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甘肃西和民俗文化村用“巧手掘金”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胡淼山 时间/2018-09-14 11:00:08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8 月 24 日,记者跟随 " 改革开放 40 年新变迁 ·脱贫攻坚看甘肃 "2018 全国百家网媒扶贫攻坚典型宣传活动采访团来到了乞巧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的西和县包集村。

8 月 24 日,记者跟随 " 改革开放 40 年新变迁 ·脱贫攻坚看甘肃 "2018 全国百家网媒扶贫攻坚典型宣传活动采访团来到了乞巧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的西和县包集村。

包集村位于石堡镇镇政府驻地 14 公里处,西汉水上游,全村辖 6 个社,耕地面积 2360 亩,有农业人口 338 户 1540 人,2013 年建档立卡贫困户总共是 116 户 549 人,到 2017 年年底还有 53 户 226 人未脱贫,2017 年全村人均纯收入 4200 余元。

巧嫂、巧妹、巧娃都是西和县包集村里 " 巧手脱贫 " 的 " 排头雁 "。小至四五岁的孩子,大到五六十岁的阿姨各个身手不凡。悠久的乞巧文化,孕育了该村妇女能编善织的传统技艺,妇女们的刺绣针织才艺,代代相传,并蓬勃发展。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随着历届 " 中国乞巧文化旅游节 " 的成功举办,以绣花枕头、鞋垫、各类手工编织的工艺品等为主的乞巧文化产品不断走俏,使刺绣产品由妇女 " 赠品 " 转为妇女增收的 " 商品 ",同时也是该村脱贫攻坚的新天地。

包苗苗是包集村的一名在校高中生,年仅 16 岁的她告诉记者:" 学习刺绣是因为自己想在学习之余出来放松一下,另一方面因为我是一个女孩子,作为包集村的女娃我当然也得会啊!上学和刺绣不冲突的,还有一年,说不定我考上大学,学到东西可以给村里的阿姨们出出点子,帮帮忙啊!你看那个女娃才几岁啊,她也学呢!" 顺着包苗苗所指的方向看过去,的确站着一个看似只有四五岁的小女孩,由此看来啊,包集村的刺绣手工业入行不分先后,年龄也不分大小。

今年 48 岁的包阿姨告诉记者:" 前些年我们的秀法比较单一,辛辛苦苦绣了半天其实挣不了多少钱,一块巴掌大的也就挣 1 块钱,费眼睛不说,家里也照顾不上。今年妇联对我们培训,我学会了复杂的刺绣,挣得也多了,一个能挣十几块钱,主要是这种新的刺绣方法看起来有立体感,卖的也比较好,销路也很好。" 说到这儿通行的童记者从包阿姨这儿买了一对刺绣护颈垫,就这说了几句话的工夫包阿姨挣了 30 多块钱。

石堡镇党委书记告诉记者:" 包集村通过充分发挥妇女长期从事手工编织的传统优势,在 2014 年年底由村支部牵头组建了手工编织协会,组织妇女发展巧手产业,在此基础上,于 2015 年 12 月由女能人吕小红发起 12 个股东组建了包集绣艺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该公司除自身生产、研发刺绣草编产品外,还带动周边 15 村 210 余户建档立卡贫困户、300 多名农村妇女利用农闲时间从事刺绣、草编行业。包集村以协会和绣艺公司为平台,按照 " 小企业、大集群 " 原则,积极探索 " 公司 + 基地 + 协会 + 贫困妇女 " 的经营模式和脱贫带动机制,吸纳 49 名妇女向公司入股,其中 36 名贫困妇女以自筹 2000 元,全国妇联帮扶资金配股 3000 元的方式每人向绣艺公司入股 5000 元,年末保底分红 1000 元。绣艺公司扩股重组后,不断拓宽销售渠道,既开办网店网上销售产品,又打造县内刺绣产品的网货供应基地。

近年来,包集村不断丰富乞巧文化内涵,创新乞巧文化传播方式。通过把乞巧文化发展与旅游产业开发相结合,因地制宜,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展现本地乞巧民俗,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体验游玩,大力推动了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并把发展旅游产业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 " 新引擎 "。同时巧手脱贫行动的开展,使包集绣娘在自家门口依靠灵巧双手致富增收,不仅使贫困妇女守住了幸福家园,而且有效解决了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诸多社会问题。在今年 7 月由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 " 妈妈制造 " 专项基金资助,在包集村设立了 " 妈妈制造 " 合作社,带动不能外出打工的贫困妈妈们就地创业脱贫,有一份提高收入的工作机会,并且将传统工艺品推向市场,形成可持续的订单,不断推动该镇妇女特色产业蓬勃发展。

如今的包集村通过将传统乞巧文化与现代妇女事业的发展融合起来,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充分激发了全村广大女性自主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展现了乞巧文化的独特内涵。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