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是第43个国际博物馆日。当天,省市博物馆均准备了系列“文化大餐”,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精神文明传播、提升历史文化自豪感为目的主题活动,让观众获得满满正能量。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我国设计名家、教育家、艺术家常沙娜,著名雕塑艺术家何鄂等参加了当天的活动。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省博物馆作为全省博物馆日活动的主场,于当天精心筹备了“两端·海上丝绸之路的中国与英国”和“花开敦煌——常书鸿常沙娜父女美术作品展”。
当日,兰州市博物馆围绕今年博物馆日主题“传统的未来”,在线上线下开展了“我心目中的博物馆”少儿绘画征稿活动、“我是兰州市民·我为市博文物代言”讲解员角色互换体验活动和中华古诗词诵读等一系列精彩的活动。
“两端·海上丝绸之路的中国与英国”展由甘肃省博物馆主办,伦敦大学学院英国考古学中心、北京坤远文博展览有限公司及东莞市博物馆联合举办。该展览汇集来自中国和英国的104件珍贵文物,结合合理而多样的展示手段,向公众展示、传达19至20世纪中华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和世界影响力,籍此加深公众对海上丝绸之路深刻文化内涵的理解和认识。
“花开敦煌——常书鸿常沙娜父女美术作品展”由甘肃省文物局、敦煌研究院、甘肃省博物馆和西北师范大学联合主办。该展主要展出常书鸿代表作40幅、常沙娜美术作品和工艺作品100幅(件)、常书鸿和常沙娜史料200多件。展览分远方的呼唤、凝萃等篇章,全面回顾了常书鸿、常沙娜父女的艺术人生,展现了他们的敦煌情结。展品涵盖油画、壁画临摹、设计作品与水粉作品等,从不同角度展示了父女二人的创作历程。
谈起这次展出,常沙娜十分动情地说:“我十分清楚自己名字的来历,也时常感觉’沙娜’二字隐喻着某种缘分,正是这缘分,促使我跟随爸爸走进茫茫沙漠,走进神奇的敦煌石窟……受父亲影响,敦煌的一切,竟也在不知不觉中,刻到我的骨子里了。”对常沙娜来说,这个展览是她对父亲的纪念,是对父亲诉说自己坚守敦煌的一种承诺,是希望唤醒更多人认识敦煌的一种方式。”
当天的活动中,由甘肃省博物馆与甘肃新媒体集团发起,联合省内9家高校的艺术和美术院系,共同成立“博物馆与高校艺术联盟”正式揭牌;此外,省博广场还举办了“百人塑彩陶”青少年教育活动。
当日,兰州市博物馆志愿者讲解员以独特的视角,讲述“兰州国宝”背后的故事。远行朗诵社和东岗小学的小志愿者老少同台,声情并茂地朗诵《朱子家训》并进行礼仪表演。孩子们以天马行空的想象和色彩斑斓的画笔描绘出自己心目中不一样的博物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一幅幅奇思妙想的绘画作品,诠释了文物在“传统与未来”中的深度融合。同时,市博物馆图文并茂的精品文物展板亮相活动现场,通过讲解员的讲解,让广大市民了解兰州历史文化,让文物真正“活”起来,走入百姓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