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路小学的同学们展示自己的作品
魏永宏为小鼓手们手把手的教学
叶长友为同学们讲课
魏永宏为孩子们讲解太平鼓的基础阵法
近年来,随着兰州市各级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不断发展,许多肩负重任的传承人开始把传承有序、焕发新生的梦想寄托在了孩子们身上。他们带着各自传承了数百年的技艺深入到学校的操场、教室,尽情展示着妙趣横生的独门绝活。兰州太平鼓国家级传承人魏永宏用简单的一句话,替所有“非遗大师”说出了心中的同一个愿望:“不为别的,只希望能有更多热爱非遗的种子在孩子们心里生根发芽。”
“兰州鼓王”扎根校园促传承
魏永宏,今年67岁,是兰州市皋兰县黑石镇大横村的一个普遍农民,人称“兰州太平鼓王”。他制作的太平鼓十分有“神韵”,不仅能彰显出传承数百年的精湛非遗技艺,更能通过鼓手的挥舞表达出西北人的“精气神”。在他数十年如一日的努力下,太平鼓艺术屡次登上更大的舞台,其知名度和影响力誉满神州,声震华夏。
如今,家里人都希望他安享晚年,但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他,却不愿意放下自己深爱了一辈子的太平鼓。这两年,魏永宏更是把“太平鼓”培训班办到了学校。“我活着就是为了太平鼓,最大的愿望就是把制鼓和舞鼓传承下去。”他说:“校园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最好方式,孩子们从小耳濡目染,优秀传统文化就能在孩子们心里扎下根。”
在皋兰县石洞小学,有魏永宏特意开设的一个培训班,学校每周安排两节体育活动课由他亲自教授孩子们鼓技。只要铃声一响,欢闹着跑出教室的孩子们第一眼就能看到站在操场上的“魏爷爷”,而这样的情景实际上已经持续了几年没有过丝毫变化。
“兰州太平鼓虽然已是国家级非遗,但作为兰州历史文化的古老载体,也不断在经受现代文明的冲击。”听得出,魏永宏的心里始终揣着一份执著的情怀,也就是这份坚守让他扛起了传承兰州太平鼓的责任。他说:“技艺传承后继乏人的现象越来越明显,我作为太平鼓的传承人,不管多难都要把太平鼓技艺做好、传承好,要想尽办法把太平鼓技艺传授给更多人。”
名气虽大,但保护不易传承更难
还记得1990年,皋兰县太平鼓被选入亚运会开幕式的表演节目,魏永宏做的100多面兰州太平鼓第一次代表中国登上了亚洲舞台,并被授予了“天下第一鼓”的美誉。如今经过38年的制作、表演和传承,兰州太平鼓名声大噪,并于2006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名气虽大,但保护不易传承更难。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适应培训班的教学,他专门根据三年级同学的身体、力量特点,量身设计制作了一批专用4号鼓,让每一个“小鼓手”在练习中愈发的得心应手。
“截至目前,在各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已经有很多孩子们定期进行着太平鼓的学习。其中,皋兰石洞小学有200人、盐池沟小学有60人,西岔小学有100人,皋兰四中有120人,兰州新区中小学实践基地有80人。通过我们的努力,让这些孩子们从小就得到了耳濡目染,使优秀传统文化在孩子们心里扎下根。”魏永宏感慨地说。
记者了解到,通过在校内校外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魏永宏带出了一批又一批太平鼓传承人,其中不乏许多“女鼓手”也成为了太平鼓传承人,这无形中为兰州太平鼓的传承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使兰州太平鼓在我市的发展形势上了一个全新的台阶。在过去的30多年,魏永宏常常担心太平鼓技艺传承后继乏人,兰州太平鼓文化濒临失传,今天他的这一忧虑彻底消除了。
如今,魏永宏制作的兰州太平鼓已经漂洋过海远销到俄罗斯、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等国,他的太平鼓队更是在国内外许多地方巡演,不仅传播了兰州太平鼓的名气,更让兰州太平鼓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
师徒齐上阵校园传鼓声
太平鼓市级传承人刘军海、太平鼓县级传承人杨钦苗是魏永宏的两个徒弟,二人除了潜心学习太平鼓的制作、表演技艺外,也与师父一同四处奔波在中小学开展太平鼓课程。2016年开始,二人跟着魏永宏先后前往了兰州理工中专,皋兰盐池沟小学、西岔小学、石洞小学教学。
“在兰州市皋兰县第四中学,我每周的周二、周三要上两节课,共有120多位同学跟我学习动作和技巧。”杨钦苗告诉记者:“期间,除了传授打鼓的动作和技法,师父还会在教室里为他们细细的讲解整体变化的各种阵法。每堂课孩子们都听得津津有味、打得痛快淋漓,看着孩子们的笑脸不仅师父露出了欣慰的表情,就连我们也觉得十分感慨。因为,他们才是太平鼓传承的希望和发展的力量。”
“孩子们在学习中十分高兴,不仅学到了许多有关太平鼓传承发展的知识,更在打鼓的过程中锻炼了身体,每一个动作都非常卖力。”他说:“把太平鼓办进学校一直是师父的心愿和希望,所以我们也想为此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为师父圆梦,也为自己鼓劲。”
魏永宏也表示:“做这些事,就是为了把老祖先留下的太平鼓更好的传承下去。这些孩子们从小学会了打鼓,这一打可能就是几十年,之后他们也会把心爱的太平鼓再交给更多的孩子,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就不可能丢失了。”
剪纸大师与孩子“玩”在一起
叶长友今年已经76岁,他是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传承人、甘肃省工艺美术大师。在经历了长达半世纪的剪纸创作生涯后,他选择了与一群群童心爆棚的孩子“玩”在一起,把一颗颗热爱非遗的种子在欢身笑语中种在了学生心里,盼望着“剪纸”这份传统手工艺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同学们,上一节课布置的三个剪纸作品你们完成了吗?”说完,看着学生们从书包里拿出作品举在手中,叶长友慢慢地穿行其间细细的端详着。这一刻,也是叶长友最为欣慰的时候,他一边认真翻看着学生们的作品一边一一点评:“这个蝴蝶翅膀剪得太宽了,你看,比例是不是有点失调,整体没有美感了?这小狗不好剪,不过这已经很不错了,因为你们才学了一个学期,进步已经很大了,继续加油。”
检查完学生的作品,叶长友便走上讲台,不到一分钟的功夫,一只单边蝴蝶呈现在黑板上。“想要学好剪纸,剪蝴蝶是基本功,在使用剪刀的过程中粗细线条的练习能提高灵活度,也能掌握基本方法。”他进行简单地讲解后,学生们认真地开始练习。
在叶长友老先生的日常生活中,这一幕已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从2011年开始,每个星期四的下午4时,他都会准时出现在健康路小学的教室里,免费为学生教授剪纸技艺,让非遗文化在校园落地生根。在他的课堂上,学生们更愿意称呼他“叶爷爷”,这位倍感亲切的爷爷总是朴素无华,面带微笑地出现在教室里。
公益教学将非遗文化植入童心
“孩子们剪得好,我就会奖励他们,我每天都会准备很多自己的作品,实际上我也希望他们都能把奖励拿到手。”每当某一个学生的作品得到表扬时,叶长友都会从手提袋里拿出一幅自己的作品作为奖励,他说:“得到这样的鼓励后,学生们都会暗下决心、认真练习。”
健康路小学六年级三班的张卜月学习剪纸的时间已经两年半了,内向腼腆的她在剪纸中找到了乐趣和成就感。每剪好一幅作品,她都会认真存放于自己的作品集中,如今已存了整整20幅。“最让我感到自豪和开心的是,自从学习剪纸后,每年春节亲朋好友家中的窗花和福字用的都是我的作品。”她开心地告诉记者。
“从2017年开始,七里河区针对区属各中小学组织开展非遗项目的授课和培训,组织非遗传承人以‘非遗传承人——教师——学生’和‘非遗传承人——学生’的模式走进校园进行授课培训。”健康路小学副校长黄荣告诉记者:“作为一项长效活动,通过7年的坚持和发展,‘非遗进校园’不仅有剪纸项目,还有兰州鼓子。为了坚定推广的方向,课堂上所用器具学校全部免费提供,学生只需利用课外一个小时的时间学习即可。事实证明,家长和学生学习非遗的热情非常之高,目前已经成为学校的一个品牌课堂。2016年,学校还被确定为非遗传承教学基地。”
据了解,每年开学后,学校的剪纸班都会到各个年级进行选拔。而且,随着家长对非遗的了解和认识,学习剪纸的学生也越来越多,甚至有不少家长主动找到学校表示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学习剪纸,每个班40名学生的班额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孩子们的需求。到2018年,叶长友培养的学生已经达到200多名,对他来说让非遗文化植入童心,让校园成为非遗文化的培植之地,是他7年公益教学得到的最大收获。
“非遗”为校园文化增色添香
近年来,在兰州市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鼓励下,越来越多的非遗保护项目选择了在校园里“生根发芽”,一位位身怀绝技的传承人饱含着激情怀揣着希望,让自己成为了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重要组成部分,成功的将本土非遗文化融入到了学校教育之中。通过学生、老师、家长的多角度参与,不仅为非遗项目的传承发展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更通过对本土文化的深入了解,显著增加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2017年,兰州市七里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演在西湖小学举办。兰州陶艺、兰州剪纸、石佛沟花儿演唱、木雕傩面、兰州刻葫芦等丰富多彩、形式各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集中亮相,学生们在惊叹不已中感受到了非遗物质文化的魅力,对自己家乡的精彩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
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非遗进校园通过接地气的方式,让一代又一代通过认知和学习体验到非遗文化的宝贵,理解中华文化精神的丰厚土壤,这是‘非遗进校园’的深意所在。同时,深植于内心的认同感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幅提升,为传承带来新的契机。所以,我们鼓励更多的非遗专家、非遗传承人利用空闲时间到学校授课,有条件的学校甚至可以将老师培养成为非遗传承人。”
他说:“这种形式让非遗传承人与学生有了零距离的接触和面对面的互动交流,让学生了解和学习到了原汁原味的民间艺术,成功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钟爱非遗项目的‘小传承人’。可以说,‘非遗’进校园是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条可行、重要的途径,将‘非遗’与教学相结合,有利于打造学校的特色校园文化,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的教学水平,以及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