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由兰州市委宣传部主办,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甘肃中心、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湖北中心、甘肃(兰州)国际陆港管委会承办,武汉市、宜昌市、荆州市市委宣传部、湖北省甘肃商会等单位协办的”大江大河·面面聚道”——”一带一路”兰州沿江之行城际交流暨兰州国际陆港经贸文化旅游推介会在江城武汉举行。
此次活动特邀兰州大学原校长王乘参加,来自甘肃的领导和嘉宾有:新华通讯社甘肃分社社长任卫东,兰州海关党组书记、关长李全,兰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荣,兰州市政协副主席、国际陆港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严志坚,中共兰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网信办主任冯乐泉;来自湖北的领导和嘉宾有:武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子清,武汉海关副关长沈建民,新华通讯社湖北分社副社长石涛,中共武汉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何建新,湖北省甘肃商会会长杜志年。在当天的活动现场,兰州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对兰州文化旅游进行了推介,甘肃(兰州)国际陆港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将兰州国际陆港推介给各位嘉宾;来自武汉音乐学院、湖北荆州、甘肃裕固族的文艺工作者们还与”中国钢琴之城”宜昌出产的长江钢琴一起,为现场观众带来了《长江之歌》、《橘颂》、《不朽的黄河》等精彩的演出。不同的特色、各自的风情和同样精彩的演出效果赢得了现场观众热烈的掌声。
四项合作协议的签约仪式是当天活动的重要内容:兰州国际港务区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与长江新丝路国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兰州市科技局与武汉市科技局签订了科技交流合作协议;兰州市与武汉市、荆州市、宜昌市等四市互联网媒体签订了城际交流媒体联盟协议;甘肃陇商旅游有限公司与湖北缘之行国际旅行社签订了《甘肃旅游推广合作项目》协议。据兰州市相关负责人介绍,陇鄂两省重点城市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必将对更好地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布局,认真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积极推进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举措,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步伐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武汉市副市长刘子清表示,面对”一带一路”建设带来的重大发展机遇,武汉高度重视向西开放,当前正着力打造长江黄金水道综合运输体系,加快建设向西开放的国际大通道,特别是大力培育了”汉新欧”国际班列。目前,途经兰州的中欧班列已延伸至”一带一路”沿线34个国家、76个城市,构筑起了贯通长江经济带与欧洲的新”亚欧大陆桥”,也为武汉和兰州深化合作、互通有无架起了新的桥梁。兰州市副市长刘荣表示,武汉与兰州在地理位置、交通优势、工业基础、科技优势、文化资源、生活习性等方面有很多共同点,二者的发展存在着互补性,合作前景非常可观。他同时邀请大家来兰州投资兴业、度假做客,并以此为新的起点,全面深化兰州与武汉、宜昌、荆州各城市在经贸、文化和旅游等各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增进相互了解,实现合作共赢。
如果说”大江”与”大河”的”亲密接触”让兰州与湖北的众多友好兄弟城市已经有了深度交流,那么”面”与”面”的”碰撞”和”相互切磋”则让陇鄂两地之间的交流多了几分意趣和更接地气。来自兰州的牛肉面与来自武汉的热干面同为中国家喻户晓的美食,在当天的活动现场,”面面聚道”环节则请来了兰州牛肉面第四代传承人马文斌和武汉蔡林记热干面传承人王永中在舞台上现场为观众展示了这两道著名面食的制作技艺。通过品评这两道不同的面食,也让更多人对兰州和武汉这两座城市充满了好奇与向往。侧记|当大河与大江牵手,当兰州牛肉面遇上武汉热干面……5月27日,”大江大河·面面聚道”——”一带一路”兰州沿江之行城际交流暨兰州国际陆港经贸文化旅游推介会在江城武汉举行。推介会的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面面聚道”环节,就是兰州牛肉面与武汉热干面的”切磋”与”碰撞”。
兰州牛肉面制作武汉因江而生,因江而闻名与长江共生共长;兰州因河而存,因河而兴,拥有与黄河之魂相融合的兰州精神。这两座城市,分别是长江经济带和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重要城市。因此,武汉市副市长刘子清表示,武汉与兰州的对话,是大江与大河的牵手,也是二者进一步发挥双方优势,在旅游文化、交通物流、经贸合作等方面加强交流、促进互补,共同推进城际交通商贸旅游一体化发展,携手共绘”一带一路”建设发展新篇章的现实举措。
武汉热干面制作与此同时,兰州和武汉都是以美食吸引游客的城市,也是两座对”面”有着丰富情谊的城市。在兰州,一碗牛肉面可以包含人生百味;在武汉,一碗热干面可以承载人生梦想。在推介会现场,兰州牛肉面第四代传人马文斌表演了他的拉面绝活。一块长约20厘米、宽约4厘米的面团剂子,在马师傅的手中被拉制成了大宽、宽、细、二细、三细、毛细等多种形状。
马文斌中国烹饪大师、武汉蔡林记热干面技艺传承人王永中则在现场制作了武汉热干面,将黑芝麻酱、蒜水、辣椒、酱萝卜等十几种调料,以不同的配比放进碗里,开始武汉热干面制作中非常重要的”挑面”。面条在王大师的手中翻动,黑芝麻酱的香味四溢,顿时勾起了现场观众肚里的馋虫。他表示,吃武汉热干面,挑面环节非常重要,佐料的选用也各有不同。一碗看似简单的热干面,蕴含了严苛的做事要求和一丝不苟的细节追求。这也正是武汉热干面的魅力所在。特写丨在推介会的展台上,兰州的这些“宝贝”出尽了风头5月27日上午,在”大江大河·面面聚道”——”一带一路”兰州沿江之行城际交流暨兰州国际陆港经贸文化旅游推介会上,会场内热火朝天,会场外来自我市各区县的展台上,兰州的这些”宝贝”同样赢得了参会嘉宾的驻足和青睐。
从早晨8点嘉宾们陆续进场开始,红古区的展台前就停留着不少客人。记者注意到,红古区的展台上展示着高原金丝菊、高原皇菊、大樱桃等特产,让人眼前一亮。据悉,红古高原皇菊被称为”兰州第一茶”。2015年从江西婺源引种于高原进行试种,目前已成功注册了”红龙古”商标,并获得了有机产品转换认证。目前,红古薛家台种植有近300亩高原皇菊,已有贡菊、金丝菊等品种。据兰州鸿翔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洪臣介绍,通过参加这样的推介活动,能够推出更多的兰州的地产农业品牌与市场对接,从而引导广大农民持续脱贫致富。
与红古区一样,榆中县也推出了自己的”拳头产品”高原夏菜,水灵灵的蔬菜放置在保鲜盒里,引来了许多客商的兴趣。”兰州的高原夏菜与其他的蔬菜有什么区别”,”主要有哪些品种”,”主产区在哪里”…… 一系列问题向展台工作人员抛来,让工作人员忙得不亦乐乎。
和红古、榆中等农业传统区域不一样,城关区的展台则主推文创作品。有着浓郁兰州特色的盛装牛肉面的青花大碗、精美的瓷碟、”我忆兰州好”的文青笔记、淡雅大气的敦煌飞天图案的书签,一下子就让人品读出了其中蕴含的兰州韵味。城关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城关区将采取强有力措施以落实文化旅游产业化战略,推进全域旅游和文化体育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到202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 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5%;文化和旅游产业成为全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实现文化旅游就业人数10万以上,将城关区真正打造成为服务兰州、甘肃乃至西北地区的升级版旅游集成中心和智慧服务型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