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寂静的祁连山被冰雪笼罩,寒风裹挟着沙尘,隆畅河结着冰。迎接记者的护林员身后是巍峨荒凉的大山,再往进走五六十公里,就是他们每日巡逻的祁连山林区。
这里是甘肃张掖市肃南县隆畅河林场白泉门护林站。大年初一那天,护林员王加军站在房顶,跟家里视频通话,问候了父亲近况。父亲也是祁连山的老护林员,直到60岁退休。“记忆中,对父亲没什么印象。前三十年,很少见到他。等他退休回来了,我刚好出来当护林员了,没在一起生活过多少时间”。
图为兔狲。(青海省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供图)
一家两代人毕生守护的这片庞大山系是中国西部最重要的生态屏障。肃南县拥有祁连山北麓70%的面积,境内森林、草原、矿藏、水能、生物等资源丰富。
站里有9位护林员,和往年春节一样,今年他们大部分人都留在山里过年。几天前,他们自己炸了油馍馍,买了一些肉。夜晚看看电视,天亮了照常去巡山。
49岁的站长杨万斌当护林员已有25年,只回家过了三四次春节。“孩子都高中毕业了,只开过一次家长会,但也是没办法,总得有人守在这里”。他说,现在条件好太多了,可以打电话、聊微信、看电视。过去,写信都没法寄出去,只能“守株待兔”等待路过的牧民进城,帮忙带话送消息。
在那些寂静的夜晚,护林员们只能写日记。一箱箱的护林日记,存放在林场的库房。泛黄的旧本子记载这些护林员每天遇到什么人,见过什么动物,发生过什么事,以及想对家人说的话……“十天半个月见不到一个人,见到人就会高兴地拉着问东问西。”回忆十几年前,站里的每个护林员眼底发亮,清苦的日子早已成为回忆。
多少年来,护林站有个雷打不动的“铁律”,即每日上午10时、下午16时,通过接通森林防火通讯电台,汇报当日是否有火灾等巡查情况。遇到站里同事生急病,只能等这通电台汇报顺带喊话请求支援,场里就会派车进山接人。
在杨万斌的记忆里,上个世纪90年代初,只有四个护林员,守护着32万亩的林场,平均每人负责8万亩。当时,没有现在这般明亮宽敞的保护站,也没有电,只有一间土坯房,夜晚点上煤油灯,架上炉子,生火做饭。近年,新增加了十几个护林员,现在每人管护三万多亩林场。
巡山一圈需要半个月左右。过去,巡山全部靠步行,每次出门,三五天赶不回来。“夜晚就待在牧民废弃的帐篷里,生着火熬一夜,冻得睡不着。”杨万斌说,如今,护林员都有了摩托车,巡山方便了。最重要的是,随着官方加大生态保护力度,通过一代代护林员的宣传和身体力行的保护,牧民护林爱林意识增强了,人为毁林的现象没有了。
据肃南县官方披露,该县现有国有林场7个,其中管护人员700多人,管护总面积2903.06万亩。截至目前,该县保持了建国69年、自治县成立64年无森林火灾的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