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甘肃简牍博物馆馆长张德芳谈西北汉简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李婷 时间/2018-06-07 09:18:48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中华文明流传有续,简牍功不可没。它们见证文脉之昌、记录过往沧桑。作为以西北汉简为馆藏特色的甘肃简牍博物馆掌门人,张德芳近日在沪接受本报记者专访,讲述汉简的独特价值。

6_meitu_1.jpg

中华文明流传有续,简牍功不可没。它们见证文脉之昌、记录过往沧桑。作为以西北汉简为馆藏特色的甘肃简牍博物馆掌门人,张德芳近日在沪接受本报记者专访,讲述汉简的独特价值。

两千年间,中国的历史文化得以保存,竹木简牍作为书写材料和文字载体承担了这一历史重任

问:简牍在中国历史上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答:在造纸术发明之前,世界各文明古国就已经有了几千年的文字传承和文明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埃及人用纸草,两河流域用泥版,印度人用贝叶,中国人则用竹木简牍。

简牍的使用年代在古书里很早就有记载。《尚书·多士》有:“惟殷先人,有册有典”。甲骨文中的“册”就是简牍用两道编绳联起来的形式,而“典”则是双手奉册之形。殷革夏命,是在公元前17世纪。如果这个记载不误,那么早在公元前17世纪,竹木简牍就已作为文字的载体进入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这个过程经历了多长时间?上世纪初在楼兰、尼雅出土的魏晋文书中,除了木简外,还有大量纸文书。学术界一般认为,这一现象说明纸张和木简正处在相互交替的过程之中,后者已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如此看来,从公元前17世纪到公元4世纪的2000多年间,是简牍时代。2000年间,中国的历史文化得以保存,中国的古代典籍得以传世,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知识得以继承弘扬,是竹木简牍作为书写材料和文字载体承担了这一历史重任。

当然,甲骨、缣帛、金、石、玉、砖、瓦、陶、玺印、封泥、钱币等等,也都附着了大量文字信息,但它们一般都用于一些特殊的场合。只有简牍,才兼具取材方便、制作简易、书写适宜、传递便捷、保存长久等特点,因而成为华夏民族找到的最适合的书写材料。它使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绝。

两汉是丝绸之路的第一个繁荣期,留下了大量的原始档案和相关文献

问:何为汉简,为何西北地区的汉简出土量最大?

答:汉简指的是中国两汉时代遗留下来的写在竹木材料上的文字符号和信息载体。两汉是丝绸之路的第一个繁荣期,留下了大量的原始档案和相关文献。早在北周时代就有人在居延地区发现过汉竹简书,北宋人也曾在今甘肃等地获得过东汉简。

4.jpeg

一个世纪以来,包括北京、内蒙、河北、河南、安徽、湖南、湖北、四川、广西、广东、山东、江苏、江西、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在内的17个省、区、市都曾发现了不同时代的简牍和帛书。西北地区的汉简出土量大与当地的气候有关。这里地处戈壁地带,干燥的环境有利于汉简的保存,而当地人烟稀少,也使这些珍宝免遭破坏。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其所处的历史地位。西北地区是秦皇汉武建立过文治武功的地方,又是丝绸之路和中西交通的重要通道。一个世纪以来发现的大量汉代简牍真实而生动地记载了这一历史的全貌,是研究西北史、秦汉史以及中西交通史的重要资料,并深刻地影响了一个世纪以来的学术走向。

西北汉简是一个历史文化宝藏,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很多学科领域

问:西北汉简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西北汉简堪称是一个历史文化宝藏,它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很多学科领域。比如,为研究两汉邮驿制度、法律制度、军事管理体系以及中西关系等提供了生动翔实的原始记录。与此同时,还提供了丝绸之路详尽的路线走向和沿途国家和地区的历史资料。

丝绸之路从汉唐以来就一直是联接欧亚大陆的一条桥梁、纽带,是一条友谊之路、文化之路。凡是丝绸之路辐射到的国家、族群、部落,其历史文化的发展,无一不受到丝绸之路的影响。尽管语言不同、信仰不同、人种不同,但他们对丝绸之路与自己的关系却有着普遍的共识。西北汉简从广义上讲都跟丝绸之路有密切关系。丝绸之路东段从西安(或者洛阳)出发,经陕西、甘肃而到达敦煌。中段横穿新疆全境,从敦煌阳关玉门关出发,经天山以南城郭诸国到帕米尔高原。西段是越过帕米尔南到南亚次大陆,西到中亚和西亚以及地中海沿岸。

以东段为例,居延汉简的里程简和悬泉汉简的里程简,把从西安到敦煌的整个路线连接了起来。两简共列出34个地名,分别记录了七个路段所经过的县、置和区间里程。居延简上的四段分别是:第一段西安以西106千米,第二段今宁夏固原东西100千米,第三段甘肃景泰到古浪137千米,第四段山丹、民乐、张掖100千米。悬泉简上的三段是:第一段古浪到武威以西111千米,第二段张掖境内102千米、第三段酒泉到敦煌99千米。由于简文的残断,呈现的路线时断时续,但不影响我们对东段丝路的整体认识。它告诉我们:从长安出发,沿泾水河道西北走,经平凉、固原绕过六盘山,在靖远过黄河,再穿过景泰和古浪到武威,经河西四郡出敦煌,这是当时东段的主要路线,是官员、使者和商旅的首选。只有当这条路线受阻时,人们才选择另一条路线,即从长安出发沿渭水河道西行经宝鸡、天水、临洮,尔后进入青海横穿柴达木盆地,从索尔果里到若羌,此即所谓的羌中道。两条东、西平行的道路中间,还有两条支线可以南北互通。一条是从临洮到兰州,沿今天312国道进入武威;一条是经青海扁都口到张掖。直到哀帝元始四年(公元4年)羌人才献出青海湖一带而成立西海郡,所以整个西汉时期羌中道几乎无法通行。即令选择渭水西进,到了临洮也得北向经金城进入武威。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