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就壶堂”紫砂的甘肃文化之行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章先生 时间/2018-08-16 09:35:55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紫砂壶在经过高温烧制之前,只是一块壶形的泥。它不光经不起轻微的力量触碰,而且遇水就散形。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今天给各位说说一档奇事。2018年7月8日上午,在江苏宜兴的高铁站台,200多把紫砂壶生坯登上了开往甘肃陇南的高铁。

这事有什么好奇怪的呢?大凡接触过紫砂壶的朋友都知道:紫砂壶在经过高温烧制之前,只是一块壶形的泥。它不光经不起轻微的力量触碰,而且遇水就散形。因而在紫砂壶诞生的500多年时间里,从宜兴走出去的紫砂壶,必须是经过窑炉高温烧制的。哪怕只有一只没有烧制的生坯走出宜兴,都是闻所未闻的事,这次怎么会200多把生坯一次性出走宜兴?而且一走就是近2000公里的长途跋涉呢?是销售商马虎大意错发了这批货?不是。

负责护送这批生坯壶的人名字叫崔兴达,中国“就壶堂”紫砂创始人。崔兴达自北京科技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研究生毕业之后,便继承了家族制壶事业,成为紫砂历史上第一个原料专业研究生。在多年研究紫砂文化的过程中,清代的大学士瞿子冶引起了他的注意。瞿子冶书画双绝,尤其善画竹子。为了把竹子刻到适合的壶体上,他就找到制壶匠人杨彭年,把曼生石瓢壶原本圆弧饱满的身筒,改为清瘦挺直的了。这样一来,壶身相对平整,有利于刻画,壶身的挺拔与竹子的挺拔相辉映,突出了竹子的精神。紫砂壶对于瞿子冶来说,只相当于一张宣纸。他在壶形上的变化,只是为了让这张“宣纸”能更好表现他的书画内涵。瞿子冶这么一变,变出了一方新的天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壶艺风格。民国漱石生《退醒庐笔记》记载:“邑绅瞿子冶广文……更喜以宜兴所制紫砂茶壶,绘竹于上而镌之,奏刀别有手法,为他人所不能望其项背,故当时一壶之值,已需三、四两……今偶有此种瞿壶,骨董肆皆居为奇货,非十金、数十金不可,而真者尤未必能得。”

因为本身是文化人的缘故,崔兴达与爱好紫砂壶的书画家打交道较多,他敏感地发现:当代很多像瞿子冶那样的书画家来到宜兴,想在紫砂壶上做点文章,却很难找到适合自己书画风格的壶形。即便与制壶匠人反复沟通也难以奏效。原因有二。一者,受制壶人文化程度的限制,理解不了书画家的思想,变不出理想的效果;二者,受国家技术职称评定的影响,制壶匠人在紫砂文化界的地位空前提高,远远高于明清时代文人书画家,匠人们觉得自己才是紫砂文化的行家,误认为书画家是外行,当然就不愿意改进。这都使书画家们通常高兴而来,无奈而回。

深深了解紫砂历史文化的崔兴达,非常尊重当代书画家的诉求,便开始主动为不同的书画家定制紫砂壶。没想到,此举竟逐渐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紫砂文化产业。几年下来,他走遍了大江南北,先后与数百名书画家探讨,累计设计了近千个不同造型的紫砂壶。全国各地的书画家来到就壶堂,无论是擅长花鸟鱼虫,还是喜好日月山水,无论是书从苏黄米蔡,还是法规真草隶篆,几乎都能很快找到适合相得益彰的壶形。他们在这些壶上或书或画,纵情创作,一把把充满书画气息的紫砂作品从就壶堂面世。

说到这里的小时,朋友们可能已经想到了,这次200多把生坯壶远赴甘肃陇南,是与陇南的“瞿子冶”们见面的。陇南的“瞿子冶”们将在这些生坯壶上各显神通,让这些形状各异的紫砂生坯变成文人雅品,然后再由崔兴达先生将其护送回宜兴烧制。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专栏作者

章先生认证

太极庄园

个人专栏
本人大学毕业.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