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兰州金城关文化博览园聚焦非物质文化遗产追溯历史记忆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章先生 时间/2018-07-20 10:07:39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19日,由每日甘肃网和兰州市委网信办组织的“2018年全国重点网络媒体、网络大V甘肃行”采访团走进兰州金城关文化博览园,品金城文化之大全,揽风俗文物于一体,在此聚焦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追溯老兰州的历史记忆。

走进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了解“非遗”名录。

巍巍白塔,悠悠黄河;百年铁桥,千年古关。生活在兰州,你可能不一定能说全兰州有哪些“非遗”名录,也不一定能讲清楚黄河“第一桥”的建造经过,但是来到金城关文化博览园,这些谜底都将一一揭开。

19日,由每日甘肃网和兰州市委网信办组织的“2018年全国重点网络媒体、网络大V甘肃行”采访团走进兰州金城关文化博览园,品金城文化之大全,揽风俗文物于一体,在此聚焦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追溯老兰州的历史记忆。

金城关,源于西汉武帝在今固西固黄河岸设置的金城津,是当时兰州的四大要津(渡口)之一。取名金城津和后来的金城关,是由于汉武帝时设立了金城县,而黄河兰州段因此称为金城河,所以设立的津,关以金城为名,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汉唐时期,纵马扬鞭霍去病,出使西域张骞,出塞和亲王昭君,历经劫难唐三藏,都是从经金城津渡河西去。北宋元丰七年(1084年),北宋军队在兰州打败西夏的进攻后,在今天金城关址正式修筑了金城关城楼,并在关城东侧架设浮桥,以通青海。明清两代,金城关屡毁屡修,成为"茶马互市"和茶叶贸易通道上的重要关城,“倚岩百丈峙雄关,西域咽喉在此间。”其兵防,交通,商贸地位更加重要。历经千年变迁的金城关,于1942年因修路而被拆除。2002年,兰州市政府决定在金城关原址上建设大规模的文化风情仿古建筑群,沉寂多年的金城关又一次被人们“起用”。经过五年时间,建成的金城关仿古建筑群为这一带平添了无限生机和别样景致。

金城关文化博览园位于兰州白塔山南麓,包含了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兰州黄河桥梁博物馆、中国秦腔博物馆、兰州文化体验馆、兰州彩陶馆等组成元素,迤逦千米,已成为兰州的一处重要文化旅游园区。

古语曰,先有金城关,后有兰州城。金城关是黄河岸古老丝绸之路上曾经的重要关隘,走进博览园仿古建筑群的人们,隐约看到了古老兰州远去的背影。园内有许多博物馆,如桥梁博物馆、彩陶博物馆,还有秦腔博物馆以及文化博物馆,走进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泥人馆,形态各异、憨态可掬的泥人映入眼帘,一位“守艺人”正在专注的捏泥塑。

北方网记者赵颖妍在此驻足许久,并不时拿出手机拍照记录。“这位甘肃工艺美术大师岳云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静心创作泥人作品时仿佛和泥人融为了一体,佛性的老艺人将自己的童年生活作为创作来源,他的过年系列作品活灵活现地展现了兰州50年代的农村生活,唤起了我们在场许多人的共鸣。”赵颖妍说。

“吉祥葫芦牛肉面,羊皮筏子赛军舰。”这是兰州的一句民间俗语,讲的是兰州的三大宝。通过参观金城关文化博览园这样一个见证和承载了兰州厚重历史文化的地方,让五湖四海的记者朋友对兰州的民俗文化和历史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南海网副总监曹仁琳说:“海南是一个很年轻的省份,而兰州却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韵味,剪纸、泥塑、刻葫芦、太平鼓、秦腔都给了我深刻的印象,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留传统原貌的基础上也融入了很多的创意,使得兰州文化更加的鲜活动人。”

集粹甘肃8000年地方文化特色,金城关以其久远的历史,重要的地位名闻全国,载入史籍,见证和承载着兰州厚重的历史文化。如今,在其原址修建的金城关文化博览园区仿古建筑群,将接续兰州历史文脉,重现丝路重镇风采,为广大市民及外地客人送上一道文化大餐。同时也成为兰州靓丽的城市名片之一。

留存在中山桥桁架支座垫板,在兰州黄河桥梁博物馆陈列。

泥人馆“守艺人”讲述自己与泥人的情节。

泥人作品《三十六笑》。

怪笑的泥人作品合集。

秦腔的六大类板式,在中国秦腔博物馆内展示。

网媒记者了解金城古建筑文化。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