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古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古代医术水平的提高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时间/2018-10-08 09:35:00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中医是我们引以为豪的“国术”,其最大特点就表现在药材选择的丰富性上,这些药材有别于近现代西方化学合成的“西药”,相应地称为“中药”。

QQ截图20181008093507

明代《补遗雷公炮制便览》插图“龙脑香”,图中的外来药工正在篾中扫取龙脑。

中医是我们引以为豪的“国术”,其最大特点就表现在药材选择的丰富性上,这些药材有别于近现代西方化学合成的“西药”,相应地称为“中药”。其实,这些中药有不少是在丝绸之路开通以后引入的。如龙涎香、阿勃参、安息香树、波斯枣以及治疗疟疾的金鸡勒、治疗咽痛失声的胖大海……而印度、阿拉伯医生带来的开颅手术等“外科奇术”,更促进了中国古代医术水平的提高。“两目今先暗,中年似老翁”的唐代诗人刘禹锡,在被印度医僧治好了眼疾后,曾专门写了一首《赠眼医婆罗门僧诗》:“师有金篦术,如何为发蒙。”

传统中药里哪些药材是外来的?

《博物志》:“张骞得红蓝花种于西域”

通过丝绸之路引入的外来中药,以印度、波斯、阿拉伯地区及西域为主。最早一批来到中原的亦食亦药植物,如苜蓿、石榴、胡桃、胡荽等,是开通丝绸之路的外交家张骞带回的。明李时珍《本目纲目》中所载药物共分成60类,计1892种,其中相当比例系“外来药”。

凡药名带有“胡”“蕃”“海”“洋”等字的,均是外来药材。如《本目纲目·草部》中记载的、主治“心忧郁积,气闷不散,活血”的番(蕃)红花,便是从波斯和西域传入的。该书引晋张华《博物志》称:“张骞得红蓝花种于西域,则此即一种,或方域地气稍有异耳。”

再如治疗皮肤病极有效果的阿勃参,明慎懋官《华夷花木鸟兽珍玩考》称:“阿勃参,出拂菻国。”拂菻国即东罗马帝国,中国古籍多称“大秦”或“海西国”。阿勃参至晚在唐朝时已传入中国,唐段成式《酉阳杂俎》便提到因为阿勃参疗效极佳,“油涂疥癣即愈”,一度与黄金等值。该书共记有龙脑、阿末香(龙涎香)、西域薝卜花(栀子花)、娑罗(红云杉)、龙脑香树、安息香树、波斯枣(椰枣)等20多种外来药材。

类似上述记录在中医古籍中比比皆是,唐朝时还出现了首部外来药物的医药学专著《胡本草》,很可惜,这本中国古代惟一一本记载外来中药材的医学著作在唐末战乱中亡佚。幸运的是,随后的五代时又出现了一本外来药物专著《海药本草》。

《海药本草》是定居中国的波斯人后裔、所谓“土生波斯”李珣编撰的,书中记载的外来药物达124种,除了之前中医书籍中已有的,又增补了一批外来药材,如波斯国的天生药银(杯铅银)、石硫磺、芦荟、莳萝(小茴香)、阿月浑子……

外来药材是如何传入中国的?

《宋史》:大食国“谨备蕃锦药物,附以上献”

外来药材、药物进入中国基本上有两种方式,一是中国人去海外找寻购买,二是外国人来华进贡或贩卖。具体路径上,汉唐以前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之后则以海上丝绸之路为多。

如果说张骞通西域带回的药材植物还有随意性的话,隋唐以后则多是目的性很强的主动寻购了。《隋书·波斯传》在介绍了包括被中医当作良药的波斯枣、附子、诃黎勒、无食子等波斯物产后称:“炀帝遣云骑尉李昱使通波斯,寻遣使随昱贡方物。”

隋唐时,海上丝绸之路已成为外来药物进入中国的重要通道。“土生波斯”李珣将其著作定名《海药本草》,就是因为他家所经营的香药大多是从海上丝绸之路过来的,或是海外移植至南方的药物,故称“海药”。

史书将外来国家和地区主动向中国出口药材、药物称为“贡”或“献”,实际上是一种官方贸易。如公元七世纪前后,中西亚及欧洲流行的万病感应剂、内有鸦片成分的“底也伽”就是典型的古版“进口药”,“底也伽”甫一出现便大受欢迎。鉴于此,当时的大秦国屡遣使来献。如公元677年唐高宗李治当皇帝时,《旧唐书·拂菻传》记载:“乾封二年,遣使献底也伽。”

宋朝以后,随着中国航海技术进步,“万邦来朝”,精明的阿拉伯商人将许多物产运销中国,其中药材和药物是最重要的品种。据《宋史·大食传》,公元十世纪的开宝、太平兴国年间,“前后七次入贡,献上方物。”“淳化四年(公元993年),以方物附亚物来献,其表曰‘大食舶主臣蒲希密上言’……谨备蕃锦药物,附以上献。”

明朝时中外医药文化的交流又开启了新篇章,郑和“七下西洋”带回了大量海外奇珍,药材药物占相当大的比例,这从《本草纲目》所记就能看出。即使清朝时官方与海外交流大减,但民间药物贸易从未停止,清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仍记载了50多种奇效外来草药,有的至今都在使用,如治疗疟疾的金鸡勒(奎宁)、治疗咽痛失声的胖大海等。

外来医生和医术对中医影响有多大?

《开元释教录》:东汉时“译经传入印度之医药”

早在东汉时印度医学已传入中国,唐僧释智升《开元释教录》称:“东汉之末,安世高医术有名,译经传入印度之医药。”《西游记》中唐僧的口头禅“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便源于佛经,这一古印度医学伦理,加强了中医既有的“救死扶伤”观念,在中国民间形成了朴素的“救人要紧”的医俗。

从中医史来看,历代都有不少外来的名医,如唐朝有李摩珂、李珣,元朝有爱薛、拉施特。唐朝皇帝特别喜欢看“胡医”、开“胡方”、服“胡药”:唐太宗李世民曾命印度方士那罗迩婆娑给他制造“仙药”,唐高宗李治也曾迎印度人卢伽逸多,征求四方药材。

最受欢迎的是古印度是眼科医生,在印度佛教史上被誉为“第二代释迦”的龙树由于医术高超,被称为“龙树菩萨”。唐朝时很多诗人都受惠于印度眼科医生,“两目今先暗,中年似老翁”的刘禹锡便写有《赠眼医婆罗门僧诗》:“师有金篦术,如何为发蒙。”

外来医生往往以僧人或传教士的身份行医,概称为“胡僧”。阿拉伯医生对十三四世纪的中医影响最大,其中有不少在元朝时还担任医药机构的官员。如忽必烈任命阿拉伯医学家爱薛掌管西域医药司,至元七年(公元1270年)西域医药司改为“广惠司”,底层民众也可以享受到先进的阿拉伯医疗服务。而元末出现的《回回药方》,更将阿拉伯医学在中国的传播推向了新的高度。

外科“鼻祖”华佗借鉴了印度医术?

《新唐书》:拂菻国“有善医,能开脑出蛊,以愈目眚”

阿拉伯医生、印度医生还带来了高超的外科医术,如在现代都有难度的开颅手术等,元陶守仪在《南村辍耕录》中称之为“外科奇术”,并举一例:“向寓都下时,邻家儿患头疼,不可忍。有医官,用刀割开额上。”最早记载外国医生来华做开颅手术的是唐朝,《新唐书·拂菻传》称:拂菻国,“有善医,能开脑出蛊,以愈目眚。”开颅手术古人又称“钻颅术”,是当年治疗不明原因失明的一种外科手术。

在中国古代名医中有谁做过开颅手术?最有可能做过这种手术的应该是外科鼻祖、东汉末的华佗。明初小说家罗贯中在《三国演义》第七十八回提到,华佗提出根治曹操头风病的方案就是开颅:“先饮麻肺(沸)汤,然后用利斧砍开脑袋,取出风涎,方可除根。”曹操以为华佗要谋害他,杀了华佗。

为什么说华佗的“开颅手术”并非罗贯中杜撰?一是当时外来医术已经传入,阿拉伯医生、印度医生早都能做开颅手术;二是华佗已研发出了外科手术必须的麻醉剂“麻沸散”;三是华佗早已能做开腔剖腹的“刳割”手术。华佗的医术很有可能是受到印度外科手术的影响,学习、借鉴了印度外科医学后形成的,甚至有学者因为华佗能做外科手术而怀疑他是印度人。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华佗的高超医术是古丝绸之路造就的,如今常说的“华佗再世”背后正是中外医学文化交流的结果。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