱衡已大汗淋漓,内衣湿透。内行人一看便知,彭英甲这个角色,50岁以下演不了;60岁以上演不动。在掌声和鲜花的背后,付出的是朱衡一生的等待,近百个角色的准备,几乎倾尽全部情感,耗尽40多年储备的能量才换来“角色”与“演员”的“血肉交融”。其精湛的表演让他梅开二度,再一次捧得第二十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成为继陈霖苍之后,我省戏剧界又一个两次获得梅花奖的戏剧演员,也是西北话剧界的第一个“二度梅”。2016年10月,朱衡获得文化部颁发的第十五届文华表演奖。此届文华奖评选大幅压缩,难度增大,含金量提高,其中文华表演奖、文华大奖分别仅10个。全国共有10名演员获得文华表演奖,按得票多少排序,朱衡位列第四名,也是唯一的话剧演员,显示了我省话剧演员在全国的表演实力。
《天下第一桥》的主线是“筹款”建桥,甘话为推出此剧,也经历了转型和融资的阵痛。剧目排练过半,发生资金断裂,全院上下冒着风险,利用各种渠道筹款借资,演职员甚至拿出个人存款与剧院共渡难关。全体演职员共担风险,将该剧的成败与各自的切身利益捆绑在一起,形成全院上下共担风险,“压力、责任、敬业、奉献”贯穿整个排演过程。
2014年1月,话剧《天下第一桥》荣获“2011-2012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资助剧目”,这是该剧相继参演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第七届全国话剧优秀剧目展演,荣获第十四届文华奖优秀剧目奖,文华编剧、导演、优秀表演奖,获得由文化部、中国话剧艺术研究会颁发的第七届中国戏剧文化奖话剧“金狮奖”剧目奖等众多大奖之后再一次获得殊荣,再次提升了甘肃省舞台艺术在全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标志着甘话已进入国家精品剧目的行列。
《兰州老街》剧照
任重道远
为纪念中国话剧诞辰110周年,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大型舞台剧创作资助项目,话剧《兰州味道》由甘话隆重推出,该剧自今年5月23日首演以来,已取得演出23场的佳绩。这是甘话继《天下第一桥》之后,时隔5年推出的又一部大型原创话剧,首次把兰州牛肉面这张“文化名片”以话剧的形式搬上舞台和观众见面。
60多年来,甘话创作演出的剧目有100多部,其中获奖剧目90%以上都是原创,形成了以剧本原创为主,擅于展现丝路风情和多民族及重大历史题材的剧院特色。几代甘话人始终不忘对现实的观察和思考,传承着以现实主义创作方向为主体的创作戏脉。
甘肃话剧之所以能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并在上世纪80年代达到鼎盛,除了历史机遇外,与当时甘话这一团队的人才结构有很大关系。甘话曾先后多次在北京及省内外招收过几批演职员,并把人员送到中戏、上戏学习培训,省内外艺术院校也分来不少学生。甘话曾经人才济济,一部戏中角色同时有数人能够胜任,在竞争中保证了演出质量。
《西安事变》剧照
中外戏剧史的发展表明,戏剧作为一种艺术门类,无论娱乐方式如何变化,剧场观众与演员面对面的直接交流,和观众的集体体验是其他艺术门类所无法取代的,这也是舞台艺术的特质之一。尤其话剧艺术在表现人性、人生命题上,其思想性、哲理性、直观性更是其他剧种无法比拟的,而中国话剧的前沿性、时效性也通过它迅速反映社会生活,并造成文化传播的热点和轰动效应。这些特征说明话剧虽然也是一种产品,但不是简单的物理产品和文化产品。甘话几代人以“勇于担当,不计个人得失”的剧院作风,坚守话剧舞台60多年,让西北乃至全国观众了解了甘话,了解了甘肃话剧,了解了甘肃。然而我们也应清醒地意识到,面对多样的市场选择与生存压力,甘肃话剧这一艺术圣地的守望者仍面临着发展的瓶颈。与北京、上海等大都市话剧的创作环境相比,地处西北的甘话,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历程,现在又到了一个转制、转型的新阶段,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甘肃话剧未来的发展,任重道远,充满机遇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