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鼓子(又称鼓子)是流行于甘肃省兰州地区的一种传统民间曲艺形式。兰州鼓子唱腔清雅婉转,音域幽广,表白清晰,起伏平和,将喜、怒、哀、乐等复杂思想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拨片拨着三弦,古筝流淌出音律,扬琴跟着“叮叮咚咚”敲起,一个些许鳞皮翘起的板胡就这样吱吱呀呀地拉出兰州的老故事。
(现在唱鼓子的艺人中,年长者已经八十多岁。如今,兰州鼓子的传承人逐渐老去,再过一二十年,恐怕在兰州再也听不到鼓子的吟唱。)
第一次听到兰州鼓子,除了心底的震撼,就是悲怆与豪迈。演唱者声腔凄怆,如诉如慕,浓郁的兰州方言吼出了西北的苍凉。都说黄河里面舀一瓢,一半泥沙一半水。兰州鼓子被黄河浸润久了,也有了黄河的性子——在兰州鼓子曲调中,不仅可以欣赏到中原音乐如水的细腻温和,也可以感受到西域音乐风沙般的粗犷豪放。
图为国家级传承人魏世发,魏家兄弟中的老四。
兰州鼓子艺术团每周五、周天早晨十点半都会在金城关文化博览园进行演出。“一般老早就来了,来了就搬乐器,调整乐器,把一切准备好。”已经78岁高龄的兰州鼓子艺术团团长魏世发介绍说。魏世发的家在兰州市安宁区,离金城关文化博览园有一个多小时的路程,每周魏世发都会坐着公交车来“上班”,春秋冬夏,风雨无阻。
(兰州鼓子艺术团从早上十点半一直演出到下午四点半,中午就在演出场地吃自己带来的咸菜、馍馍。)
魏世发家里三代人都是唱鼓子的,哥哥和弟弟都在兰州鼓子艺术团和他一起演出。魏世发已经唱了六十年了。
图为魏世发表演兰州鼓子
魏世发说,“兰州鼓子主要是坐唱,可一人自唱自弹,也可多人又唱又弹,加上笛子,三弦,古筝,扬琴等乐器,一般要七八个人表演。”问起他们怎么只有五位演出,魏世发笑着说“因为再没人了啊”。
的确,兰州鼓子是岌岌可危的,主要原因就是“后继无人”。
兰州鼓子艺术团用了七八年的时间,只培养出了六位年轻的鼓子传承人,而这六位的年龄也都是在五十五岁左右。“没十年八年是唱不好一支曲子的”魏世发说,“学习兰州鼓子‘灌耳音’很重要,要有家庭传承、环境影响,才会对鼓子的谱曲、唱词有感悟和理解”。
“唱鼓子赚不到钱,养活不了自己,年轻人都不愿意学了”。魏世发对鼓子的未来很担忧,很着急,“我们有一天要是不在了,兰州鼓子怎么办呢”。
图为魏世贵,66岁,是魏家三兄弟中的老六,从小跟着哥哥们一起学习鼓子。
魏世发说他们有时候也会去大学表演讲课。“主要大学生要写毕业论文,我们去给他们帮帮忙”。年轻人能写写兰州鼓子,老人们就很高兴了,“不要求娃娃们能学习鼓子,只要留一点鼓子的记载在世上,就很好”。
图为八十岁高龄的魏世永,魏家兄弟中的老三。
魏世永是魏家兄弟中的老三,魏世发的哥哥,今年八十岁了。魏世永由于年纪的关系,耳朵不好,眼睛也看不清,连记忆力都慢慢衰退,唱曲子全凭老功夫。
曾经和魏世永一起唱鼓子的熟人们都相继离世,魏世永说他怀念他的朋友们,怀念他们的唱腔,怀念他们的鼓子。魏世永至今仍在坚持兰州鼓子的传承,虽然八十岁了,但是依然会每天坐公交车来表演,“只要有一口气在,活一天就要唱一天”。
图为肖振东,国家二级演奏员兼作曲者。
66岁的肖振东是兰州鼓子界的“传奇”。
兰州鼓子字少韵多,尾音很长,加上多用兰州方言演唱,很不好学。肖振东花了三十年的光阴跋山涉水,走遍了兰州三县五区的农村,捕捉着辗转委婉、或喜或悲的音调,细细的一路记录下来,整理了一本《兰州鼓子荟萃》。
这本书包含了古老鼓子谱曲、唱词等内容的较为完整的鼓子著作。问起整理这本书的艰辛,肖振东不愿意提起,“书出出来了就皆大欢喜,把艺人们的心愿了了,把鼓子保留下来了”。
提起兰州鼓子传承出现“断代”现象,内向的肖振东有些许激动,“兰州鼓子是国家的‘独生子’啊!鼓子艺人们很着急,可是我们力不从心啊!”。“我对鼓子倾入了很多心血在里面,也有一份责任在里面。”肖振东说,“我们就这一块地(金城关博览园),不管有人来听还是没人来听,我们就在这”。肖振东说,以前老一辈的兰州鼓子艺人就是如此的坚持,现在的鼓子艺人也要这样坚持。
图为肖振东的爱人颜梅东
在演出现场,还有一位鼓子女艺人。她叫颜梅东,也是为数不多的鼓子女艺人。颜梅东是肖振东的爱人,没有上过学,跟着肖振东自学了扬琴,每日伴着肖振东来演出。有时候也会上台弹凑几首,大部分时间都在台下静静的听。
颜梅东说她一辈子没上过班,就跟着肖振东,“他去哪我跟到哪,家里就靠他(肖振东)一个人的工资”。问起肖振东整理《兰州鼓子荟萃》这本书的事迹,她告诉我们一些不为人知的事,“出书是我们自费的,把家里全部积蓄拿了出来,大概花了八万多”。问她花了这么多钱,后不后悔,颜梅东告诉我们她不后悔,因为“他(肖振东)喜欢,这是他的心愿”。
颜梅东一直想出去走走转转,但是肖振东退休后就一直在“坚守”着鼓子,每周在固定的时间表演,他们没有时间出去。“我这辈子出远门就去过四川,因为孩子们在四川,我去看过他们几次。”颜梅东说,“我喊他出门他都不去,说是没时间”。颜梅东说她想去全国转转,“真希望肖振东能和我一起去”。虽然颜梅东有些抱怨肖振东,但是她一直在背后默默的支持肖振东,一直默默的为兰州鼓子的传承做着小小的事。
图为自学乐器的兰州鼓子艺人魏公武,今年74岁,年轻时是“庄稼人”,唱了55年鼓子。
图为兰州鼓子艺人高树林,73岁,1964年开始和魏世发一起唱兰州鼓子,也是一位沉默寡言默默传承鼓子的老艺人。
图为演出现场
图为演出现场
图为演出现场
高树林在演出间隙看自己手抄的兰州鼓子。
中午老人们也不回家休息,中午就在演出场地吃自己带来的咸菜和馍馍。
中午老人们也不回家休息,中午就在演出场地吃自己带来的咸菜和馍馍。
中午老人们也不回家休息,中午就在演出场地吃自己带来的咸菜和馍馍。
兰州鼓子的传承人正在老去,此类口耳相传的民间文化传承岌岌可危。
回望鼓子的历史进程,兰州鼓子已犹如一位沧桑的老者,站在现代都市的围城外,很想走进去瞧一瞧看一看,但只觉自己与城内高楼林立的景象格格不入,不知所措。
兰州鼓子在民间口耳传承了近千年,不仅构成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也承载着民间文化渊源的基因,保护民间艺术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