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做的蛋糕、饼干、面条。
日益壮大的马铃薯产业,让“苦瘠甲天下”的定西成为今日的“中国薯都”。
深秋的陇中大地,颇有几分寒意,但定西马铃薯研究所的温室大棚里却温暖如春,绿意盎然。一株株绿苗下,结着一颗颗鹌鹑蛋大小的微型薯,当地薯农称之为“原原种”。
原原种最大的也不过20克,但这些“小不点儿”都是按粒卖,出口价一粒3元钱左右。像这样的“宝贝疙瘩”,安定区年生产5亿粒,占全省的50%、全国的33%。2017年全区建立原种扩繁基地2万亩。
安定区的原原种不仅走俏国内市场,还出口到土耳其、巴基斯坦、泰国等国家。安定区成为全国最大的脱毒种薯供应县(区)。
秋风褪尽满山颜色,马铃薯收获机一过,一个个洋芋蛋儿伴着翻起的泥土跳出来,在地上翻滚着撒着欢儿。
安颉正在地里收马铃薯。他去年从兰州财经大学毕业后返乡专门从事马铃薯种植,他们家是安定区香泉镇有名的种植大户。今年,安颉家种了上千亩的种薯,这几天正处于秋收最忙的时候,每天需要聘请百八十人帮着挖捡。
在稳步扩大种植面积的基础上,安定区马铃薯加工业不断发展。据安定区马铃薯产业办公室相关人员介绍,自1996年提出实施“洋芋工程”以来,安定区马铃薯制品加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2016年,这些加工企业收购鲜薯35万吨,加工生产马铃薯制品7.5万吨。
2015年,农业部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2016年甘肃省被列为全国首批马铃薯主食开发试点省份,这给安定区马铃薯加工企业带来机遇。目前,这些企业已研制4大类30多种马铃薯主食化产品。有的企业尝试制作烤馍、馒头、麻花等加入马铃薯全粉的面点,深受顾客喜爱。2015年,安定区与阿里巴巴集团签订了“农村淘宝”项目合作协议,当地马铃薯插上“互联网+”的翅膀,跨越千山万水,“飞”进千家万户。
据了解,安定区计划到2020年,马铃薯种植面积力争稳定在100万亩以上,总产值达到28亿元,农民人均从马铃薯产业中获得的收入达到2000元以上。
待到来年春风起,满山再飘薯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