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药乡,天下药仓。11月28日,“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暨我为新甘肃打call甘肃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网络媒体大型主题采访团一行来到有着“西部药都”之美称的定西市陇西县。看中药材产业带动当地经济蓬勃发展。
陇西首阳甘肃中药材交易中心
市场“双向”产业促就业
走进陇西首阳甘肃中药材交易中心,一袋袋的中药材摆放整齐,空气中飘散着微微发苦的中药味。
因为是农历单日,整个交易中心略显冷清。江能集团行政部经理刘宝龙说,等到农历双日,天刚亮,就会有近万名客商在这里开始陆续进场交易,操着不同口音的客商们讨价还价,热闹非凡。
“这里主要是完成大宗交易。黄芪、当归、甘草、党参、款冬花、板蓝根、柴胡、大黄、丹参、防风是最主要的交易药材。”刘宝龙告诉记者,入驻这个交易中心的常驻企业有500多家,药材经销商有3000余家。他们将从本地或者其地区收购来的中药材进行清洗、整理、切片、烘干后销往新疆、内蒙古、青海、河北、安徽、云南、四川等地,甚至还会销往国外。其中,黄芪的交易量占全国黄芪交易量的80%以上。
陇西首阳甘肃中药材交易中心的展示药材
2016年,首阳甘肃中药材交易中心共交易20吨中药材,总交易金额为60亿元。直接带动就业人员3000人,而这一交易量还在稳步提升。
市场的“双向”作用促使陇西更多的人从事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行业。
马强向大家展示着收购来的药材
马强是首阳中药材经营个体户,在他的药材仓库门前,来来去去的当地村民忙着搭建晾晒架,整理药材。
“我主要经营的中药材是,党参、当归、黄芪。”已经从事中药材行业14年的马强说,在他看来陇西这片地区,中药材产量大,品质好,而且对农户知根知底,这有利于当地的中药材收购和外销。
如今的陇西县已普查到种植310种中草药,年种植面积达到35万亩,占全县总耕地面积165.22万亩的21.2%,种植面积居全国县区首位。
除了中药材的种植以外,对药材的清洗、整理、切片、烘干都给当地村民带来了很多就业机会。
希香萍正在进行着甘草整理工作
宋改娃是当地的一名药材切片工人。作为六口之家的唯一劳动力,日工资200多元的切片零工,对他的家庭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宋改娃用机器将中药材切片
58岁的史国忠主要负责中药材的清洗工作,每天,他都要将500斤至1000斤的中药材放入清洗桶内注水清洗,每次20分钟。每月5000多的清洗工资,使他在农闲之余也可创收。
科技创新助推产业进步
陇西中药材事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位于甘肃陇西中医药循环经济产业园内的陇西一方制药有限公司建成了,中药配方颗粒生产线、自动化提取生产线13条,安装多功能提取罐、双效真空浓缩器、喷雾干燥塔等现代化中药自动提取设备和制水、锅炉、冷却塔等设备,配置冷凝水及浓缩回流水储水装置及对应泵水设备等中药提取物药渣及废水循环综合利用设施设备47台(套),主要生产黄芪、党参、当归、甘草等230多种中药配方颗粒的上游产品单味中药浓缩膏粉及中药配方颗粒,年可加工转化各类中药材2万吨、生产提取物4000多吨。
陇西一方制药党支部副书记李岑洁接受采访
“我们单位在科研方面一直投入比较多。”陇西一方制药党支部副书记李岑洁说,从药材的检验、提取、低温浓缩、喷雾干燥、总混合、干法制粒、颗粒包装、成品检验到仓储全程实现质量控制使得产品更加具有真实性、稳定性和一致性。
仓储聚集为产业“持续护航”
陇西地处甘肃省东南部,定西市中部。干燥的气候环境为中药材的储藏运输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依托丰富的中药材道地资源、区位交通和市场综合优势,目前,陇西县千吨以上仓储物流企业达到34家,静态仓储能力53.8万吨,年周转量达100万吨。
在康美甘肃西部中药城,一排排的仓库里整齐地堆放着各个商家的中药材。
康美甘肃西部中药城有限公司运营副总监詹俊告诉记者,这个中药城主要分为三期。一期建设内容为中药材仓储物流、精品商铺;二期建设内容为现货交易中心、中药材仓储物流、精品商铺、中医药国际会展中心、生态酒店、办公大楼等功能配套设施;三期占地面积19万平方米,建设内容为药企总部采购中心。
“等我们第三期项目建成后,就能达到50万吨中药材仓储能力,年吞吐量达200万吨,年交易额实现100亿元,成为西北最大的中药材仓储物流中心和交易中心。”詹俊说。
淡淡中药香,浓浓药都情。2016年来,陇西县中医药产业实现产值220亿元,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达到14.2%,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3%来自于中药材产业,成为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首位产业和助推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