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桥》剧照
8月13日晚,兰州音乐厅“音乐节”。庆祝甘肃省话剧院成立65周年原创话剧展演在这里隆重拉开帷幕,首场上演的剧目是《天下第一桥》,嗣后接着是《兰州人家》、《老柿子树》、《魂归何处》等,这给炎热的省城兰州平添了几多秋光与爽意。
话剧艺术家们创作的剧目宣示着甘肃话剧走过的峥嵘岁月及其难忘的历史回忆,作为广大迷醉话剧的观众却又一次集中体味到艺术家创新的艰难、话剧独特的魅力与其延伸不尽的文化意义。今天,潜心探索而又继往开来的甘肃话剧艺术依然在兰州黄河岸边声传着浓郁的家国情怀与不息的生命交响。甘肃话剧依然在彰显着从业者不断前进的内在动因,昭示着作为艺术家永葆青春的秘笈。
一百年前,在美国研究话剧艺术的洪琛先生提出“话剧”的名称区别了“西洋戏剧”与中国戏曲、歌剧、舞剧等诸多剧种的不同特征,从此拉开了话剧“舶来品”在中国大地上曲折衍变求索发展的维幕。话剧在甘肃生生不息也很值得令人玩味。1939年李战先生从河南来到兰州,成立西北青年剧社就编排演新剧、话剧、文明剧,上演《塞上风云》《李闯王》《雷雨》等,在兰州知识界及高校内外形成气候。他是甘肃早期话剧运动的主要开拓者之一,接着他又将“河南梆子”起名为“豫剧”,又终生致力于兰州豫剧。
甘肃话剧的真正雄起是以甘肃省话剧团的成立为标志的。甘肃话剧的专用剧场“戏窝子”就是现今酒泉路南端的人民剧院,至今是兰州城唯一一个被保存下来的老字号剧场。1953年8月13日,甘肃省话剧团在这里正式成立。在“省话”的旗帜下齐聚着一大批像程士荣、陈光、汪钺、姚运焕、吴玉笑、白敬中、易炎、赵组国、马天庆、李最等韶华横溢、执着探寻甘肃话剧艺术的才干智士艺术家,紧接着一部《在康布尔草原上》的横空出世在全国打响,一举成为甘肃话剧的“奠基之作”,并具有开创性意义:“高扬时代主旋律,突出地域民族特色,立足于坚实的生活,重视思想意蕴与艺术表现的完美结合”。
“省话”成立至今65个春秋转换,甘肃的话剧人走过了极不寻常的艺术道路。他们悉心进取接连推出300多台话剧剧目,包括儿童剧在内,在一代又一代观众心田播散下美好与奋进的精神种子,而他们一直奉行的就是“为人民而创作”的“天职”。他们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有自己打造的具有代表性的优秀剧作,而每一部作品都是话剧艺术家心血与理想的结晶,也是我们社会历史生活前进脚步的真切反映。在我看来,话剧艺术家并非是“摆放在真空盒子里的玩物”,他们是活生生的人,有着活脱脱的人性,他们离不开甘肃这片可歌可泣的沃土,且感恩于这方故土的人民大众,从《在康布尔草原上》一开始就举起中国话剧现实主义创作风格的大旗,为甘肃话剧的生存与发展形成了一个“活标本”,即便在65年后的今天看来依然有声有色打动人心。
甘肃的话剧是既承接“天气”又吸纳“地气”的。从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到邓小平“人民是文艺的母亲”的指示,再到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为人民而创作”的诸多论述,都是一条红线贯通到底的也被历史风雨验证过的科学结论,这就是“天气”;关注现代题材故事,感受现实生活底蕴,发掘革命者、英雄、工人、农民、劳动者、普通人等主流的人生价值观,揭示我们社会剧变与历史衍进的本质特征,调动创作者个人的生活积累和思想储备,让自己的心脉与这“地气”融同又与“天气”接纳,艺术家才能真正焕发出创作的“灵气”来,这正是任何艺术作品取得成功所必经回荡、融铸的“时空领域”,也是任何编剧、导演、演员、舞美设计者进入从无到有再到升华、杰出成整体的“灵魂考验”。从省话《滚滚的白龙江》《“8·26”前夜》《远方青年》《教育新篇》和《西安事变》《录以备忘》《极光》《艰难时事》《邓小平在江西》等剧作皆然让人感受到甘肃话剧吸纳“天气”“地气”而“灵气”毕现的现实主义风格的亲和力与战斗力。
其实,为人民而创作的内涵相当丰厚。这不仅仅是话剧现实主义创作思想与艺术风格的问题,也包含着艺术家自身的世界观、价值观、戏剧精神、艺术境界的追求向度、自由而忠实的创作空间、地域和多民族的独有特色、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多姿多彩,与观众变化着的审美需求吻合、与演出市场对接的选择取舍,以及话剧艺术自身发展体现西洋戏剧与中国戏剧交相辉映美美与共的和谐景象,等等等等。在这种生存与发展的长期实践中,艺术家当然要在“反光镜”的历史启示中自觉抵排违反艺术规律的“左”倾痼疾、克除崇洋媚外的审美殖民之风,消除公式化概念化对创作上的负面影响,避免急功近利实用主义对自己队伍的袭扰,一定把精力和心仪真正放在“为人民而创作”的艺术实践主导地位。艺术生活就是这样的丰富而复杂,充满着哲思与人生磨炼和命运考问。干这一行就得首先具有刻苦、崇高而持恒的精神境界。
弗洛伊德说过,“所有的艺术都是自画像”。省话的剧作当然是省话艺术家心志、心态、心理和灵性、情趣、睿智的真切反映。兰州观众十年前所看到的《兰州老街》《兰州人家》《兰州好家》和在去年搬上舞台的《兰州味道》(原名《甘肃印象》),就是写了兰州各色人等的性格风貌,写了兰州城真实的沧桑变化,当然也是写了像以张明为代表的话剧创作者自己的造诣、才气与梦想,写了他们为什么直面生活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思想所取得的致令兰州人感念再三的佳剧名作。直面生活,敢说真话,塑造真实而活鲜的人物形象,吃透观众不断更新的审美诉求,心甘情愿地将自己融化在民众中去,让叠出新彩的舞台演出为我们火热的现实生活增添春色,这就是省话65年来一直追求的社会效果。
为人民而创作就是将品质精良的作品奉献给广大观众。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省话将苦苦打造自己能被时间和观众认肯的话剧精品放在第一位,这个方向绝对正确。舶来的“话剧”虽然新鲜却是有局限的。李战先生先搞话剧转而又致力于兰州豫剧的原因是,“西洋话剧没有唱腔,没有东方戏曲的表现手段多,偏重‘知识界’圈子,而底层的广大民众少”。这说明“洋剧”必须民族化、大众化才能被各地广大群众乐于接受,民众喜闻乐见了,它才能扎下根来。这个“中国话剧形象”问题是中国戏剧界众多先辈们反复实践孜孜以求的艺术真谛,也正是省话艺术家们今天所赓续延伸的必然求索。
话剧应该向戏曲学习,而非是取代戏曲,也无法取代。艺术剧种原本并没有上下高低贵贱之分。话剧要不断进步为观众普遍接受,就必须既保持自己独特的表现方法又从剧本文学、导演意图、演员表演乃至舞台整体呈现上充分吸收戏曲美学精髓,做到真正的“中西合璧”,这就是当代中国话剧现代性的神韵姿彩。作为“二度梅”获得者的朱衡来说,肩负起当今甘肃话剧的领军人对此自有深刻体会。今天的话剧要坚持自己的“天职”与现实主义,适应自己的土壤并且积极投入到新时代怀抱,就会不再借助繁重的布景制作以显示剧作气势,话剧以对白、独白为“写实”的主要特征,但也不要禁用“唱”及音乐曲调的巧妙运用,在表演上更需要自由的表现和写意的舞台空间。朱衡在饰演国民党军官、“兰州系列剧”中的普通市民和清代的高官角色上就非常注意将戏曲美学原则化入到话剧表演中去,在人物的亮相、节奏、时空叙述方法等方面有了不少新创,给观众以活鲜美悦入眼舒怀之感。他和他的同仁们靠勤谨实践迅快形成了这支队伍艺术创新不断进取的集体意识。
今天,省话新生代的艺术家们已经出现在观众视野中,机遇与挑战并存,任重而道远。坚守“天职”,坚持为人民而创作,坚定自己的文化自信,再度唤起省话传统的戏剧精神与风格作派,这样的艺术家韶光永驻,令人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