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嘉峪关魏晋壁画墓:回溯河西桑麻翳野的诗意图景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时间/2019-07-03 10:25:02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古丝绸路上的河西走廊,历史上不仅是丝绸流播的通道,而且其本身还曾有过发达的桑蚕生产。尽管今日河西各地早已与桑蚕无缘,但嘉峪关新城魏晋墓中关于采桑的壁画砖却表明,河西的桑蚕丝织业始于两汉,发展于魏晋,兴盛于隋唐,只是在宋元以后渐渐衰落。

360截图20190703102121510

古丝绸路上的河西走廊,历史上不仅是丝绸流播的通道,而且其本身还曾有过发达的桑蚕生产。尽管今日河西各地早已与桑蚕无缘,但嘉峪关新城魏晋墓中关于采桑的壁画砖却表明,河西的桑蚕丝织业始于两汉,发展于魏晋,兴盛于隋唐,只是在宋元以后渐渐衰落。

1粗粝的土地下面,是“世界最大的地下画廊”

五月,嘉峪关市。记者没有去看巍峨雄立的关楼,而是直接去往新城镇和酒泉市果园镇之间的一片碎石满地的戈壁滩。地形缓缓起伏着,一座座馒头般隆起的小土包密密匝匝地映入眼帘,一眼望不到边。

谁会知道在这近13平方公里,粗粝的土地下面,竟然隐藏着一个惊世的秘密。

当地文友说,这片戈壁滩分布着1400余座魏晋时期的墓葬,从一些已考古发掘的古墓中发现了数量庞大的壁画砖,似乎在那些灵魂的居所里,逝者不甘于寂寞长眠,他们仍然在用热烈的色彩线条说话,向后世的人们展示着1700多年前,河西走廊古丝路的详尽风貌。

壁画砖独有的艺术魅力,为嘉峪关魏晋壁画墓赢得了“世界最大的地下画廊”的称号。这些壁画砖砖面用白粉涂底,丹砂饰边,中间用墨色、丹砂作画,运用中国传统的线描笔墨技法,以形写神,形象生动感人,参访者无不为那些无名的民间画师高超的技艺倾倒。

嘉峪关魏晋壁画墓是“果园——新城魏晋墓群”的一部分,早在2001年,该墓群就成为国务院公布的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向公众开放的6号墓壁画内容丰富,很具有代表性。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入室参观。6号墓含有三间地下墓室,最外面的是“庭院”墓室,画砖上呈现的是户外生活的主题,充满田园牧歌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农耕、狩猎、养殖、采桑、酿造、宴饮、庖厨、烤肉……

中间的是“客厅”墓室。聚焦的是男女主人公生活中的风雅时尚的生活品质,盛装出行、恣意宴乐、悠闲抚琴、舒曼舞蹈,贵族气息扑面而来。里面的“卧室”画砖的表现手法变得含蓄收束,丝绸、布匹的意象让人想到了中国古代“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生活。

整个壁画砖几乎描述了墓主人的一生,汉代至魏晋时期,人们一向有“视死如生”的观念,于是工匠们在坟墓中营造了一种在另一个世界丰衣足食的生活氛围,他们的艺术灵感显然来自于真实的生活。魏晋时期,河西地区远离中原战乱,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成为乱世难得的避险地。

2“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6号墓东壁的《采桑护桑图》壁画砖,引起了记者强烈的兴趣。只听说在甘肃的陇南、天水一带,自古以来有“绿叶银丝”的桑蚕业孑遗,在河西苍茫的大地上,何以有这样诗意的图景?

然而画面确证无疑描绘的是一棵亭亭如盖的桑树,它的叶片用最浓烈的笔墨一顿一顿绘就,桑树下婀娜贤淑的女子提篮采桑,英俊年少的男子在树的另一侧,拉弓射箭,是在保护桑林还是在守护自己的意中人?

采桑的美人垂发至项,短衣窄袖赤足,一旁的长发男子上着红兜兜,弯弓欲射状,显得粗犷豪迈,他们的服饰似乎接近游牧民族。按照《晋书·西域传》记载:“(龟兹)男女皆剪发,垂项。”莫非他们来自当时居住在酒泉一带的“五胡”民族?

这幅《采桑护桑图》中再加上其他壁画中频繁出现的丝束、布锦图更是让人想到张籍著名的《凉州词》:“边城暮雨雁飞低,l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不仅仅是6号墓的壁画砖上有采桑的内容,听工作人员说,在其他的墓室里也发现类似的图案,有的甚至还更精美。

5号墓,是一座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大型壁画墓葬,分前后两室,前室四壁彩绘通栏壁画,其中墓室北壁绘有一幅大型《采桑图》,彩绘桑树三株,其间有五位采桑女,着赭石色或素色袿衣,腰系裙,手提篮,作采桑状,姿态各异。后室后壁绘有成捆成批绢帛、丝的图案。

1993年,在当时的果园乡西沟村发掘的7座魏晋时期墓葬,壁画里也有大量的采桑护桑、育蚕的内容:有表现院墙之内桑树林立、枝叶茂密、桑葚累累的《桑园图》;有手持棍棒、弯弓射猎表现护林的《驱鸟护桑图》;还有表现女子手提篮子采撷桑叶、桑葚的《采桑图》。其中,西沟4号魏晋墓有一幅《护桑育蚕图》,一女子端坐穹窿帐内,帐外桑林葱郁茂密,护桑者安静祥和,形态自如。嘉峪关新城4号西晋壁画墓中,有一幅《驱鸟护桑图》,绘画一桑园,建有高大围墙,开双扇门,园内桑叶茂盛,一鸟在园林上空飞旋,一童持棍驱赶……

3 河西一带,曾有“桑麻翳野”的盛况

那么,酒泉地区什么时候出现桑树种植?种植缘由是什么?这里的光热、水土适合桑树生长吗?

让我们从自然地理、历史典籍中寻找相关的答案:

河西走廊的主要地貌有戈壁沙漠、荒漠草原和天然绿洲等,其中戈壁沙漠呈连续性分布,而荒漠草原和天然绿洲则在戈壁沙漠内呈非连续性分片分布。

虽然河西总的气候特征是干燥、少雨,但各天然绿洲的水源大多来自南部祁连山区冰雪融水和山地所降雨水,还有少量来自冲积扇边缘出露的泉水,具备宜农、宜牧、宜林的天然条件。汉魏时期,定居人口不断增加,耕地面积不断扩大,水利灌溉设施的不断完善,发展农牧以外其他产业的条件逐步成熟,为酒泉地区养蚕业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公元前121年-前111年,西汉政府先后在河西设立了张掖、武威、酒泉、敦煌四郡。从此,酒泉地区有了正式的地方行政建制,正式纳入中央政权的管辖范围。

在两汉400多年的经营开发中,汉政府为了巩固边防,实施流民迁徙和戍边屯田战略, 中原一带的流民迁入河西地区。按照《史记·大宛列传》记载,仅仅在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汉军第二次伐大宛,武帝曾“益发戍甲卒十八万酒泉、张掖北,置居延、休屠以卫酒泉”,可见西移人口数量之庞大。

魏晋时期仍然如此。迁徙过来的内地人员和流民带来了植桑、养蚕、缫丝和织锦技术,这一产业也就自然而然地兴起了,既解决了当地居民生活需求的缫丝织衣问题,又增加了生产生活需求的经济收入渠道。

《晋书·张天锡传》还记载了一则有趣的故事:“会稽王道子尝问其西土所出,天锡应声曰:‘桑葚甜甘,鸱鸮革响,乳酪养性,人无妒心。’”王道子自视名士,盛气凌人,曾在前凉时据河西割据为王的张天锡,那也是不卑不亢,在对答中他将桑葚视为河西第一出产,可见当时种植桑树已经比较普遍。

魏晋壁画墓中所描绘的有关桑园、采桑、缫丝的大量画面,反映了这一时期河西桑蚕业曾有“闾阎相望,桑麻翳野”的盛况。

从考古发现和相关文献资料表明,河西的桑蚕丝织业始于两汉,发展于魏晋,兴盛于隋唐。在宋元以后河西的桑蚕业走向衰落,但居住在这里的各族人民通过辛勤劳作创造了桑蚕业发展的辉煌,为丝绸之路的兴盛,中西文化经济的交流传播做出的贡献却永远不会磨灭。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