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高山戏演员穿红着绿,或头戴官帽,脚蹬厚底皂靴;或身穿彩罗衣裤,手握绣花手帕。
“我父亲年事已高,目前除了我,甘肃陇南市武都区好像再无人同时传承高山戏的理论和剧本。”高山戏第五代传承人尹利宝叹了口气说,目前,武都高山戏传承人断代现象十分严重,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
武都高山戏是甘肃省独有的两大地方特色剧种之一。2008年,武都高山戏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资料图。图为甘肃陇南武都高山戏程式之一“走印”,即“灯头”需引领把式舞队,在一两亩大的田地上走出“九叠篆”。
尹利宝出生在高山戏世家,从小耳濡目染,熟知高山戏的每个环节。而他真正学高山戏,却源于一次“意外”。尹利宝回忆,十多岁那年冬天,大雪纷飞,在台下看戏的他冻得直哆嗦,随后跑到台上拉二胡,如此,他便可既不挨冻也能看戏。
从此,尹利宝对高山戏的热爱一发不可收拾。“我自学了戏曲所涵盖的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各方面的知识。还翻阅了很多资料,论证高山戏的来源和历史。”1996年,尹利宝发表了第一篇关于高山戏的文章,在甘肃省获奖并引起轰动,这激发了他研究高山戏的信心。
“那时,村民们对高山戏也都怀有崇高的热情。”尹利宝说,当时有位年轻演员在台上演戏,台下观众人头攒动,他母亲突然放声大哭。原来少年演的太逼真,让她想起了死去的丈夫,“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冲击,外出打工人员的增多,老一辈‘戏模子’离世,传承高山戏的人越来越少。”
“戏模子”是武都民间对高山戏导演的称呼。高山戏是无本演戏,演出时“戏模子”介绍演员并分配角色,当地农民演员按程式即兴表演。这一现状因尹维新编写的高山戏《老换少》一书的出版而被打破。
年逾七旬的尹维新是尹利宝的父亲。在尹利宝儿时的记忆中,家务活都由母亲操劳,父亲则专心致志写高山戏剧本。“父亲虽多病,但经常写剧本到凌晨一两点,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高山戏。”
从前,高山戏隐于高山,无人知晓。在尹维新的努力下,高山戏“走出”高山,甚至“走向”全国。尹维新在高山戏历史上是个“承上启下”之人,传承前人精髓,创新剧本曲谱授予后人。“父亲一生致力于培养高山戏传承人。”尹利宝说,他父亲培养的农民“戏模子”近百人。
“参与高山戏的演员被称‘把式’,表演程式叫‘把式舞’。”尹利宝指着照片介绍,高山戏演员穿红着绿,或头戴官帽,脚蹬厚底皂靴;或身穿彩罗衣裤,手握绣花手帕。“高山戏”的舞台演出程式一般分为“踩台”“演故事”等,其中“演故事”是高山戏的正式内容,“圆庄”“走印”等程式都带有祈福和娱神的民间形式。高山戏所用乐器以二胡、打击铜锣、拨儿等为主,演出场地以民间打麦场、社火戏台为主。
高山戏的传承分为家族和师徒传承两种。对尹利宝来说,“走印”和“凤凰三点头”这两种家族传承的把式舞非常有难度。“走印”,即“灯头”需引领把式舞队,在一两亩的田地上走出“九叠篆”。据尹利宝所知,目前会“走印”和“凤凰三点头”的人很少,面临失传。
近年来,尹利宝全心全意地研究高山戏理论,写剧本,“一个剧本我修改了60余次。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能让高山戏‘走出’高山,并得到极好的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