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乡里的麻辣事》剧照
近日,由甘肃省甘谷县恒艺秦剧团倾力打造的秦腔现代戏《椒乡里的麻辣事》作为入选第三届国家大剧院小剧场优秀剧目展演剧目,在国家大剧院浓情上演。这是甘肃省第一部进入国家大剧院的秦腔剧目,以其精深的思想、精湛的艺术受到首都观众的一致好评。
《椒乡里的麻辣事》通过甘谷县在乡村振兴和花椒产业发展中生动有趣的“麻辣事”,展现了精准脱贫和新农村建设的辉煌成就。绘就了一幅在社会主义新时代梨沟村山清水秀、丰产丰收,人们为追求幸福美好生活而努力奋斗的优美画卷。全剧诙谐幽默,轻松欢快,极富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让人在捧腹大笑中得到美的享受。该剧由甘谷县文广局局长牛勃编剧,平凉市泾阳秦剧团吕泓孝作曲,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艺术研究创作中心王化武导演。
麻辣事里故事多
《椒乡里的麻辣事》构思奇巧,情节曲折动人。全剧围绕花椒采摘和参加广场舞大赛、花椒的丰产和村民的丰收、村主任程毅敏一家三口的爱恋追求三条线展开,矛盾冲突全在一个“巧”字上。梨沟村的遍地花椒需要大量劳力采摘,可恰在这节骨眼上,县上又要举办广场舞大赛,梨沟村妇女的广场舞是远近闻名的,她们早就想在县级大赛中一展舞姿,但是等待采摘的花椒使她们无法抽身,这就产生了矛盾冲突,这是一“巧”;丧偶多年的村支书黄远达和村主任程毅敏寡居多年的母亲相约到花椒园,却刚好来到程毅敏和恋人李春萍约会的椒园里,这是二“巧”;程的妹妹程晓英和对象、农技员黄鹏飞也在这块椒园约会,这又是一“巧”。三对恋人在漆黑的夜里来到同一块花椒园,演绎出了一段幽默风趣的爱情轻喜剧,全剧就是在这一系列巧合的矛盾冲突的解决中落下帷幕,看后让人忍俊不禁、回味无穷。
甘谷县是著名的花椒之乡,这些年,甘谷花椒产业迅速发展,花椒带给农民实实在在的收入,花椒产业也已成为农民群众特别是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重点产业,如何用艺术的形式进行宣传推广,秦腔现代戏创作无疑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椒乡里的麻辣事》用西北地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秦腔这一艺术样式,将精准脱贫攻坚战搬上舞台,一是歌颂党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战略决策,表现精准脱贫给农民群众从物质到精神带来的巨大变化;二是展现农村干部群众在精准脱贫中所表现出的自信心和创造力,表现他们对通过精准脱贫改变家乡命运的强烈渴望;三是表现了村级党组织在精准脱贫中发挥的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四是通过演出,进一步扩大甘谷花椒的影响和花椒产业的知名度,助推精准脱贫,带动产业发展;五是展示甘谷县戏曲创作的整体实力和打造戏曲创作大县的信心;六是通过该剧实实在在支持民营院团发展,通过排演带动其艺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戏曲首先是戏,戏份不足,艺术性不强,抓不住观众,任是多好的题材,都难为观众所认可。严肃的题材用轻松的笔调来写,对剧作者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该剧2017年9月开始创作,编剧牛勃介绍,舞台上,悲剧和正剧都比较讨巧,容易震撼人,唯喜剧难写,弄不好出力不讨好,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离开生活的源泉,很难找到艺术的绿洲。创作中我们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多次深入农村,尽量使剧目接近农民的生活,接近精准脱贫的实际。剧中尽量采用通俗而不乏优美的语言,写给农民看的戏,用他们的语言才亲切,才到位,才能引起共鸣。
剧本创作完成后,适逢国家大剧院小剧场优秀剧目展演开始征集剧目,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在反复修改剧本的基础上,牛勃以甘谷县恒艺秦剧团的名义参加了剧本申报。让大家喜出望外的是,今年3月收到了国家大剧院的邀请函。
从收到邀请函到去北京演出,时间仅有100天。而这100天中,已经签订的演出即使退掉几台,加之中间甘谷县大像山文化旅游节要占去近10天,导演、作曲的档期还得倒开,一来二去,能用于排练的时间真是少之又少。面对这个难得的机遇,甘谷县恒艺秦剧团经理刘森林紧急组织力量,邀请陕西戏曲研究院导演王化武,平凉市泾阳秦剧团作曲吕泓孝和甘肃秦腔艺术剧院演员陈金芳、高二强加盟。排练过程中,牛勃既是编剧,又是总协调、总统筹,只要有一点时间,他就盯在现场,和王化武、吕泓孝一起随时协商解决排练中出现的问题。
第一阶段排练结束,剧目基本定型后,剧组又去西安为该剧录音。第二阶段,进行合成和适应性演练。排练中,天水市和甘谷县的相关领导高度重视并给予支持,对剧目提升产生了重大作用。在总结演出成功经验时,大家一致认为,这次演出能成功,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市、县领导对该剧的高度重视。
6月20日,《椒乡里的麻辣事》在甘谷大剧院公演,6月24日,该剧被列入天水市2018(戊戌)年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暨第29届中国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优秀剧目进行展演,得到了观众的充分肯定。之后,又赴清水县参加了辕轩文化旅游节的演出,剧目一步步走向成熟。许多秦腔戏迷看完后说:“方寸舞台演绎基层万家,视角宽广,环环相扣,故事流畅,一气呵成。”“细节处理恰到好处,惜墨如金,掷地有声,鲜活生动,有时代感,笑点密集,催人深思。”
谈起创作初衷,牛勃说,精准脱贫是当前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广大文艺工作者,特别是戏曲工作者聚焦精准脱贫,以自己的创作响应党的号召,为精准脱贫呐喊助威,形成了当前戏曲创作的新景观。《椒乡里的麻辣事》不是用戏曲来图解精准脱贫,而是用戏曲来表现精准脱贫中的人和事,表现农民群众对精准脱贫的渴望和他们的创新精神以及基层党组织在精准脱贫中的模范带头作用。
观看了在甘谷的演出后,省戏曲界专家共同为该剧把脉,大家一致认为该剧“有看头、有听头、有想头”,选材新颖,构思巧妙,既诙谐幽默,又鲜明生动,雅俗共赏,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同时,各位专家从表演技巧、演员心理调整以及剧目场次衔接、舞美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
走进国家艺术殿堂
6月29日,《椒乡里的麻辣事》在国家大剧院精彩亮相,演出中,演员发挥到位,各方面配合很好,整场演出,掌声不断,笑声不断。
演出结束了,观众长时间鼓掌,演员多次谢幕。有专家点评:“秦腔现代戏《椒乡里的麻辣事》政治站位高,紧扣时代脉搏,聚焦农村脱贫攻坚,剧情结构紧凑,立意新颖,矛盾构思精巧,情节跌宕起伏,内容幽默诙谐,表演张弛有度,弘扬正气,充盈着满满的正能量,是一部很接地气,非常难得的优秀戏曲佳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有北京的观众看后感慨说:“很少看秦腔,没想到秦腔这么让人震撼。原以为表现精准脱贫的戏都会是老套路,但这部戏构思精巧,在一片笑声中将一个严肃的主题演得生动传神,让人深受启迪和教育。”中国戏曲学院戏曲文学系主任、著名戏曲理论家谢柏梁也赋诗称赞。
对甘谷县恒艺秦剧团来说,能来到国家大剧院演出,很不容易。这次从几百个剧目中遴选出的十几个剧目,都是国家级、省级和市级艺术院团的,县级的只有甘谷县恒艺秦剧团一家,还是一个民营院团。能与这些大院团在同一个平台上演出,大家既激动又倍加珍惜,更是刻苦排练。
这几年,戏曲回暖的迹象十分明显,好的作品改变了观众的欣赏趣味,就这一现象,牛勃说,戏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人民千百年来的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民间,戏曲直接发挥着高台教化的作用。前几年,戏曲演出市场有所萎缩,演出队伍步履维艰。这几年,戏曲再次兴起,究其原因,一是戏曲本身的魅力,好的艺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二是国家一系列关于戏曲振兴政策的出台,对戏曲场馆建设的投入不断加大,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很好的引导和助推作用;三是新的观众群体的出现和成熟,在对比中他们发现了中国戏曲的魅力,文化自信的复苏促进了戏曲的传承和振兴发展。
剧团的活力在于创新,没有新剧目,要走出困境很难。去年甘谷县秦剧团排演了《像山情》《审钱》,今年《椒乡里的麻辣事》由甘谷县恒艺秦剧团这个民营院团来排演,这既是对他们的信任,也是对他们的鼓励。牛勃说,下一步,我们将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在剧情、服装、音乐配器、舞美等方面做进一步的改进,对剧目继续打磨提升,力求精益求精。(本文图片由李维强提供)
剧情简介
甘谷是花椒之乡。六峰镇梨沟村花椒大面积成熟,采摘成了大问题,男子外出去打工,村里只剩老人、妇女和儿童。妇联主任李春萍想搞摘花椒比赛,促进采摘进展,舞蹈队队长赵芬芳想组织妇女参加县广场舞大赛,进而扩大梨沟村花椒的影响,两位讲的都有理,却难坏了村主任程毅敏。一忙乱误会频出,程毅敏百口难辩。看程毅敏左右为难,赵芬芳来了个兵分三路,通过村书记黄远达,程毅敏妹妹程晓英、母亲刘秀梅联合向他施压,“本想着比赛是小事一桩,哪承想这般的错节盘根”。
黄远达拐弯抹角让恋人刘秀梅帮他说话,不料搅起了刘的心事。程毅敏帮赵芬芳摘花椒,未承想让李春萍产生了更深的误会。村里人多眼杂,程毅敏和李春萍、黄远达和刘秀梅、黄鹏飞和程晓英趁着月色朦胧,不约而同来到花椒园里谈情说爱,由于孙二毛的恶作剧,他们左藏右躲最后还是撞在了一起,弄得尴尬又好笑。
赵芬芳暗恋程毅敏无望,想着比赛获奖风风光光跟上恋人周大发离开梨沟村,无意间却发现他在梨沟村的花椒里掺假,造成梨沟村花椒滞销。巨大的压力将程毅敏推到了矛盾中心,孙二毛好心办坏事,常常忙里添乱。面对一边是乡亲,一边是友人的两难选择,李春萍抛却私利保全局,主动说出原因,挽回了损失,恢复了梨沟村花椒的好声誉。赵芬芳也从此事中进一步认识了李春萍。经过这次教训,程毅敏在村里抓“三变改革”,使梨沟村一派欣欣向荣。
为表彰梨沟村花椒产业发展,县上将全县广场舞大赛放在梨沟村举行,梨沟村摘花椒比赛也一同举行。周大发也洗心革面,痛改前非。梨沟村好事不断,几对恋人幸福的面容像漫山的花椒,甘谷县“乡村振兴开富路,无边美景一望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