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术勤和玉汝于成
甘肃中医药大学建校40周年发展纪实
走过四十载风雨
时近谷雨,日丽风和。甘肃中医药大学沐浴在和煦的春光中。办公楼前,校训“勤奋、严谨、继承、创新”醒目、庄重。宁静的图书馆里,莘莘学子们伏身案头,查阅记录着典籍,四壁,老教授们挥就的中医名言龙飞凤舞:“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能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如此乃为良医”。皇甫谧广场“亦花亦药”活动正在启动,色彩斑斓的图片,形态各异的实物,吸引着一双双年轻的眼睛……
这是极普通的一天,极平常的一幕。然而,校园的“老基本”们感慨良多,“多亏了40年前的改革开放,才有了现在这万里晴空。”
或许是机缘巧合,四十年前,也是这个时节、这个地方,甘肃中医药大学的前身——甘肃中医学院获准成立。当初只有几名筹备成员,一栋被称为“鸽子楼”的建筑,几排漏风渗雨的平房,全部家当还是借来的。
有人嘀咕开了,就凭这十几个人,七八条枪也能办大学?但是,奠基者们深知万事开头难。在这片贫瘠的黄土地上,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乡亲,就像沟叉里的茅草,一抓一大把。而对行医制药者莫大讽刺的是,甘肃是个名副其实的中药材宝库。有这样的资源优势,甘肃的中医高等学府,不仅应该办,而且能办好。
有着“奠定甘肃乃至西北中医药高等教育基础”、“西北内经泰斗”美誉的周信有,为甘中医大的成长进步,呕心沥血,功不可没。老先生自上世纪四十年代初步入杏林,悬壶济世。1978年,开始参与筹建甘肃中医学院,面对一穷二白的窘境,周信有迎难而上,“一张白纸,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
创业者们没有规划自己定,没有教材自己编,没有教具自己做——一双双把脉开方的手,拿起了针头线脑,锯子斧头。只要是对办学有利的,他们不惜跑烂鞋底子,磨破嘴皮子。
1978年秋高气爽时节,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学校召开了成立庆典暨首届61名本科生开学典礼。1979年春,省政府划拨土地97亩、校舍13840平方米,为学校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于己百、周信有、郑魁山、李少波、席与民、吴正中等一批名老中医陆续挑起了教学科研重担。
四十年栉风沐雨,砥砺奋进、岁月如火;数代人薪火相传,弦歌不辍、春满杏林。今天,甘肃中医药大学已完成由学院到大学的华丽转身,正在建设成为西部一流、特色鲜明、综合实力较强的开放性中医药大学,打造成为甘肃省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研发和转化基地、中医医疗和养生保健基地、中医药文化传承基地和对外合作交流基地。2016年成为“省部共建高校”,2017年获批成为“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院校。学校规模逐年扩大,如今拥有五里铺、和平、定西、甘南4个校区。
2011年以来,学校本科生源质量逐年攀升,录取分数连续多年名列全省文科第一、理科前三。建校以来,为甘肃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培养优秀毕业生3万余人,其中80%以上在甘肃基层,为甘肃中医药事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站在绿树如荫、花团锦簇的校园,人们不会忘记,今天的一切,饱含着老一代的心血和汗水!在校史馆、大事记、名人录中,始终见不到这个人的名字和形象,可人们说起他来,如数家珍。陈东屏,留给人最深的印象是一幅眼镜、一身中山装,总背一只大挎包,最大的爱好是跑乱坟圈子,捡骨头,回来之后洗干净,凿眼儿、穿线,硬生生地自制了一个人体骨骼标本。一次课堂上,学生不小心碰倒了标本,摔坏了鼻梁,陈先生放声痛哭,像个孩子。
医学世家出身的张绍重,与医学古籍有着不解之缘。在地区医院,他帮助建立图书馆,来到甘中医大后,依然热心于医学古籍的收集整理修复。“修复”二字,看似简单,实则艰难。修复使用的纸张,足以让外行眼花缭乱。古籍受损的程度千差万别,光是一个虫眼,有时得花上半天功夫。张老凭着爱心、耐心、专心,日复一日地从事着这个熬死人的活儿,一干就是几十年。最难忘,那年学校扩大招生,宿舍不够,学校一合计,腾办公室,原本两人一间,现在六人一间。教员们挤是挤了点儿,好在沟沟坎坎经见得多了,一咬牙一跺脚也过去了。
系好“第一粒扣子”
有哲人这样形容教育: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柳丝拂面,槐花飘香。皇甫谧广场上,学子们身着古装,手捧经典,浅吟高歌:“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这里正在举行“读医籍诵经典传承中医药文化沃土活动”,作为诸多校园文化活动之一,“经典医籍诵唱”2006年启动,现已发展成为学校特色活动中参与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活动,也是学校拓展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该活动被教育部设为“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国高校特色展示项目、甘肃省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品牌、“甘肃省十佳优秀校园文化”之一。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建校以来,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理论与实践、育德与育心、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为学生的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把思想品德、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和实践能力培育贯穿于全过程,教育引导广大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在学校的辛勤培育下,学生在全国《黄帝内经》知识大赛、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青年发展论坛和“远志杯”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国际贸易技能大赛等赛事中屡获佳绩,“中医学子寻根之旅实践团”被评选为2017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
2004级学生、“陇人骄子”张雯娟,于2006年在北京空军总医院顺利进行了两次造血干细胞的采集,成功捐献了55毫升造血干细胞,成为全省第一例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成功捐献者。
2017年3月2日,甘中医大学子的身影再一次出现在北京空军总医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杨博文成功将179毫升造血干细胞移植至7岁血液病患者体内,成为学校第二例、甘肃省第26位造血干细胞成功捐献者。
捐献造血干细胞、义务献血、关注留守儿童、关爱老人等公益活动,是学生社团定期开展的常规工作。走进校园,时常能看见爱心社制作的献血知识宣传展板和从献血车上走下来的学子们,能遇见胳膊上绑着红丝带、给师生普及AIDS预防常识的红丝带社员们。黄河边上也留下了无数“根与芽”社员们捡垃圾的背影。“这些孩子们真不错,每次来都给我们测血压、血糖,帮我们推拿按摩”,兰州市某敬老院的老人们谈起甘中志愿者时,情不自禁地称赞到……
从建校起,校党委始终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的生命线,融入学校改革发展的各项工作中。努力践行“仁术勤和,玉汝于成”的育人理念,“仁”,即引导学生确立“仁人之道,大医精诚”的职业理想;“术”,即帮助学生树立“术有专攻、精于术业”的学习理念;“勤”,即培养学生掌握“勤求古训,勤思勤为”的学习方法;“和”,即启发学生高擎“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职业理念。“构建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专门人才培养、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中医药人才培养和多样化成人继续教育培养五大教育板块,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以及适应中医药国际化的外向型人才,是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李金田校长在学校第一次党代会上如是说。
中医是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学问,为此,学校提出“多临床、早临床、反复临床”的实践教学原则。结合学生的专业优势和中药产业发展需求,积极探索校企联合培养学生新途径,目前学校与西北乃至全国多家药企签署合作协议。学校就业率连续多年达90%以上,这与学校注重临床实践的教学密不可分。 市场大潮浪卷云飞,部分青年迷恋大城市、大医院、科研单位,为此,学校提倡“能撑起屋脊者皆为栋梁”的成才观,通过多种方式,激励学生到基层去,到老百姓最需要的地方去。
接力几代人传承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甘肃中医药大学今天的辉煌,离不开一批千古名医雅度,一代宗师文风的杏林名宿。
周信有,先后担任全国第一、二批继承老中医药专家经验指导老师,承担师带徒和硕士研究生临床带教,培养国家级、省级学术继承人140余名,指导中医学科培养博士后及博士、硕士生347名。2004年获评首届“甘肃省名中医”,2006年被授予“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弟子遍布陇原大地,其中不乏甘肃乃至全国医疗、教学、科研岗位骨干。悬壶济世75载,诊治患者54.8万例,96岁高龄时仍坚守在基层医疗岗位。2017年被评为第三届国医大师,是甘肃首位国医大师。
素有“西北胃王”之称的王道坤,六十年代毕业后扎根甘肃,开创敦煌医学研究之端,临床执教50多年,荣膺首届“甘肃省名中医”、“教学名师”、“全国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称号,是第三、五批全国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科技部“十一五”支撑项目专家。早在2005年就捐资10万元设立了“王道坤英才奖学金”。
张士卿,1983年放弃在北京的发展平台调入甘肃中医学院,悉心收集深入研究敦煌经卷,与王道坤等人首次提出“敦煌医学”概念,开创了敦煌医学研究的先河和地域医学研究新领域,并组织筹建全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敦煌医学中医药馆。他临床广涉诸科,尤擅儿科,创办了国内第一份《中医儿科杂志》。2006年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
吴正中说:“好不容易来世做一次人,总得像个人。”为了“像个人”,他拼了命做学问。怎样让晦涩深奥的医古文被学生以至普通群众看得懂?吴教授伏身案头,泛舟书海,搜经寻典,不舍昼夜,编写出版了《医古文译文解析》和《医古文精篇译文解析》。
在老一辈专家的引领下,学校先后培养了卫生部突出贡献专家、全国优秀教师、甘肃省名中医、甘肃省优秀专家、甘肃省高校教学名师、甘肃省园丁奖、甘肃省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甘肃省“333”、“555”人才工程、甘肃省高校跨世纪学科带头人、甘肃省领军人才等170多人的优秀团队。 “不难想象,正是他们用几十年如一日的勤奋、严谨、继承、创新,撑起了甘肃中医药大学的杏林绚烂,桃李芳菲。”学校原党委书记、现任甘肃省教育厅长王海燕如是说。
拨开数千年迷雾
敦煌文化,誉满全球。散落于敦煌文化里的中医药内容,当然躲不过专家学者们敏锐的目光。早在1983年,赵健雄、王道坤、张士卿就提出“敦煌医学”的概念,开始了敦煌医学的复制、编目整理工作。据考证,敦煌壁画、经卷中关于中医药的内容,多达130个卷版,涵盖了中医药理论、诊断学、本草学、方剂、针炙学等诸多方面,其中《敦煌石窒写经》、《闻人氏豆疹论》弥足珍贵。“敦煌医学文献整理与应用研究中心”被确定为甘肃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1993年,敦煌医学馆落成,专家学者们悉心探索古方古药的教学与临床实践。由张士卿、李应存、王道坤、李金田等编著的《实用敦煌医学汇讲》,填补了敦煌中医药学教学领域中的空白。李应存、李金田、史正刚所著的《俄罗斯藏敦煌医药文献释要》荣获第十七届中国西部地区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该成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学校根据敦煌古方古药研制的二七二腹带、硝石雄黄散、消肿镇痛贴等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在此基础上,学校在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增设了敦煌医学文献研究方向。
2016年,敦煌医学特色专科在附属医院成立,专家们灵活运用古方古药,诊治血液、脾胃、肝胆、泌尿方面的病症,为千千万万患者解除了痛苦。
2017年,由校长李金田亲自领衔的“敦煌医学与转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教育部验收。“敦煌医学与转化”实验室是教育部在甘肃批准建设的首个医药类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的成立,标志着敦煌医学研究将集文献、实验和临床研究为一体。 李金田说:“打特色牌,走创新路,是一所高校安身立命的根本。”基于这样的思路,学校加大在贫困地区、偏远农村和民族地区的招生力度,为满足民族地区医学人才需求,更好地服务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做出了贡献。
让中医四海开花
走进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一群金发、碧眼、大鼻子的“洋医生”格外引人注目。他们是不远万里来“取经寻宝”的乌克兰中医药研修班成员。
2013年,甘肃被确定为中乌中医药合作项目执行省份,同年10月,甘肃中医药大学在乌克兰挂牌成立首家“岐黄中医学院”,发挥中医药文化先行先试功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广传播中医药文化。2014年11月,学校在吉尔吉斯斯坦开设“中医中心”,运用中医技术和中医药产品开展临床医疗服务,让当地民众切实感受到了中医药的功效,体会到了中医适宜技术的独特作用。
如今,甘肃中医药大学建立的“岐黄中医学院”已遍布俄罗斯、乌克兰、吉尔吉斯斯坦、摩尔多瓦等“一带一路”沿线8个国家,成立的“中医中心”已有4个。
学校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充分发挥甘肃区位优势和地方特色,深入挖掘学校专业特色,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学校探索开展整班制中医学历教育,承办中医药对外服务俄语培训班,举办俄罗斯中医实践和中医理论学习班,完成乌克兰医务人员中医研修班培训,为乌克兰、法国等国家的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中医理论和中医实践学习机会,增强参训人员对中医药文化的认识、认可和接受,进一步带动当地民众对中医药的接纳,提升中医药的国际影响力和认可度。
目前,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62名留学生正在学校研修学习中医药相关专业。随着2017年“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资格的取得,学校将进一步扩大人才培养国际化规模。
学校始终秉承“敞开大门办大学”的理念,不断提升开放办学水平,积极引进国际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访问、讲学。2017年7月,学校成功申报并获批中国科协“海智计划”甘肃工作基地丝绸之路中医药发展研究院工作站,学校将以此为桥梁,加强与海外科技团体的联系,搭建海外高层次人才来校工作的平台。
在“引进来”的同时,学校积极鼓励教职员工“走出去”,派遣专业教师赴吉尔吉斯、摩尔多瓦等国家开展中医针灸、中医药文化、中医疼痛相关诊疗技术高级培训班,让参训学员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
“学校将不断拓展国际合作交流领域,丰富合作方式,创新合作模式。加强与兄弟院校的合作,发挥中医药‘金钥匙’课程优势,探索建立新的孔子学院合作模式,或增设中医孔子课堂,充实原孔子学院教育教学内容,从而推动中医药教育在海外持续发展,进一步促进中国文化的传播与推广”,校党委书记李应东如是说。 “中也阴阳调和四诊八法辩证论治;医者父母心肠千方万药救死扶伤”这是甘肃中医药大学正在实践并永远追寻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