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陇上名家谈甘肃 | 金城汤池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杨文远 时间/2019-03-05 11:26:29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金城是兰州古名称,也是兰州的别称。不熟悉这座城市的外地同行,当看到题目中“汤池”二字,还误以为温泉也是兰州的特色呢!

金城汤池

金城是兰州古名称,也是兰州的别称。不熟悉这座城市的外地同行,当看到题目中“汤池”二字,还误以为温泉也是兰州的特色呢!

“金城汤池”是出自《汉书》的一个典故。兰州群山环抱,固若金汤,所以得名金城,同时也比喻这座城池之坚固。

早在夏商时,羌族、戎族等部落已在此地活动。秦统一中国后,兰州归陇西郡管辖。汉唐时期,金城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和要冲之地,在与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中,起到枢纽作用,成为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明珠。自汉唐以来,沙井驿即是丝绸之路的要道之一,为兰州西去河西的第一站。清道光年间,民族英雄林则徐贬谪赴新疆抵兰州,曾留宿沙井驿,并写信向伊犁谪所报告西来行程。历史上,沙井驿农民有烧制陶罐的手艺,1976年,当地农民翻地时挖出十几个半坡彩陶类型彩陶罐。自清光绪年中山桥北通后,安宁对现代交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斯文赫定、陈万里、陶保廉等著名学者都曾经过此地。

公元前121年春,骠骑将军霍去病西征匈奴凯旋返回,在兰州西固城一带设置了金城县,并在大军渡河处修建城堡,设立了金城渡。北周时,金城渡移至今黄河北岸中山桥西约1公里白塔山下山腰处。公元598年,在白塔山山下修建了金城关。唐玄宗天宝年间,著名诗人岑参途经金城关时登临关楼,写下了《题金城临河驿楼》一诗:“古戍依重险,高楼见五凉。山根盘驿道,河水浸城墙。”

对于西控河湟、接通西域的丝路重镇兰州而言,金城关当然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至关要津,曾属兰州锁钥性关隘,但这样一座雄关,在历史上并未免遭厄运,也是屡次修复,屡次被毁。辛亥革命时,金城关建筑全部坍塌,仅剩有一些遗址,史载最近的一次修复是在1921年,至1942年修建甘新公路时被全部拆毁。再后来,金城关已了无痕迹,只剩有一段记忆。

对今人来说,金城关当时的雄伟和险峻,只能从岑参的诗中去想象。同时在我们想象中的还有戒备森严的关城、浮船相连的古渡和铁骑雄师的蹄痕以及历代商贾、僧侣、士卒、驿使等无数身影。

沧海桑田,斗转星移。新世纪初,兰州人在昔日的金城关遗址上设计修建了金城关仿古建筑群,命名为“金城关文化风情园”。昔日的金城关旧貌换新颜,金城关的历史也永远沉淀在时间的长河里。但风情园是一处年轻的长者,它依旧在诠释着金城关过往云散星离的碎影。

当你徜徉于白塔山下,风情园中,仿佛依然能感受到千年旅人与天地的对话,仿佛还可看到无数过关的匆匆行旅。你可能会浮想联翩,甚至想到那汉唐的残阳、明清时的秋雨,你定会感叹易逝的韶光,是的,每个人都是自然界匆匆的过客,即使是雄伟的金城关亦不能永恒。唯眼前滚滚东流的黄河,千年如斯!

对于外地初次来兰的文友而言,既然千里迢迢,已经行至金城,我的建议是不妨起个早,先赶第一锅汤,吃一碗兰州牛肉拉面,再尝尝兰州风味小吃,甘醇的瓜果是一定要品尝一下的,嘴里有了香甜余味,乘着兴致,再爬一趟山,那才叫惬意。兰州多山,城市南侧有五泉山,河对岸是白塔山,距市区约60公里还有榆中兴隆山。

五泉山是一处“林木葱郁花草香,雕梁飞阁泉瀑鸣”的胜地,有许多动听的传说,其中“鞭响泉涌”的传说最为经典。

进入五泉山山门不远,在一块巨大的基石上,霍去病将军雕像矗立在这里,骠骑将军骑着战马,身披铠甲,英勇威武,成为五泉山一道独特的风景。

兴隆山属国家级自然森林保护区,素有“陇上名胜”之称,是道教名山。史载,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发动攻打西夏的战争时,病逝于兴隆山,成吉思汗衣冠和兵器用物曾经安放于此。

说了这么多山,对于文化人而言,白塔山公园以南的九州台,我认为最值得一去。九州台所处的黄土峁阶地高山形状如树墩,峰顶似台,海拔2067米,占地总面积约5000亩。传说大禹导河,曾登临九州台,大禹登临此台后,瞭望黄河水情,指点九州,故名九州台。“兰州国学馆”亦坐落在此。由于山高,而且比较干燥,著名的《四库全书》的一部,就收藏在国学馆的《文朔阁》内。来兰州的文人雅士大都慕名来此看看难得一见的文物。

明清时期,兰州茶马互市日趋繁荣。清初,兰州成为陕甘总督驻节之地,乾隆年间,甘州、西宁、庄浪三茶马司并入兰州道治理,使得兰州成为重要的茶马集散地,西北茶马互市中心。

说到近代金城兰州,左宗棠是不得不提及的一个人。

左宗棠总揽陕甘军政后,首先整顿西北茶政,昔日飞鸟难以逾越的金城关,一下子人潮涌动,热闹非凡。左宗棠挽回了咸丰、同治年间金城茶叶经营不善、积压、销售困窘的局面。

左宗棠年轻时即初露峥嵘,时人有“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之语。

贵州安顺知府胡林翼对左宗棠有点英雄惜英雄的味道,他曾在林则徐面前这样介绍左宗棠:“湘阴左君有异才,品学为湘中士类第一。”

自此,林则徐对左宗棠虽从未谋面,但神交已久。1850年1月林则徐到达长沙湘江岸边时,四下打听左宗棠下落,派人请来相见。林则徐将官船停泊在岳麓山下幽静之处,两人一边喝酒,一边纵论天下大事。

林则徐和左宗棠从东南海防到西北边防,从洋务到军务,从滇中战乱到新疆屯田,各抒己见。两人对治理国家,挽救民族,可谓是英雄所见略同。尤其是西北军政事务,见解不谋而合,不知不觉谈到了第二天天亮。

林则徐认定将来“西定新疆”,舍左君莫属。特地将自己在新疆整理的宝贵资料全部交付给左宗棠。

左宗棠后来能够出将入相,除了他自己的卓越才干之外,与林则徐对他的赏识和教诲是密不可分的。历史已经证明,左宗棠亦没有辜负林则徐的期望。

左宗棠率部西征时,从兰州至肃州,从河西到哈密,从吐鲁番到乌鲁木齐,所到之处,皆栽植杨柳,连绵不断。后人称之为“左公柳”。

左宗棠为兰州做了许多好事、实事,懂得感恩的兰州百姓自然是非常感念他,据当时的报纸记载:“左公病逝噩耗传之陇上之时,民士皆奔走悼痛,如失所亲。”从清末到民国兰州街道的命名,即可看出兰州人民对左宗棠这种崇敬的延续。临夏路过去被命名为“宗棠路”,现在的白银路,过去被命名为“左公西路”。

左宗棠高瞻远瞩,果敢坚决,他因势利导,为民谋利,这些都是宝贵的精神遗产,他与兰州的亲密接触,将永留时空。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