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度挖掘马家窑文化内涵及社会价值,打造马家窑文化品牌及产业链条,加快推进“文旅体”融合发展,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10月1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甘肃省文化厅、甘肃省文联、定西市委、定西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以“世界马家窑、创意马家窑”为主题的第二届马家窑文化节在临洮马家窑彩陶文化小镇隆重开幕。
出席第二届马家窑文化节的领导嘉宾。(摄影 李开南)
文化节开幕式现场。(摄影 李开南)
西部的渭河中上游和洮河,是中国西部文化的摇篮。处于洮、渭之间的临洮,古称狄道,地处古“丝绸之路”要道,自古为西北名邑、陇右重镇,是黄河古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迄今建县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境内遗址遗迹星罗棋布,人文风情独特多样,素有“彩陶之乡”、“文化县”之称。黄河上游最大的支流洮河蜿蜒而过,形成了“天下洮河富临洮”的唯美画面。正是洮河数千年的无私滋养,孕育了临洮厚重的文化,书写了临洮辉煌而又传奇的历史,赋予了临洮富饶的物产,临洮也因此成为甘肃唯一集马家窑文化、秦长城文化、老子文化、李氏文化、藏传佛教文化、洮河文化等优秀文化资源于一体的文化富集区,是我国西部名副其实的历史文化名城,犹如镶嵌在中国西部的一颗耀眼明珠,熠熠闪光。
“三馆”开馆仪式现场。(摄影 李开南)
临洮县委书记石琳在该县“三馆”开馆仪式上致辞。(摄影 李开南)
临洮奇石宴。(摄影 李开南)
举世闻名的马家窑遗址因首次发现于临洮县马家窑村而得名,马家窑文化是迄今为止甘肃省发现最多、分布最广、最具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文化遗址,距今约有4000年-5300年,被学术界公认为是与敦煌文化齐名的甘肃两座文化富矿之一,堪称民族和世界文化的瑰宝。马家窑彩陶集雕塑、绘画、烧制等各种技艺于一体,是物质实用性和精神象征性的完美结合,独特的造型能力和表现手法在我国彩陶文化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是中国彩陶艺术发展的巅峰。
马家窑文化与罗马尼亚古古特里文化对话。 (摄影 李开南)
据了解,第二届马家窑文化节从10月15日开幕,到10月21日结束。期间将举办马家窑文化论坛、马家窑彩陶民间收藏联展、“黄文中杯”全国楹联书法名家邀请展、临洮名家书画收藏珍品展、马家窑文创大赛作品展、马家窑文化与三星堆文化交流活动、马家窑文化与罗马尼亚古古特里文化交流活动、“穿越马家窑”—中小学智能机器人展演展示、全省中小学生陶艺大赛、狄道之旅岳麓之秋探秘跑活动等一系列文化活动,从不同角度展示灿烂多彩的马家窑文化及定西文化旅游事业取得的丰硕成果,让参与者充分领略临洮的风土人情,亲身感受马家窑文化的旷世魅力。
甘肃省政协副主席郭天康,甘肃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王成勇,甘肃省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李燕青,甘肃省编办副主任陈贵辉,甘肃省文化厅副巡视员王春生,中央新闻单位驻甘肃记者联合会名誉会长陈宗立,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张海,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史前考古研究室主任、外国考古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教授李新伟,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艺委会委员、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艺委会副秘书长、陕西省美术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靳长安,全国工艺美术大师王又凯,定西市委书记唐晓明,定西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委宣传部部长王美萍,定西市政协主席陈尊峰,定西市政协副主席马玉莲,临洮县委书记石琳,临洮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蒋景林,临洮县委副书记、县长许树德,临洮县政协主席肖长禄等领导嘉宾出席第二届马家窑文化节开幕式。
洮砚工艺大师展示洮砚作品。(摄影 李开南)
定西市委书记唐晓明在开幕式上致辞时表示,特别是举世闻名的马家窑文化因首先发现于临洮县马家窑村而得名,是甘肃发现最多、分布面最广、最具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文化遗址,距今约有4000年-5300年,被称作甘肃的“仰韶文化”,被学术界公认为是与敦煌文化齐名的甘肃两座文化富矿之一,堪称民族和世界文化的瑰宝。近年来临洮县对这一文化瑰宝做了大量的研究探索,成立了中国社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北工作站和省级马家窑文化研究会,精心谋划实施了马家窑彩陶博物馆、马家窑文化遗址保护工程、马家窑洮砚特色小镇等一批重点项目,为发扬光大马家窑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走进临洮彩陶小镇的韩国艺术家。(摄影 李开南)
唐晓明说,为进一步深度挖掘、传承、保护和弘扬马家窑文化,今天,我们云集一堂,本着“交流合作、共谋发展、传承创新”的美好愿望,举办举办集文化论坛、观摩体验、展览赛事等活动为一体的马家窑文化节会,旨在为各位搭建沟通交流、学术研讨、互鉴共享的重要平台。希望临洮县通过这样一个平台与各位专家学者建立长期的、深度的合作关系,高效务实地开展挖掘、研究、传承、保护工作,持续扩大“世界马家窑、命名在临洮”的品牌效应,真正把马家窑做成全省全国乃至世界的文化品牌。我们也衷心地希望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为马家窑文化的深度开发、长远保护把脉指路、出谋划策,也热忱地欢迎社会各界朋友前来投资创业、共谋发展。同时,希望临洮县坚定不移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区域首位产业,抢抓全省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和全市建设陇中特色文化大市的战略机遇,在大力开发多样化、多层次、个性化文化旅游产品“前半篇”文章的基础上,精心谋篇布局,做大、做好、做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馆藏文化发展等“后半篇”文章,奋力开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文旅体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新局面。开幕式还举行了盛大的文艺演出。马家窑彩陶小镇广场歌舞欢腾,歌声、笑声、掌声,汇成了一支和谐的交响曲,来自甘肃省歌剧院的艺术家们为现场观众奉上了一场精彩的视听盛宴。开幕式结束后,与会领导和嘉宾还参观了马家窑彩陶民间收藏联展、“黄文中杯”全国楹联书法名家邀请展、临洮名家书画收藏珍品展等相关展览展示。
当天,与会领导和嘉宾深入洮阳镇双联村“狄道乡韵”美丽乡村、卧龙湾洮砚水镇、甘肃洮河石文化博物馆、临洮“三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西北工作站等地进行了观摩。
追寻马家窑考古机器人展示。(摄影 李开南)
漫游马家窑机器人儿童编程师引起参观者关注。(摄影 李开南)
据悉,10月16日,马家窑文化论坛将在临洮县“三馆”举行,论坛以“马家窑文化—彩陶艺术的巅峰”为主题,李新伟主持论坛。论坛活动中,张海、Magda 、刘建国、朱家可、郎树德等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分别作了《马家窑文化与中国文明起源》、《古老欧洲文明古古特尼文化》、《彩陶文明与洮河流域》、《世界三星堆、腾飞马家窑》、《关于加强马家窑文化研究的思考与建议》为主题的主旨演讲。论坛还举行了考古发现分论坛和彩陶解读分论坛,各位专家学者共聚一堂、交流研讨,为推动马家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各抒己见、深入探讨。
近年来,临洮县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统揽,深入实施“六县”战略,精心建设“一河两岸三区五大板块”,全县呈现出经济平稳发展、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资源禀赋为依托,以“文化兴县”战略为指引,临洮县坚持“文化引领、旅游带动”的发展思路,着力培育壮大县域经济区域首位产业,文化旅游在融合发展中再添新活力。精心谋划了24.7平方公里的沿洮文化产业带,已落户重点文化旅游项目21个、总投资达76.8亿元,马家窑洮砚小镇被列为全省18个重点特色小镇之一。此次马家窑文化节的举办,正是临洮县大力实施“文化兴县”战略的具体体现。
临洮县有关人士表示,为进一步深度挖掘、传承弘扬、融合利用好马家窑文化,打造马家窑文化品牌,临洮县积极研究探索,成立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北工作站和省级马家窑文化研究会,精心谋划、启动实施了马家窑文化遗址保护工程、马家窑彩陶文化小镇等一批重点项目,为这一人文宝藏的进一步发扬光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