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天水堪称丝绸之路东段的“石窟走廊”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吴和平 时间/2018-11-26 09:13:17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载体。

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载体。天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民间民俗特色文化繁多、自然人文景观富集,大力挖掘文化资源,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激发文化创造活力,是加快推进天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途径,是打好打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战的内在需要。

天水堪称丝绸之路东段的“石窟走廊”。全市境内有大小石窟6处。以“东方雕塑馆”驰名中外的麦积山石窟是我国四大石窟之一。距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保存有194个洞窟,石雕造像7000多尊,壁画1000多平方米,开凿于形似农家麦垛的悬崖峭壁之上,保存了后秦至清代的历代凿窟和造像,它与仙人崖、甘谷大像山、华盖寺、武山水帘洞、木梯寺等众多石窟组成了丝绸之路东段的“石窟走廊”。麦积山石窟在丝绸之路佛教文化东传西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是佛教文化传播方面的重要枢纽,麦积山风景名胜区也成为多年来天水旅游发展的支柱。因此,要着眼麦积山石窟和石窟文化,通过保护传承、临摹办展、著述研究、对外展出等,尽量将艺术瑰宝向世界宣传推介,进一步形成麦积山和“麦积山学”效应,采取一系列协作、扶持、推动、治理和创新政策以吸引旅游企业集聚,形成一个系统完整、协调发展、高效有序、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天水文化旅游产业集群体系。

公祭伏羲大典暨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已成功举办了29届,为伏羲文化的推介、天水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招商引资、对外开放作出了积极贡献。但是节会的筹办理念还要进一步创新,可让伏羲文化旅游节与国际马拉松赛联办,助推天水文化产业发展。当前,全国马拉松赛依旧蓬勃发展,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六岁小童,从新兴企业家到精英白领等都踊跃参与。文化单位和企业要主动出击,与马拉松赛事举办方联系,申请在筹办节会时联办马拉松大赛,邀请全球华人和中外友好通过互联网报名参祭参赛,场地赛事和网上赛事同时举行,并由互联网大数据分别统计名次,颁发奖项。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各地民众祭祀伏羲的覆盖面和参赛拼搏热情,既提升了产业发展,又扩大了伏羲影响力,增强了民族凝聚力。

天水民间音乐文化资源丰富,具有很高艺术价值、很强艺术竞争力和很大市场潜力。一是天水民间音乐文化资源聚集突出。由于天水32个少数民族散杂居于两区五县20个小区67个乡镇和107个行政村,故而创造传承了涉及民歌、说唱音乐、民间歌舞、民间器乐、戏曲等形态各异、极为丰富的民间音乐文化。秦安小曲、清水道教音乐、武山旋鼓舞、秦州唢呐艺术、秦州鞭杆舞、西秦腔、天水酒歌等都被选入国家级、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二是天水民间音乐文化产业发展趋势凸显。天水民间音乐文化被劳动人民长期传唱,每到岁时节日、红白喜事、民间祭祀,唢呐声、秦腔声、秧歌声、小曲声不绝于耳。应以天水民间音乐资源为主导,通过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探寻非遗文化创意价值,实施非遗保护性开发,以期通过非遗文化创意的产业化,使传统文化的精华得到不断的再生产和永续发展。让“资源”变“资本”、“作品”变“产品”、“剧目”变“项目”,打造出富有地域文化特色、具有艺术精品特质的项目,通过市内和国内外,线上线下商演展演,出版发行,广播影视播出等活动,形成“民间音乐+物联网”“民间音乐+出版业”“民间音乐+旅游休闲演出”等广泛的业态空间,实现项目产业化,形成经济增长极。

(作者:天水市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