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专家学者献智兰州 抓住兰州特色走出“兰州模式”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王思璇 时间/2018-09-06 11:21:56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9月5日上午,在第八届兰州黄河文化旅游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高端对话上,专家学者围绕“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兰州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及路径“巡诊把脉”、建言献策,为实现文旅融合破题发展提供全面深入的支持和保障

9月5日上午,在第八届兰州黄河文化旅游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高端对话上,原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综合协调司副司长、原中国旅游报社社长、总编辑、党委书记高舜礼;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傅才武等专家学者围绕“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兰州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及路径“巡诊把脉”、建言献策,为实现文旅融合破题发展提供全面深入的支持和保障。

“从地域上,认清‘城市+郊区+全域’的概念,从产品结构上,注重‘观光+休闲+研学+体验+运动’等概念,让一日游、二日游不再是传统的观光旅游、‘到此一游’。”高舜礼发言时表示,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应通过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相协调。加强丝绸之路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在河西走廊、大漠黄河、丝绸重镇的大背景下,研究开发一些与丝绸之路相关的旅游资源,目标是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新品;大力发展国家旅游,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作为新的客源市场;加强文化交流,对出境旅游的目的地,提出中国式接待要求;此外还要做好商品研发,即发展贸易旅游,加强适销的旅游产品开发。

对于兰州市内旅游,高舜礼认为:“主要包括市内公园和郊区,应抓好一些点的提升,新增一些点,如百年中山铁桥、羊皮筏子、四库全书、兴隆山景区等,甚至夜游项目、夜间演出。”

傅才武对于文化资源有独特见解。在他看来,兰州要高度重视文化资源的滋生价值,以“文化+旅游”为实体经济赋值。在承接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转移的同时,通过发展现代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文化旅游业和生态产业,推动区域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走出一条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兰州”模式。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