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雕细琢间的手工之美
木雕传承人陈世三以匠心守初心
木雕传承人陈世三
4月的一天,记者来到西固区陈官营丁家庄29号,在这个小院落里陈世三正在修复小西湖公园大门口的楹联牌匾,闻讯来开门的他一脸的憨厚,一头花白发略显凌乱,一身朴素着装,裤脚沾染着灰土,一瞬间记者没能把他与手工艺大师联系在一起……这位以刀为笔,以木为纸的64岁“接地气”的老人正是我要采访的主角——兰州手工木雕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兰州手工木雕传习所、草根博物馆的主人陈世三。
走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刻有“草根博物馆”的牌匾。2018年春节陈世三把他原来的工作室“草根堂”“提升”成博物馆,据说目前已接待了千余名参观者。和他的木雕作品一样,陈世三建博物馆,也想把不一样的一面展示给众人。书法、绘画、木雕等等陈列的物品,还有院子里的小凉亭、梨树、石榴树,让前来参观欣赏的人们,在这里听陈世三讲述自己几十年来的雕刻创作经验。
第五代木雕传人 坚守祖传技艺40载
“手艺是家传的,我是第五代传人了。”陈世三用浓重的兰州口音说道。
陈世三的爷爷陈万庆先生是一位雕刻工匠,父亲陈宝湧先生曾担任过兰州红星木器厂厂长,是一名出色的木雕匠人,而且擅长书法,写得一手好字,是他将木雕雕花技艺和传统牌匾雕刻进行了融合创新。当年父亲和爷爷参加过五泉书院、八路军办事处、兰州第一处飞机厂的建设,还坐飞机周游兰州市一圈。
1973年,陈宝湧先生辞世前,最放不下的就是让儿子陈世三好好传承这项手艺。不负父亲的嘱托,陈世三坚守祖传技艺40载,还多次拜访名师,研读专业知识,提高审美鉴赏水平和艺术修养,学习新的造型方法,在创作中注重传统文化元素与现实题材相结合,立足古法求变创新,努力坚持弘扬兰州木雕文化。用陈世三的话说“六十多岁了还进了一回大学的门,受益终身。”2016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训班在西北民族大学举办,陈世三有幸成为兰州市唯一的木雕传承人参加了木工类培训,毕业雕刻作品《陇原腾飞》也颇受赞誉。
谈话间,陈世三从书房拿出一包木雕花样,从包裹着的很多层牛皮纸中可以看出,陈世三对它们的珍爱。这里蕴含着家族的技艺传承和兰州古民居的木雕文化。一幅《八骏图》将神形各异的八匹马雕刻得惟妙惟肖。“有扣痒痒的,有谈情说爱的,有打滚的,有吃草的……”经陈世三用兰州方言的介绍,更显生活气息。还有用于门窗、家具木雕的《四季平安》《虫吃谷子》寓意着民间百姓的美好生活。陈世三说,祖辈们雕刻这些东西是有寓意的,所以在木雕匠人中间一直口口流传着“刻花要吉利,才能合人意;画中要有戏,百看才有味”的口决,这是对民俗的尊重。这些被陈世三视为珍宝的雕花样本,是爷爷传给父亲,父亲又传给他,这样代代相传,虽然手工雕花门窗、家具已不是市场主流,古民居的雕花更是难觅踪影,但是只要这些图样还在,想雕刻依然有迹可循。
受陈世三的影响,其儿子、孙子也学木雕技艺。他的著名木雕作品《百家姓图腾》就是由儿子排版他雕刻的。还有不少高校学子、民间爱好者慕名而来向他求教。
朽木旧匾焕新生 纯手工雕刻赋予生命力
木雕是中国传统手工艺之一,是雕刀对木头的倾诉,是雕刀对木头的唤醒,也是雕刀对木头赋予的生命力。陈世三雕刻的每一件作品,不单单是其本身所表现出的样子,还有他“匠心”的体现。
随着机器制造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手工雕刻转向了机械化生产,但是陈世三始终坚持做一个传统工匠,不辞辛苦地用手工雕琢每一件作品,并且基本用的都是自制工具。说起木雕作品的诞生过程,陈世三如数家珍:“一件木雕作品的完成,主要是选材、加工、组合、刨平、复制、雕刻、上油、抛光。要做到人物合二为一,心手双畅,理解其神韵。要对每一笔、每一刀的准确性、灵动性的度很重要。”在他看来,虽然科技发展,但是电子雕刻依然不能像手工雕刻那样在细节处展示艺术的神韵,更不会体现出雕刻工匠的匠心。
“虽然机械雕刻更快更准,但过于死板,少了灵动,缺乏神韵,不能体现匠人的匠心独具。我最初学的就是手工雕刻,如果我也用机械化生产,那就违背了这门手艺的初衷,这门手艺也就失去意义了。”陈世三说。从入行传承家族木雕技艺,陈世三已经走过了几十年的木雕人生。面对一个受到现代科技冲击的时代,传统手工匠人对梦想的坚持源自他对这门艺术的认知。
由于他偏爱书法,所以雕刻的楹联、牌匾较多,但是只要有需要,雕花工艺总可以让匾额锦上添花。传统匾额的制作要经过设计、喷绘、描绘、雕刻、喷漆、装裱。其中雕刻最考验匠人的手艺,从运刀、镌刻的凹槽深度、宽窄,笔画中的一点一捺,都大有讲究,只有处理得当,才能游刃有余,使得原作的风貌、笔墨的韵味得以实现。至于下刀镌刻的力度如何,那只能凭匠人的自我把控,大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说。这就好比好的匠人雕刻的作品从来都不镌刻自己的名字,却依然被懂行的工匠识别,其实一笔一划之间早已有雕刻者独特的韵味。
木雕传技艺,旧匾换新生。当记者看到陈世三修复小西湖公园大门口的六块楹联牌匾时想到了这句话。“旧匾的翻新比刻新的还复杂,首先是脱漆,重新把字里行间的旧漆除掉,尽量做到新旧漆不反应,保证它的耐久性。”一句简单的解释背后,挡不住他的双手要为他代言,那是一双布满了一道道、一层层新旧刀疤的粗糙大手。
踏实地做个匠人 保留属于自己的文化符号
“草根堂,草者草民玩味,根者要根植文化的底蕴,堂者要做堂堂正正的人。”这就是陈世三的初心。
想要成就一件事,想要留下属于自己的文化符号,就要付出常人所不能付出的努力。数十年来,陈世三伴随着刀锋顿挫在木板上的声音,经历了各种挫折和磨难,但生活的艰辛,让他在书画和木雕方面有了自己的感悟,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每一件作品,不模仿他人,我只埋头想自己的下一件作品该做什么,才能与众不同。”陈世三说他一生中认定一件事,做别人不做的,做别人没有的。“作品往往心随意动,如果所创作的不是想要表达的,还不如不做,所以创作总是忠实内心的,做出来的东西一定就是内心渴望展现出来的,作品不会说谎。”陈世三忠于自己的表达,对他而言,木雕不仅是自己所投身的事业,更是自己表达内心、心境的一种手段与形式。
陈世三说,在祖传的珍宝中,还有一本留存的“百体篆书千字文”古本让他爱不释手。由于喜欢书画的缘故,他一有空就钻研这本祖传宝书,希望能给自己的雕刻艺术带来启迪。在这本书中有一种神奇的蝌蚪文,这种文字其实在兰州白塔山白塔寺院内的碑文中有所体现,估计大家都未曾注意到。现在他有个愿望,就是要将这本祖传宝书通过木雕技艺雕刻出来。目前,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将“百体篆书千字文”雕刻在126块木板上。“在我认为八千年的草根艺术,五千年文字的形成,是我深深地体会到有取之不尽挖之不竭的美中之美,神之有神,韵之藏韵奥妙变法。悟出了气度为古,形体为己。”为此他还自撰打油诗:草根文化八千年,博大精神一现天。世界之最民间艺,传播人文再耕读。
作为传承人,陈世三觉得自己身上的担子很重,要尽到传承人的义务:“我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尽我的责任和义务,把我们兰州木雕手艺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尽管枯燥、尽管寂寞、尽管耗时费力,但陈世三坚信自己的坚守会成就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