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甘肃陇南乞巧是中国古代民俗文化的活化石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章先生 时间/2018-08-16 09:51:05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七夕始于汉朝,是流行于中国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相传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故称为“乞巧”。

▲姑娘们坐在船头,欢唱巧歌。

巧女“迎水”

巧女“祭巧”

拜巧

送巧

巧女搭“仙桥”

西汉水边、晚霞湖畔,成了巧女们欢乐的天堂。

每年乞巧节,姑娘们都要载歌载舞,欢庆自己的节日。

农历七月初七是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这是一种历史悠久、规模宏大、遍布全国、习俗类同的民间活动。

七夕始于汉朝,是流行于中国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相传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故称为“乞巧”。其起源于对自然的崇拜及妇女穿针乞巧,后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传说使其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七夕节妇女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礼拜七姐、陈列花果、女红(gōng)等诸多习俗影响至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汉字文化圈国家。

后来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融入乞巧节,民间姑娘深深崇拜。于是每到农历七月初七,在牛郎织女“鹊桥会”时,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乞求上天让自己也能像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也能有个称心如意的美满婚姻,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七夕节。

流传在陇南市西和、礼县西汉水沿岸一带的乞巧节是秦人古老的遗风,“巧娘娘”原型就是秦人先祖女修,因擅长纺织,被演绎为天上善织云锦霞衣的织女。据载,天上织女“年年机杼”,善织“云锦天衣”,所以人们尊称她为“巧娘娘”。乞巧这一古老的节日在甘肃陇南年年上演。每年农历六月最后一天晚上到七月初七,未出嫁的姑娘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歌舞活动,祈求“巧娘娘”保佑自己聪慧、灵巧、婚配如愿、生活幸福。乞巧的全过程历时7天8夜,内容丰富,仪式隆重,包括手革半搭桥、迎巧、祭巧、唱巧、跳麻姐姐、相互拜巧、祈神迎水、针线卜巧、巧饭会餐、照瓣卜巧、送巧等活动。

以前,参加乞巧的仅限于的闺中待嫁女,现在已成家的妇女也参与其中,成为所有女性的节日。妇女们演唱改编的乞巧新唱词,这种唱词摈弃了以前消极内容,根据时代进步加入了新的内容。

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陇南已经连续举办了九届陇南乞巧女儿节,期间举办了三届高层次的乞巧文化论坛,促进了乞巧文化活态传承、生产性保护,推动了乞巧文化的融合式发展。同时,把乞巧文化保护传承和世界妇女事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邀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大使及夫人参与,不断将乞巧文化推向世界。

从历史中走来,今天的陇南乞巧,是集信仰崇拜、诗词歌赋、音乐舞蹈、工艺美术、劳动技能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节日民俗文化活动,活跃在西汉水流域的近20个乡镇、300多个村,经常性参与的有50多万群众,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女儿节”。民俗专家认为,陇南乞巧风俗与秦人祖先祭祀崇拜活动有关,保持传承了原生态的民间信仰,传承之久远、程式之完整在全国少见,是古代乞巧风俗的“活化石”。

陇南乞巧女儿节已经成为促进陇南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加快建设美丽乡村、决战脱贫攻坚的重要文化载体,并随着一带一路建设走向世界。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