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八坊十三巷:新理念催生西北新地标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康劲 时间/2019-06-24 10:10:23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不拆一间房,不搬一户人,不花群众一分钱”,甘肃临夏推行棚户区改造新模式——八坊十三巷:新理念催生西北新地标

“不拆一间房,不搬一户人,不花群众一分钱”,甘肃临夏推行棚户区改造新模式——八坊十三巷:新理念催生西北新地标

“不拆一间房,不搬一户人,不花群众一分钱,这样的棚户区改造能成功吗?”

“能!”——八坊十三巷用实践给出了清晰的答案。

这里,曾是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典型的棚户区、贫困区。在改造过程中,当地的干部群众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落实到一街一巷、一砖一瓦的改造中。4年多时间过去了,八坊十三巷脱去旧貌、换来新颜,昔日的“城中村”如今成为西北地区文化旅游的新地标。

走在八坊十三巷,一条条干净整洁的青石路和饱含历史文化韵味的街巷,与一幅幅展现各族人民生产生活的河州砖雕、一扇扇古色古香的彩绘门窗相映成景,让千年古城的文化肌理深刻而清晰,也让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这里得到弘扬和传承。

漫步长街,民俗馆、手工艺馆、人物故事馆与原汁原味的民族小吃、居民生活、市井风情和谐相融,生动诠释着传承与创新的新时代城镇发展主题。

告别“大拆建”“大搬迁”

现在的八坊十三巷,被各方游客评价为“最西北”“最甘肃”的民族特色景点。

可是,谁能想到,几年前这里却是典型的“城中村”、有名的贫困区——在0.41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居住着近2000户、8000多名各族群众,47%属于低保户,街道坑洼不平,民房东倒西歪,土墙斑驳裸露,路边垃圾成堆,红水河又臭又脏……

但是,八坊十三巷也有绵延千年的悠久历史。早在唐朝就有大食、波斯等国商人在八坊一带来往经商和定居,逐步形成了“围寺而居、围坊而商”的传统,诞生过融合回族砖雕、汉族木刻、藏族彩绘的独特建筑群,留存着许多茶马互市的历史遗迹。

2015年,八坊十三巷改造项目正式启动。也就在那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临夏州委也由此深刻地认识到,八坊十三巷的改造和发展也必须迈出新时代的步伐,彻底告别“大拆建”“大搬迁”的传统套路,走出一条“保护开放、文化融合”,彻底改变贫困落后面貌的棚户区改造新路。

从2016年开始,临夏州全力推动“不拆一间房,不搬一户人,不花群众一分钱”的改造新模式。临夏州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将泥泞不堪的道路变成步行砖道,把参差不齐的土墙变成了青砖浮雕,把淤泥堆积的红水河修成景观河。并以政府的低成本投入,撬动民间投资5亿多元,通过景点打造、品牌入驻,促进八坊十三巷内不动产迅速增值。原住居民通过销售旅游纪念品、经营自家院落等形式,拓宽增收致富的路子。

经过几年的努力,八坊十三巷成为适宜人居、观光旅游、产业发展的典范。景区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对《工人日报》记者介绍,去年,这里的旅游人数达到319万人次,旅游综合收益超过13亿元。今年以来,旅游人数更是呈现“井喷式”增长,截至“五一”,就超过300万人次,刷新多项收入纪录。

如今,八坊十三巷已经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西北民族建筑的博览园、多民族团结融合的大观园。商铺鼎盛的境况摘掉了八坊十三巷的“贫困帽子”。居民马炳山高兴地说,“以前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家会成为游客旅游观光的景点,年收入能达到十几万元。”

“留得住乡愁,记得住历史,看得见未来”

在八坊十三巷至今保留着1020份社区问卷,问卷中不是简单的勾勾划划,一页页密密麻麻的字迹,记录着当时“政府引导、多元化设计、一户一策、共商共建”的艰辛。

在历时1年半的时间里,规划设计人员和住地居民围绕着商铺、家门、墙面、屋檐、景观、亮化、绿化、美化等一项项交流商讨,同时,邀请社会各界人士深入探讨论证,从历史、商业、民俗、生活等多个角度系统地梳理八坊民俗文化的精髓,共绘老城区的未来发展蓝图。

八坊十三巷古街民居保护开发项目终于达成共识,重点打造出八坊民俗馆、手工艺馆、八坊人物故事馆,开辟了水系广场;同时,应用砖雕、木雕、铜雕、泥塑、彩绘等传统民族工艺,集中展现临夏特有的牡丹、葫芦、地毯、擀毡、美食、武术、花儿、文玩等多种文化元素。

八坊十三巷景区管理局负责人说:“随着改造工程的推进,我们更加认识到,这里的点点滴滴都在原汁原味地‘回放’历史,在延续城市记忆的同时,深入挖掘历史人文和民族民俗文化,让人们留得住乡愁,记得住历史,看得见未来。”

临夏州以“利民、近民、亲民”和“商业进院,景观进巷”的原则,从风貌、文化和商业三个层面逐一对十三条巷道进行定位,在保持街区原有总体格局和群众生活方式不变的前提下,进行文化主题改造,形成民俗馆、手工艺馆、人物故事馆、茶马司、小剧院、博物馆、非遗馆、科技规划馆、丝绸之路馆、河州书院,修缮保护了10多座古民居四合院。

结合“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八坊十三巷大力发展民俗文化产业,房屋变商铺、庭院变“农家乐”,引导1000多名原住居民在自家院落、左邻右舍创业就业,帮助他们打造特色美食店、工艺品店、饮品店、民族用品店等多种业态,以低成本、小投入,让更多的群众享受到改革发展的红利。

“工匠精神正成为八坊十三巷的一张名片”

临夏,古称河州,位于黄土高原的西南边缘和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的交接地带,是历史上沟通中原与青藏以及西域的重要纽带。八坊十三巷就在这种多元的地理环境和悠久的人文历史中逐步形成。

走进今天的八坊十三巷,一街一巷,一砖一瓦,都铭刻着精致的砖雕,甚至是摆放在角落的一张导览图、一件装饰物,仔细看去,都是精雕细琢的民族艺术品。漫步其间,不论是两步一家的非遗工艺馆,还是极具当地特色的美食店,都有着对细节、对品味精益求精的匠心传承。

“八坊十三巷不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内涵,也传承了古老河州大地生生不息的工匠精神。”临夏州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赵继贤说。

在八坊十三巷改造建设的同一时期,临夏州总工会联合有关部门从2017年起在当地开展了“河州工匠”的评选宣传活动,一批批曾活跃在八坊十三巷,在砖雕木雕、雕刻葫芦、彩绘刺绣、腰刀锻制等传统民族手工技艺方面的能工巧匠登上了领奖台。

3年来,临夏州总工会一方面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河州工匠”宣讲活动,让工匠精神、工匠事迹成为媒体持续不衰的热点、焦点;一方面,在八坊十三巷为常天平、沈占伟、杨星国、白正兵、苟学贤等多位“河州工匠”获得者、提名奖获得者设立“工匠工作室”。

“工匠精神正成为八坊十三巷的一张名片。”“河州工匠”获得者、蛋雕艺术家杨星国的微视频原创作品《河州蛋雕》一发布,短短一周时间,单条点击量超过7900万,点赞量537万……

“利用八坊十三巷这个展示平台,我们的八宝盖碗茶今年有望卖出5000万元的产值。”临夏州五一劳动奖章的获得者丁世俊,在临夏和厦门两地工会组织东西协作的支持下,当地农村开办了3家“扶贫车间”,通过在八坊十三巷建立的“八宝盖碗茶博物馆”,进行展示展销和电子商务,带领着60多位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走上了脱贫致富路。

近日,当地工会组织30多名“河州工匠”正在八坊十三巷拍摄快闪《我和我的祖国》,用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新时代旋律助力临夏州走向更加现代、开放、幸福的未来。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