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甘肃远道而来的“丝路孔道——甘肃文物菁华展”这些天正在国家博物馆举行,500余件精品文物是历年来甘肃省在国内举办的文物展览中文物数量最多、珍贵文物占比最高的一次大型展览。“澎湃新闻·古代艺术”带您走进展览的八个单元,细品展出文物。
曾在《国家宝藏》里大放异彩的“人头形器口彩陶瓶”、“驿使图画像砖”,绚丽多彩的马家窑彩陶,设色、线条均优美精细的画像砖,气派的彩绘木轺车,精雕细刻着一百余位人物形象的石雕佛传故事碑……这些难得一见的展品如今汇聚到了国家博物馆。
展览现场
从甘肃远道而来的“丝路孔道——甘肃文物菁华展”这些天在国家博物馆开展。展览以甘肃省博物馆藏品为主,共展出甘肃4个省直文博单位及11个市州38个文物收藏单位的精品文物516件(套),其中一级文物322件(套,含国宝7件)、二级文物94件(套)、三级文物42件(套),展览面积3000平方米,是历年来甘肃省在国内举办的文物展览中文物数量最多、珍贵文物占比最高的一次大型展览。
大地湾文化:文明的序曲
甘肃地处我国中原地区通往西北边疆的走廊形过渡地带,其西北直通中亚腹地,东部则为关陇核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考古发现的秦安大地湾文化,与中原地区的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以及东南沿海地区的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等诸多史前新石器文化并行发展。
继大地湾文化后,甘肃一带的先民们历经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辛店文化和沙井文化,创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彩陶文化体系,甘肃地区也因而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彩陶之乡”,绚丽多彩的马家窑彩陶更是代表了中国彩陶艺术的最高成就,被誉为“彩陶之冠”;不仅如此,距今5000年前的马家窑先民在中华大地上还率先开启了青铜铸造的先声,随后的齐家文化、辛店文化、四坝文化、沙井文化居民在吸收中原青铜文化、借鉴欧亚青铜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别具一格的甘肃青铜文化,甘肃因而成为中国青铜文化的萌生之地。
展览的第一部分为“文明序曲”,该单元就通过大地湾遗址出土早期旱作农作物粟、黍的炭化标本,早期彩陶以及陶片上的记事符号等,向观众呈现距今约8000年至5000年的大地湾文化,揭示其在早期中华文明起源中的作用与地位。
距今6500到6000年的大地湾二期文明 写实鱼纹陶盆
有的学者认为鱼是大地湾先民的图腾,也有学者认为由于鱼繁殖比较快,鱼纹寄托了先民对于繁衍后代的希望,鱼纹彩陶盆也是仰韶文化的代表性陶器,也是中国史前文化的象征和标志物之一。
早期陶器中的鱼纹都很写实,鱼唇向上翘起,张大的嘴中还能看到牙。后来牙的数量逐渐减少,鱼头也开始变长,鱼身呈三角形或长方形,而到最后,鱼的牙齿、眼睛全部消失。鱼纹也由自然界中真实的鱼,简化概括成概念化的鱼,并成为一种文化符号。
变体鱼纹彩陶钵
大地湾四期文化 距今5500到4900年的 尖底陶瓶
尖底陶瓶是大地湾先民常用的一种水器,造型奇特优美,瘦长的尖底可以直接插入土中,也方便取水用。
甘肃的彩陶文化:世界彩陶之冠
从大地湾一期文化之后,“中国彩陶之乡”甘肃又经历了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辛店文化和沙井文化等阶段,形成了独立的彩陶文化体系和完整的发展史,而甘肃出土的彩陶数量巨大、器型丰富、纹饰精美、工艺精湛,极具艺术性。其中尤以马家窑文化彩陶最为闻名,它代表了中国新石器时代彩陶艺术的高峰,在世界新石器时代彩陶艺术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被公认为世界“彩陶之冠”。
变形人面纹葫芦形彩陶瓶 仰韶文化半坡类型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陶瓶呈葫芦形,通体绘彩。葫芦上半部满黑彩,下半部绘一周三组“口”字形纹(宛若张开的嘴唇)及口唇纹图案,组成人面纹形状,并以点圆方格竖条纹分隔。构图严谨,图案繁复美观,是仰韶文化早期彩陶精品之作。
人头型彩陶瓶 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 秦安县博物馆藏
这件器物的器口陶塑人头,人脸表情非常憨直可爱,眼睛是雕空的小圆孔,但在眼睛的圆孔外面堆塑了一圈凸起的泥条,鼻子是微翘的三角体。
长颈双耳彩陶瓶与鲵鱼纹彩陶瓶 仰韶文化石岭下类型 甘肃省博物馆藏
鲵鱼纹是彩陶上流行的纹样。鲵鱼就是娃娃鱼,因有类人的特点,被先民当作神物绘制在彩陶上,多以“龙身人头”的形象出现,这也是人们心目中龙的形象。
仰韶文化之后,出现了马家窑文化,它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即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马厂类型。常见的纹样有旋纹、四大圆圈纹、变体神人纹等,这些图案纹饰大多与先民的自然崇拜有关。
对鸟纹彩陶壶 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
陶壶腹部两侧有对称双耳,通体施黑彩,壶颈部饰平行条纹,腹部绘两组展翅相对的变形鸟纹,其下为垂弧纹周鸟纹,这是中国早期彩陶上最常见、应运最广泛的纹饰。这一图案富于变化,种类繁多,其形象也经历了从写实到简化变体的过程。
锯齿漩涡纹彩陶鼓 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
半山锯齿旋涡纹彩陶鼓为泥质橙黄陶。鼓体采用泥条盘筑法经慢轮修胎制成,共分三部分,即喇叭形口、中筒和曲颈小口。施彩较满,在曲颈小口内沿以连弧纹装饰,外壁饰黑彩网格纹;中筒及喇叭形口壁均以黑、红彩间绘平行锯齿纹和漩涡锯齿纹。从鼓体表面的施彩部位和乳钉的设置看,该鼓应为单面鼓。
鼓是最早出现的打击乐器之一,是原始艺术发展的主要标志之一。鼓可以是民间的欢庆锣鼓,也可入庙堂祭祀和宫廷宴集。雄壮的鼓声紧紧伴随着人类,从蛮荒一步步走向文明。
四坝文化、沙井文化
彩陶马家窑文化在马厂类型时期传到河西走廊西部,四坝文化随之悄然兴起。考古表明,四坝文化内涵丰富、独具特色,是河西走廊最重要的一支含有大量彩陶的青铜文化。彩陶器形奇特多样,色彩浓重,以四耳带盖罐、腹耳壶为代表性器物。
四坝文化主要分布在甘肃省河西走廊中西部地区,东起山丹,西至安西以及新疆东部哈密盆地一带。目前,火烧沟遗址有4个碳测数据,东灰山遗址有1个数据,年代约为距今3900年—3400年。相当于夏代晚期和商代早期。
此外,四坝文化彩陶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格,蜥蜴、犬、羊、鹿等动物纹样直观地表达了河西走廊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生活气息,沙井文化是甘肃境内年代最晚的一支含有少量彩陶的青铜文化,年代约为西周至战国时期。陶器以夹砂红陶为主,且多无纹饰。研究显示,沙井文化属于河西走廊东部的一支地方性文化,但发展过程中也受到北方草原文化和渭河上游文化的影响。沙井文化彩陶被称为“甘肃彩陶文化的绝响”。沙井文化之后甘肃彩陶文化逐渐消失。
这件十分可爱的人形彩陶罐就是四坝文化的代表
这件陶罐,与人们通常印象中的彩陶有很大的区别,它塑造成一个男人站立的样子,这位男子身着短上衣,下着长裤,双手好像插在裤兜里一样,形成陶罐的双耳,最特别的就是他脚上的鞋,看上去完全是一双现代的高腰靴子,而且脚型巨大。陶男子的装束可能代表了当时的流行风尚,人体中空可以盛水。
鹰形彩陶壶 四坝文化
狩猎纹彩陶罐(局部) 辛店文化
展览的第三单元为“青铜之路”,该单元从约5000年前的马家窑文化林家遗址出土的青铜刀开始,到甘肃境内最晚的青铜文化——沙井文化为止,全面呈现河陇早期青铜文化发展的面貌:河陇青铜文化受到中原青铜文化和欧亚草原地区考古学文化的双重影响,这也决定了甘肃青铜文化的独特性,即既保有商周中原青铜器的基本特征,又融有域外青铜器文化的独特风貌。
人面柄首青铜铜匕 辛店文化
嵌绿松石铜壶 战国
第四单元为“嬴秦摇篮”,讲述早期秦人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与戎之间密切交往,既和睦共处,又有碰撞竞争,加速了两大族群间的交流与融合的历史。西戎文化为早期秦文化注入了活力,也加速了早期秦文化趋向稳定与成熟。秦人力量不断壮大,威服百戎,锐意经营关中,虎视列国,逐鹿中原,最终实现了对华夏的统一。
青铜敦 战国
魏晋墓出土画像砖:真实再现彼时人类生活
展览的第五单元和第六单元更为精彩。第五单元为“千里走廊”,介绍汉武帝时期河西归汉后,汉廷对河西走廊的开发与经营,在移民屯垦实边的举措下,河西地区农业得到了较大发展,逐渐形成“农牧并序”的发展格局。
西晋“永嘉之乱”后随着大量中原民众的迁入,他们带来“二牛抬杠”、大型铁犁铧等先进农耕技术与工具,促进了河西走廊农业的发展。敦煌、嘉峪关、酒泉和张掖高台等地魏晋墓出土的壁画砖上描绘的牛耕图、播种图、扬场图等正是对河西走廊农业发展的真实写照。该单元重点展品有汉代《仪礼》简、《建武三年侯粟君责寇恩事》简、彩绘漆木鸠杖、“白马作”毛笔、彩绘木轺车、陶楼院等,魏晋二牛耕地图壁画砖、六簙图彩绘墓室砖、铜獬豸等。
彩绘木轺车
轺车是汉代常见的一种乘用车,多用于官吏出行和王命宣达。史载:“一马日轺车,二马曰轺传”,常见的木轺车多为单马驾辕,系官吏乘用车驾。根据汉代车舆制度,伞盖的颜色是划分轺车(传)等级的依据之一。二百石以下的官员用白布盖,三百石以上的用黑布盖,千石以上的用黑缯盖,王用青盖,皇帝则用羽盖。此木轺车主要由车舆、伞盖、御奴和辕马等部组成。根据汉代车舆制度,其乘用者(墓主人)当为六百石至千石的官吏。此木轺车是迄今为止全国发现的最大的一套,规格接近真实车辆。造型古拙浑厚,局部刻画精细,并施红、白、黑三色彩,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平。
彩绘木鸠杖 西汉(公元前202—公元8年)
汉武帝时颁布了一系列赡养、扶助和尊重老人的尊老制度。“七十赐王杖”之制便是其中之一。王杖,俗称鸠杖,因杖首安装有圆雕鸠鸟形象而得名。“鸠者不噎之鸟也”,装饰在王杖之上,意在“欲老人不噎”。
此件木鸠杖的杖端以母卯镶一木鸠,口含食粒,鸠身以白粉作底,以黑、红二彩绘出羽毛。杖杄粗细均匀,光滑结实。出土时平置在棺盖上,鸠鸟在棺首一侧。在河西走廊汉墓中出土了为数较多的木鸠杖,此件是最长、保存最完整的一件。
这两个单元里很值得关注的是众多画像砖的展陈。
彩绘帐居图壁画砖
上图为墓室壁画砖。图上用墨线勾勒出穹庐的结构,再用红彩涂饰,以示用布或丝织物做成的帐围。帐内绘一男子和一女仆,男子头戴巾帻、身着皂袍盘坐于榻上,正欲接过女仆手里盘中的食物。画面展现了一幅墓主人身前帐居的情景。有趣的是,墓主人为汉人装束,却稳坐在少数民族的毡帐内用餐。通过这个画面,对魏晋十六国时期河西地方社会各民族之间的融合程度可窥一斑。
彩绘车马出行图壁画砖
这块画像砖里的马似乎受到了惊吓,正在奋蹄奔驰,主人微露出惊恐状,驭马者手挽缰绳,身体后仰。
彩绘西王母画像砖
彩绘宴乐图壁画砖
墓室壁画砖。砖饰白底,图绘九个头挽高髻、着交领长服的人物正在一同宴饮的场景。其中左侧两人当为墓主人夫妇,四人面向墓主人跪坐一圈,正中上方男子正在弹奏阮,一男一女两名舞者应声翩翩起舞。右下角有侍者正在向一女子递送食物。在画面中间放一三足案,案上放一釜形食器。汉晋时期,河西走廊形成多民族杂居的局面。受少数民族能歌善舞特性的影响,舞蹈、音乐也成为迁居于此的中原人宴会上不可缺少的内容。此砖描绘的是墓主人身前与友人们歌舞宴乐的情景。
丝路交响与佛陀之路
展览第七单元为“丝路交响”。该单元通过大量文物,展示在漫长的汉唐甘肃丝绸之路上,“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这一部分展出许多胡人俑的形象,以及与马有关的画像砖。
胡人俑
胡人俑
三彩镇墓兽 唐墓中出土了很多这样造型奇特诡异的镇墓兽(狮子形状,带翅膀)很可能吸收了西方造型元素的影响。
墓室壁画砖,绘以马的形象。
墓室壁画砖。以朱红色勾勒边框,图绘家丁备马出行的场景。图中一男子牵匹体型巨大、健硕的马,后跟一条黑色细猎犬。马鞍、猎犬皆已备好,只待主人起身跨马,一同去打猎。画者用富有弹性的圆弧线,寥寥数笔即勾勒出骏马高大健硕的形象,展现了笔墨线条的丰富表现力。
展览第八单元为“佛陀之路”,佛教东传,自敦煌至秦州(今天水)沿途佛教石窟星罗棋布,形成了一条佛陀之路。著名者有河西敦煌莫高窟、榆林窟、文殊山石窟、马蹄寺石窟、天梯山石窟;陇中炳灵寺石窟、庆阳北石窟寺;陇东麦积山石窟、水帘洞石窟、木梯寺石窟等。通过大量佛造像、经卷等文物,向观众介绍汉魏晋唐时期佛教东传过程中在甘肃地区形成的不同面貌。
三层石造像塔
石雕佛传故事碑
本次展览很重要的人头形器口彩陶瓶因“公务繁忙”只展出了二十天,目前已经撤陈。
人头形器口彩陶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