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小学生清明“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教育活动 李超摄
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在职业外为满足自身精神文化需要而采取的文化行为,其受众面最广、群众参与度最高,对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影响最大。10日,记者从兰州市文化馆了解到,截至目前,我市群众自发文艺团队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95支优秀队伍遍撒城乡大地,1至6月期间就已成功组织举办惠民展示展演活动70余场,观看市民人数达到了27万余人,为广大兰州百姓享受优质文化生活搭建起了广阔、优质的平台。
群文精品弘扬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中国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每逢佳节到来时,我市群众文化团队都凭借着自身具备的亲民性、普及性,在弘扬传统文化方面发挥出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庙会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传统民俗活动。在兰州,一年一度的文化春节庙会已成为了广大市民春节期间不可或缺的休闲娱乐生活组成部分,至今已连续举办了17年。市委、市政府每年举办春节文化庙会就是为广大市民营造欢乐祥和的新春节日氛围,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动我市文化事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新年擂鼓送玉犬,盛世歌舞迎金猪。”在今年的春节庙会上,各类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每天上演秧歌、旱船、舞狮等社火表演,太平鼓、高高跷、军傩等非遗项目展演,尤其是兰州市群众文艺团队的优秀节目更是在“街坊邻居”之间的推拉弹唱中赢得了热烈地掌声,也成功的挑起了文化惠民活动的大梁。
“在第十七届兰州市春节文化庙会上,我们共组织了24场精彩地演出,每场都有近万人汇聚现场,前后共有近20万人次观看了演出。”市文化馆馆长杜义军自豪地告诉记者:“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地域文化是一个城市非常重要的任务。一年一度的文化庙会活动里,在百姓的自娱自乐、欢天喜地中,轻松、自然的将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民间文化融入到了群众文化的创作和表演中,这使得优秀民间文化的教育普及活动融入在了悄然不觉中,令我们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焕发出新的光彩。”
每逢佳节文化大餐赏不停
4月3日下午,在七里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伴随这红色故事《那段难忘的长征岁月》的深情讲述,2019年中小学生清明“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教育活动正式拉开序幕。现场,老中青三代人先后登台为孩子们叙述着清明节的由来,讲述了令人热血沸腾的革命故事。
期间,诗朗诵情景表演、舞蹈、合唱等形式多样,通俗易懂的清明节民俗、红色文化内涵及家国情怀引起了孩子们的极大兴趣。学生们以制作风筝与实景演出、朗诵红色诗歌、新时代好少年宣讲等相结合的方式,发自内心的感受着清明祭英烈、弘扬红色基因的深刻主题。全市共有中小学生及家长代表600多人参加了活动。
6月6日上午,由兰州市文旅局主办,兰州市文化馆承办的“我们的节日·端午——”邻里守望·情暖金城“兰州市群众文艺展演活动”在黄河岸边亲水台文化广场火热举行。兰州千姿俏城关区文化馆百合花舞蹈队、兰州新竹艺术团、安宁区长风艺术团等8支在兰州市群众自发文艺团队评审定级中涌现出的优秀团体盛装出场,为广大市民呈献了《黄河颂》《琴韵》《彩陶韵》等赏心悦目的的文艺节目。
市文化馆副馆长方军虎说:“上半年,为了让广大市民享受到有内涵、有品位、有回味的休闲文化生活,我们先后在清明节、端午节、五一劳动节等节日到来之际组织了4场主题鲜明的惠民演出,近两万人带着愉悦的心情参与到活动中。把握住这样的时间节点,既为市民奉献了精彩的文艺节目,更在寓教于乐中普及了传统节日的丰富知识,可谓是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之。”
精彩节目进社区、进乡村
为进一步营造浓厚的文明创建氛围,活跃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文化馆还始终坚持将公共文化服务的触角放到最基层。今年以来,馆里先后组织送文化下乡进社区十多场,共有近万人放下手中的农活,停下匆忙的工作脚步,去享受了文化对心灵的浸润。这些送文化下乡、群众舞台展演、书画展、送春联等活动,将丰富的文化享受送到群众家门口。
在五泉街道禄家巷社区,多位艺术家、书法家现场挥毫泼墨,为社区居民送上了饱含着浓浓墨香的书画作品,让传统文化的种子在最基层生根发芽,得到了社区群众的热烈欢迎和好评。参加活动的书法家们表示,活动十分接地气,在愉快的氛围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了进一步发扬光大,这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在皋兰县什川镇北庄村,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把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结合起来,和基层文艺工作者共同为当地群众奉献了一道“文化大餐”,千余名群众被舞台上的真情表演深深打动。村民们纷纷表示:“这样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充实了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能在家门口看到这样精彩的文艺节目,而且还领到了书法家们书写的春联,确实送福送到了家,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杜义军说:“通过进社区、深入基层、文化下乡等方式,我们把活动送进广袤的乡村,以歌舞、曲艺、戏剧小品等形式向村民朋友宣传精准扶贫相关政策,引导和激励贫困群众致富奔小康,缩小城乡精神文化差距,使广大群众能够共享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成果。这些活动积极的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面向基层、服务群众,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新需求、新期待,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金城非遗精彩亮相受好评
丝绸之路三千里,华夏文明八千年。不久前,一场以西北五省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焦点的“丝路记忆”宣传展示活动在敦煌启幕,内容之丰富、时间之持久,在西北地区尚属首次。这一次,甘肃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西北五省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集结敦煌,尽展丝绸之路沿线省区市灿烂非遗魅力。
期间,在兰州专场演出中,鼓子曲、苦水木偶戏等非遗节目,给广大观众带来了不一样的震撼。演出中,“兰州鼓子”上演《草船借箭》《万寿无疆》《会友》,苦水木偶戏演的是《走雪》《杀庙》《二进宫》《黑叮本》等选段。其中,《万寿无疆》的唱词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祈愿和祝颂,尤其,把亲人的健康长寿与自然界的江河湖海相比,与传说中王母娘娘的寿命相比,充分体现了孝悌精神,赢得了阵阵热烈地掌声。木偶虽然没有面部表情,全凭形体动作来表现,但是不论提袍甩袖、吹胡瞪眼,还是耍刀弄枪、翻转武打,动作灵活干净、表演娴熟利落,受到了广大观众的阵阵好评。
“在这场首屈一指的非遗展示展演活动中,我们共奉献了34场高水准的演出,吸引了近10万人观看,极大地提升了兰州非遗文化的对外知名度。”杜义军感慨地说:“这一切成绩,都和近年来我市群众自发文艺团队的蓬勃发展是离不开的,各种形式的文艺活动不仅将馆内的资源充分的利用了起来,更吸引了让更多的文艺人才加入到文化惠民的队伍之中。下一步,我们不仅要通过‘送戏下乡’、‘文艺进社区’等形式,将群众文化产品送到群众家门口,还要进一步创新活动载体,吸引老中青幼各年龄层次、职业群体、本地居民和外来人员参与到活动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