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将文化建设提升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作为一名文化工作者感到十分振奋。敦煌文化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社会凝聚力和国家软实力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从现在开始,我们要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不断进取,以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胸怀,开拓国际视野,推动中国文化、敦煌文化走出去。”这是党的十九大代表、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在敦煌大剧院宣讲报告上的发言。
党的十九大结束以来,王旭东先后走进甘肃省博物馆、敦煌研究院、兰州大学、武警甘肃总队、天水师范学院等单位进行了14场宣讲。在每一场宣讲里,“文化自信”都是他重点提到的内容。
“很荣幸能够作为文化领域的基层代表参加党的十九大,现场聆听了十九大报告。说实在的,作为文化界的代表,一方面要关注这样一个新的时代、新的思想、新的征程、新的作为;但更多的是关注文化自信,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昌盛。”提到文化自信,王旭东深有感触。甘肃作为文化遗产大省,历史上保留了许多不同文化交流的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锁阳城、玉门关等遗址都是最好的见证。王旭东认为,透过这些文化遗产可以看到中华文化的开放和包容,也能看到西方文化如何与中华文化逐渐交融。
“任何一个时代,文化一定要开放,一定要包容,这样才能自信。越开放越自信,越自信越开放,这样的文化才有生命力。”王旭东认为,甘肃这座文化遗产大省向文化大省的转变,需要一大批专家学者在学术研究的同时进行创新型的发展和创造型的转化,甘肃的文化事业大有作为。
谈到如何借力“一带一路”更好地发挥敦煌的价值,王旭东认为最重要的是把握“民心相通”。“民心相通主要的方式就是人文交流,要挖掘曾经在丝绸之路上中华文明是怎么透过贸易、文化和科技的交流逐渐与其它文明交汇的。敦煌的文化遗产因为它特殊的地理条件,加上汉武帝在敦煌设立了阳关玉门关敦煌郡,恰恰成为了国际化的结晶。”
不同文化的交汇难免存在碰撞和冲突,然而开放包容始终是主旋律。王旭东认为丝绸之路敦煌文化博览会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影响力的国际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吸引来自各方的学者进行对话,使得文化的多样性能够深入人心,这是敦煌研究院应该承担的历史使命。“敦煌研究院一定要成为敦煌学最具活力的研究机构,欢迎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学者和我们敦煌研究院的学者一起对这份遗产进行挖掘,要把敦煌放在整个丝绸之路的大背景下研究。”
王旭东表示,目前敦煌保护和莫高窟保护已经从抢救性保护、科学性保护进入预防性保护的阶段。敦煌研究院将通过检测自然和人为破坏因素,提前切断破坏途径,并加大日常检测与保养维护,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让文物延年益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