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甘肃敦煌演艺市场发展路径简析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施秀萍 时间/2017-10-17 09:30:14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刚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莫高窟又一次“火爆”。不过,“火爆”的不止莫高窟,以经典舞剧《丝路花雨》、大型文化情景剧《又见敦煌》、实景演出《敦煌盛典》领衔的敦煌演艺市场,同样异常火爆。

杂技剧《敦煌神女》剧照(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

《又见敦煌》剧照

《丝路花雨》剧照

不过,“火爆”的不止莫高窟,以经典舞剧《丝路花雨》、大型文化情景剧《又见敦煌》、实景演出《敦煌盛典》领衔的敦煌演艺市场,同样异常火爆。

三场剧目,各有精彩。《丝路花雨》刚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莫高窟又一次“火爆”。

天天演,《敦煌盛典》由每天一场增至两场,《又见敦煌》由一场不断加演直到每天九场……8天下来,仅三台剧目就演出62场次,吸引5万余观众,演出收入达1300万元。

敦煌,一座西部小城,一个常住人口不到20万的县级市,何以有如此魅力,三台大戏同城惊艳,一票难求?

这样的演艺市场现象,在全国都不多见。

让我们倒回时光,去寻找答案。

一枝独秀

事情还得从十年前说起。

2006年,甘肃省杂技团负债300多万元,仅有的一部座机欠费停机,演出时断时续,演员每月只发四五百元工资,有时甚至发不出分文,“尤其是演出,基本是赶庙会似的‘摆地摊’”。省杂技团团长李林安记忆犹新。

当时的李林安,任省歌剧院副院长,因为负责创排的大型歌舞剧《敦煌韵》仅在2005年就获得200多万元的利润,省文化厅就将他调至省杂技团任团长。

2006年,省杂技团进行内部机制改革,实行优胜劣汰。为了进行正常的演出,他们一方面对不适合岗位的演职人员进行新的安排;另一方面,在全国招聘演员,组成100多人的演出阵容,形成薪酬与演出挂钩,多劳多得、能劳多得的分配格局和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激发了演职人员队伍的活力。同年2月,创排大型杂技乐舞晚会《祝福祖国》和《西部风情》,受到观众喜爱,连续两年每年演出300多场。

小试牛刀之后,省杂技团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闯市场、找出路。

“文艺院团要立足,必须要有品牌剧目。”多次学习、观摩、调研、考察之后,李林安“惊喜”地发现:享誉世界的敦煌莫高窟,每年有数百万的中外游客,而敦煌演艺市场却呈空白状态。

紧盯“敦煌”这块蛋糕,李林安在一个月内写出杂技剧《敦煌神女》剧本,又马不停蹄先后奔赴敦煌12次,最终与敦煌市达成协议:由省杂技团牵头将敦煌电影发行放映有限公司、敦煌艺术团跨地区兼并,整合为“敦煌杂技艺术歌舞剧院”,走旅游与演艺相结合的路子。

紧接着,他们想方设法找资金,通过贷款、借款、职工集资筹集2600多万元,将原敦煌电影院扩建为设施齐全、设备一流的现代化剧院。同时,再次通过社会融资、职工集资等方式自筹资金700万元,量身打造、创排了以敦煌文化为素材的大型杂技剧《敦煌神女》。

“2007年、2008年的确是亏损的。”李林安说,那两年的上座率平均只有30%左右,很多人觉得他在“冒险”,但李林安瞅准了“驻场演出”这种形式,咬牙坚持,“观众认可、市场接受总是需要过程的。”

果不其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剧目的不断推广,集杂技、歌舞、武术、魔术、威亚特技于一体的大型杂技剧《敦煌神女》,不仅彻底改变了以往在敦煌旅游“白天看庙、晚上睡觉”的尴尬,形成观莫高窟、游月牙泉、看《敦煌神女》的经典旅游组合,受到游客广泛喜爱,外宾更是称赞“在中国的西部看到了一场最好的演出”!

“从2009年开始上座率即达80%,开始盈利,截至目前已创收近5000万元。”李林安告诉记者,此后,《敦煌神女》票房一再看涨,仅2011年就演出600多场,收入超过千万元;2012年、2013年更是场场爆满,一票难求……一举扭转省杂技团、敦煌电影发行放映有限公司、敦煌艺术团长期负债的被动局面,从“百万负翁”摇身一变成为“千万富翁”;一线演职人员的钱包也随之“鼓”了起来,基本工资+生活补贴+岗位补贴+年终奖,月收入五六千元算是平常……

从2007年到2016年,杂技剧《敦煌神女》走出了一条不寻常的道路,在敦煌“一枝独秀”达10年之久。

三足鼎立

万事开头难。李林安像个“开路先锋”一样,以一部杂技剧《敦煌神女》开了敦煌驻场演出的历史先河,创造了一部剧目在一地演出“十年独秀”的传奇。

更重要的是,栽下“梧桐树”,引来更多“金凤凰”栖息敦煌。

2015年8月,由吐鲁番欢乐盛典文化投资有限公司投资1.8亿元倾力打造的实景演出《敦煌盛典》,在与月牙泉景区相邻的敦煌山庄精彩上演。该剧以青年画匠墨丁与远赴西域和亲的公主悲情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充分利用声、光、电、水、火、风等现代舞美科技,再现了古丝绸之路重镇敦煌独特的人文历史与民俗风情。

《敦煌盛典》作为敦煌首台大型沙漠实景演出,不仅大漠黄沙尽收眼底,还以独创的360度旋转并前后移动观众席,让观众“身随景移”,彻底颠覆了传统剧场舞台表演模式和观看形式;再加上融入实景演出的裸眼3D墙体投影、多介质水面造影、综合机械演出以及震撼的墙体灯光秀、激光秀等表演元素,让观众顿感时空交错,如梦似幻,成为敦煌的一张特色名片,被敦煌市政府选为“向外地游客重点推介的旅游文化项目”。

2016年9月,由甘肃四库文化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斥资6亿元,邀请王潮歌创排的《又见敦煌》,作为西北唯一的大型室内情境体验剧成功首演。该剧采用“流线式”空间体验方式,“穿越”时空,让观众在新颖独特的情境交融式体验中,在不同场景与演员一同进入剧情,“又见”千年敦煌:莫高窟开创者乐尊、发现藏经洞的道士王圆箓、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张骞、写下“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诗人王维、曾盛妆出现在莫高窟壁画上又被岁月淡化了容颜的供养人、让河西走廊重归中原政权管辖的唐朝归义军节度使张议潮……敦煌历史上的人物如时空穿梭般一一再现,又如同历史滚滚而逝般一一被掩埋在黄沙之下,但历史的敦煌、现代的敦煌就那么拨开尘沙,清晰地展现在观众眼前。

2017年5月,敦煌国际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与吐鲁番欢乐盛典文化投资有限公司、甘肃省歌舞剧院联合打造的旅游驻场版舞剧《丝路花雨》,在敦煌大剧院开始驻场演出。这标志着以敦煌文化为灵魂创排的《丝路花雨》在38年后“回归”敦煌故里,让中外游客在一睹莫高窟精美壁画后,有幸在大剧院再次欣赏到“活”的壁画故事和灵动的飞天舞姿。

而开了敦煌驻场演出市场先河的《敦煌神女》则回到兰州,在黄河剧院驻场演出。至此,敦煌演艺市场形成《敦煌盛典》《又见敦煌》《丝路花雨》三足鼎立之势。

三场演出,难分伯仲,各有千秋。但,同样广受欢迎。

《敦煌盛典》自2015年8月首演至今,累计演出500余场,观众30万人次,收入超8000万元;《又见敦煌》自2016年9月演出至今,累计演出810余场,观众40.3万人次,收入9000万元;《丝路花雨》自今年5月在敦煌演出至今,共演出150余场,观众10万人次,收入1000万元。

百花竞艳

今年8月25日、8月26日晚,敦煌大剧院西南广场上“热浪滚滚”,由咪咕音乐有限公司主办的“2017西遇敦煌音乐节”在这里精彩上演,唐朝乐队、低苦艾、摇滚猴子军团、热血摇滚GALA等10支摇滚乐队和许巍、吴奇、沙楠杰等歌手轮番登台,在古郡敦煌上演了一场摇滚盛宴,也为第二届敦煌文博会营造了声势。

10月2日,“敦煌传奇”世界王者争霸赛在敦煌大剧院西南广场举行,24名国内外自由搏击选手吸引万余名市民和游客前来观看,引爆了敦煌国庆黄金周热潮。

10月7日,敦煌千人瑜伽健身推广活动在敦煌大剧院西南广场举行,壮观现场再掀热潮。

……

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演出、赛事,让敦煌的文化味道愈加浓厚。

作为敦煌文博会主场馆之一,建筑面积近4万平方米,可容纳1200余名观众的敦煌大剧院,秉承“人类敦煌·艺术相伴”的宗旨,逐渐形成大剧院艺术节、新春演出季、旅游演出季、文博演出季“一节三季”的演出结构,分类铺满档期,精彩全年不断,成为敦煌文化的“新地标”和“栖息地”。

据不完全统计,自投入运营以来,敦煌大剧院先后上演了《相约敦煌》《梦回敦煌》《冰河大冒险》《赫尔辛基圣诞巡演音乐会》《女子十二乐坊新年音乐会》《天鹅湖》《秘境云南》《冰雪奇缘》等25个国内外民族舞剧、儿童剧、音乐会经典剧目,累计吸引观众10.12万人次。这,还不包括在敦煌大剧院驻场演出的旅游版大型情景舞剧《丝路花雨》的演出场次和观众数。

一座剧院,改变一座城市的生活方式。敦煌大剧院在做大做强敦煌旅游演出市场,实现敦煌旅游“夏秋季火爆、冬春季升温、四季均衡发展”目标方面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敦煌,已然成为演艺市场的一方热土。

根植沃土

无论十年前《敦煌神女》的“一枝独秀”,或是《敦煌盛典》《又见敦煌》《丝路花雨》的“三足鼎立”,还是敦煌大剧院多彩演出的“百花竞艳”,都为永不落幕的敦煌文博会作了生动注脚,更为敦煌市民和游客带去无限欢乐。

敦煌,一座人口不到20万的小城,何以成为演艺市场的投资热土,又何以吸引每年近百万人次的观众观看演出,演出收入达上亿元?

“历史的、国际的、文化的敦煌,有这个承载力。”省文化厅副厅长杨建仁说。

的确,享誉世界的敦煌,旅游业多年来一直以几何式速度增长。2016年,更是在“一带一路”建设和首届敦煌文博会的强力带动下,旅游接待人数突破800万人次,达801.52万人次,同比增长21.37%。刚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敦煌又接待中外游客24.36万人次,同比增长28.02%。

这,是敦煌演艺市场繁荣发展的坚实地基。

“《敦煌盛典》观众席位数1314,寓意一生一世,今晚售票1314。”敦煌欢乐盛典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春慧的微信上,是满满的“火热”。

“国庆长假期间一天演出九场,惊动整个演艺圈。”《又见敦煌》总经理杨相彬的微信上,也是遮不住的满屏“火爆”。《又见敦煌》从每天一场到两场一直加演到七场,再到自以为“最高”的八场,没想到“十一”黄金周再创新高,每天九场演出。

……

“敦煌是个取之不竭的文化富矿,也逐渐成为演艺汇集的聚宝盆。”省歌舞剧院院长陆金龙说,无论经典舞剧《丝路花雨》,还是开了敦煌驻场演出历史先河的杂技剧《敦煌神女》,还是后来的《敦煌盛典》与《又见敦煌》,无不取材于敦煌。也因敦煌的博大精深、开放包容,才能借着敦煌文博会和“一带一路”建设的“东风”,高奏敦煌文化的大交响乐。

“敦煌演艺市场是成熟的,我们坐享了胜利果实。”《又见敦煌》总经理杨相彬言辞恳切,《又见敦煌》从对接到落地不到10个月,其成功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得益于敦煌文博会的“和煦春风”,更离不开《敦煌神女》十多年的市场培育。

“没有敦煌文博会,敦煌就不可能有国际化的敦煌大剧院,更不可能引进这么多国内外舞台艺术剧目。”敦煌国际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张晓东一语道破“天机”。

天时、地利、人和。尽管同城惊艳的剧目免不了市场竞争,但敦煌演艺市场的“如火如荼”和成熟条件却是人们的共识。

“敦煌文化的承载力和市场承载量都足够。”尽管《敦煌神女》因各种原因离开了敦煌,但李林安对敦煌演艺市场依然充满信心。这不,他正在紧锣密鼓地创排杂技剧《九色鹿》,“明年5月再回敦煌”。

【说话】

推进旅游与文化深度融合发展

施秀萍

《丝路花雨》《敦煌盛典》《又见敦煌》三台大戏常年驻场演出,国内外优秀剧目不断档全年演出,观众每年百万人次,演出收入每年上亿元,这在一座常住人口不足20万的西部小城堪称“奇迹”。

敦煌,就是创造这个“奇迹”的地方。敦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全国本就有着独一无二的文化资源,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富矿,以敦煌文化为题材创作的舞剧《丝路花雨》《大梦敦煌》就是鲜活例证。敦煌文化博大精深,这也就不难理解《敦煌盛典》《又见敦煌》同样取材于敦煌文化,却无重复之嫌、多余之感。

三台大戏虽免不了“真金白银”的市场竞争,却因各有千秋、特色迥异,反而容易形成“集聚效应”,如同“美食一条街”一样,游客尽可“萝卜芹菜,各有所爱”,反倒避免了“单调死”的市场魔咒。

当然,敦煌火热的演艺现象,也离不开杂技剧《敦煌神女》长达十年的市场培育。

同时,开放包容的敦煌,敞开胸怀接纳四方投资者,补足当地资金投入不够的短板,且政策配套力促落地,亦是值得“点赞”之举。

还有,紧跟“一带一路”倡议,巧借敦煌文博会“东风”,演艺界瞅准敦煌这片文化沃土,以驻场演出的形式,让旅游与文化深度融合发展,获得“双赢”。不止如此,放远了看,这更是敦煌文化传播的“大格局”之一,于敦煌、于甘肃、于全国都是值得珍视的。

当然,演艺市场的“敦煌现象”固然值得总结,但每年800万游客,如何使人群到剧场的“最后一公里”更加通畅,依然值得各方面认真思索。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