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甘肃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日臻完善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李超 时间/2019-08-30 09:41:59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28日记者获悉,根据甘肃省“十三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的要求,我省将于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图书馆自学室备受市民青睐

省图书馆定期为农民工朋友赠送书籍

28日记者获悉,根据甘肃省“十三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的要求,我省将于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目前,经过数年来坚持不懈地加大投入力度、创新内容与方式,我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已呈现出蓬勃发展、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良好态势。

多管齐下形成多元化保障体系

近年来,甘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和《公共图书馆法》等,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管理改革,促进服务创新,公共文化均等化、标准化水平不断提高。

2015年以来,相关部门整合了原省级文体传媒、宣传文化等专项资金1.44亿元,用于补助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乡镇综合文化站达标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中央财政每年支持8亿元,省财政配套0.6亿元,保障了各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纪念馆等的免费开放。

14个市州、86个县(市、区)财政还设立经费34亿元,保障了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服务管理运行和文化产品供给。特别是全省各类社会资本投入公共文化领域资金达到8.42亿,极大的加强了对文化类社会组织的扶持和管理,引导社会文化组织提供公益性文化服务200余场次,形成了公共文化投入保障、产品供给、服务运行的多元化保障体系。

五级文化设施网络基本健全

近年来,我省各级相关部门始终坚持把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摆上重要日程、列入财政预算,认真贯彻《甘肃省“十三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扎实推进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

截至目前,全省乡镇综合文化站平均每站室内面积达到393平方米,高于国家最低标准;室外面积平均每站达到1800平方米,行政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室内面积达到60平方米,室外面积达到2000平方米,居民常住人口人均占有文化场所0.26平方米。全省建成文化馆总分馆476个、图书馆总分馆520个。

同时,在省图书馆和14个市(州)、甘肃矿区图书馆、2个市级少儿图书馆建成了数字图书馆,所有县级图书馆、1351个乡镇(街道、社区)和部分村文化活动室建成了文化信息共享服务点,电子阅览室覆盖到了1228个乡镇和55%的街道综合文化站和社区文化中心,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基本完善。

与此同时,各级政府深入推进简政放权,通过项目补贴等多种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捐助设施设备、兴办实体、资助项目等参与公共文化建设。如:酒泉市吸引种植大户,投资38万元修建了玉门市柳河乡蘑菇滩村多功能文化广场和文化室;金昌市推动公共文化机构与民营企业合作,委托社会力量管理运营,在基层社区建起了多个“城市书吧”,为群众提供免费图书阅读服务。

公共文化资源配置趋于均衡

按照“补短板、强弱项、保基本”的要求,我省重点面向贫困地区、革命老区、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了文化惠民项目,优化资源配置,满足基本文化需求,促进公共文化均等化发展。期间,已为全省4635个贫困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配送了文化、广播、体育器材等设备,完成了15954个行政村、1224个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任务,全省23.1%的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实现了手机终端无线信号覆盖。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酒泉市所辖89个边远牧区乡镇、村,还建成了“边疆万里数字文化长廊”,极大地丰富了贫困乡村、边远山区、牧区文化资源,拉小了区域、城乡之间的差距,有效推动了公共文化均衡发展。

综合文化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近年来,围绕建设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这个基本任务,各级相关部门健全了部门之间的协调议事、统筹规划、信息反馈等制度,建立了工作任务协同化、资源配置最优化、服务管理集约化的协调推进机制,指导基层文化阵地广泛开展读书演讲、乡村春晚、卫生健康咨询等多种形式的服务,吸收了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层次、不同爱好的广大群众参与。

如酒泉市、天水市等地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为村民举办文学作品展、演讲比赛、道德讲堂等活动,群众参与度极高;定西市、庆阳市、张掖市等还组织民间文化艺人创作刺绣、剪纸、雕塑、书画等艺术作品,办起了民俗文化陈列馆(室)、艺术馆(室)、书画展览馆(室),内容十分丰富。

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每年可举办读书演讲、科技普及、道德讲堂、体育赛事、党员培训等活动达5万余场次,每年开展书画、摄影、剪纸等艺术展览活动达7万余场次,有力地推动了基层文化服务由过去单一的“唱歌跳舞”向综合优质服务的功能转变。

群众文化艺术生活更加丰富

为了推动各级政府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目录,我省各级各类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还建立了诸多公共文化服务项目,采取“群众点单、政府买单”的方式,按照群众文化需求,积极组织文化服务机构以“文艺轻骑兵”、“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百姓文化广场惠民演出月”、“漂流图书”、“文化进村入户暖心工程”服务活动等主要载体,创新服务形式,拓展服务渠道。

近年来,全省专业院团开展公益演出年均达到2100多场,年均服务群众达188万多人次,各级文化馆、文化站举办文化艺术展演培训年均达到1.8万余场次,年均服务群众达到1000多万人次。

群众文艺创作活力得到激发,“下里巴人”、“草根”明星自己演自己的文艺作品层出不穷。如酒泉市肃州区银达镇银达村农民自编自演的小陇剧《摔罐》《洞房花烛夜》等文艺作品,分别获得全国群星奖银奖和省曲艺大奖赛优秀奖。

此外,各级图书馆图书文献外借年均达660多万册,组织各类知识讲座、读书演讲、培训展览年均达2000余场次,网站点击量年均达530多万人次,服务群众年均达770多万人次,极大丰富了群众的文化产品,树立了文旅行业良好的窗口形象。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