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在甘肃省广河县齐家坪发现一处史前文化遗址,后经考古研究证实,该遗址属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4050年~3850年左右,大体与中原的夏王朝相当。
该史前文化遗存以甘肃为中心广泛分布,涉及范围达几十万平方公里,是中国西北地区一支具有特殊价值的考古学文化,对探索中华文明形成与早期发展最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由于该文化遗址最初发现于广河县齐家坪,因此被称为“齐家文化”。
齐家文化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遗存了为数众多、特色鲜明的古代玉器。
其玉器内涵之丰富,品种之繁多,工艺之精美,在中国史前玉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与红山文化玉器、良渚文化玉器,并称为我国三大古玉系列。
通过矿物学鉴定,齐家文化玉器所用原料多为透闪石质玉石,此外还有一部分蛇纹石、天河石等等。
我们知道,在原始社会新石器时期,受当时生产力水平制约,古人制作玉器的玉料来源,大多以“就近取材”或“就地取材”的方式为主。
那么问题来了,距今4000多年的齐家文化玉器,其玉石原料究竟来自何方?如果说该玉料属于“就近取材”或“就地取材”,那么甘肃真的出产透闪石质玉石吗?
随着齐家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历史考古学界对齐家文化玉器进行了寻根溯源。
2011年,甘肃省文物考古所对肃北县马鬃山镇的一处玉矿遗址进行了调查和发掘。最终确定该遗址的年代为战国至汉代,是中国已发现的最古老的玉矿遗存。
马鬃山玉矿遗址的发现,印证了此处玉料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被开采利用。
无独有偶,甘肃省临洮县峡口镇的马衔山也发现了玉矿,玉矿位于峡口镇政府北约9公里处,南西距茨泉子萤石矿点3.5公里。峡口镇这个地方每年夏秋时节山洪暴雨过后就有黄绿色玉石籽冲到地面上来,多年以前当地百姓常常在河道上捡拾大小不一的玉料。
通过甘肃透闪石玉矿的相继发现,沉封4000多年的齐家文化玉器之迷终于解开。
甘肃透闪石玉的主要特征为:矿物成分主要为阳起石和透闪石,颜色绿--黄绿色,摩氏硬度6--7度,分山料和水料,但块度都不大,一般块度为15--30cm。
甘肃透闪石玉当中透闪石含量最高者在80%左右,内部为毛毡交织结构,油脂性强。
大部分不透明,主要色调有浅绿、墨绿、青黄、黄、灰白、白、青花等,质量最佳者为韭黄、鸡油黄、白色及透明度较高的玉料。
甘肃透闪石玉通常泛有大面积糖色,此为三氧化二铁溶液渗透侵染所致,玉质内还多散布有饴糖色、黑色的藻丝状纹理(俗称“蚂蚁脚”、“松枝沁”),玉料外表多包裹一层白色或黄色风化皮。
通过研究与比对,甘肃透闪石玉的这些矿物特征,与齐家文化玉器的玉料特征完全吻合,因此可以证实,齐家文化玉器所使用的玉石原料正是产自本文化区域内的甘肃透闪石玉。
从现有的考古资料来看,史前文化时期至汉代,有不少玉器的质地与目前发现的甘肃透闪石玉有着惊人的相似。
因此我们可以推测,位于我国黄河上游的甘肃地区,在历史上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曾是重要的玉石产区,而今天的“甘肃玉”则是西北地区史前文化,以及商代、西周、春秋战国,乃至汉代玉器的主要玉料之一。
同时可以肯定,甘肃地区在古代除马衔山、马鬃山之外,肯定还有更多的透闪石玉矿存在,只不过由于玉矿储量有限,加之早期大规模开采,导致这些玉矿资源枯竭,最终被废弃,至今尚未被发现。
这也就合理地解释了为何汉代之后,基本不再使用甘肃透闪石玉来制作玉器。
按照现代宝玉石命名标准,主要由透闪石矿物组成的玉石被统称为“和田玉”。
换句话说,只要主要矿物成分由透闪石组成的玉石,都是“和田玉”。
那么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甘肃玉其实就是和田玉呢?
很遗憾,不能。
因为在国标《珠宝玉石名称》(GB/T16552-2003)中,虽然将主要成分为透闪石组成的矿物统称为“和田玉”,但同时对矿物中透闪石含量有着明确的要求。
即透闪石含量必须达到95%以上的天然矿物,才能称之为“和田玉”。
而甘肃玉料中的透闪石含量为80%,虽然其中一些优质玉料的透闪石含量能够达标,但普遍来看却明显偏低。
因此,尽管甘肃玉料主要矿物成分为透闪石、阳起石,但严谨地说却并不能称为“和田玉”。
事实上,今天的马衔山和马鬃山仍然在出产透闪石玉料,但由于产量较低,体量也不是很大,工艺价值较低,所以受重视程度不大。
由于目前发现的甘肃透闪石玉矿主要分布在马鬃山和马衔山,因此民间又将甘肃透闪石玉称为“二马料”。
事实上,甘肃闪石玉不仅现在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早在新石器乃至商周战汉时期,甘肃玉料对中国玉器的巨大贡献更是功不可没,其影响力甚至波及当时中原王朝。
今天在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就曾出土过大量特征鲜明的甘肃玉料,在此后的西周战汉时期,甘肃玉料的身影更是颇颇出现。
这说明自文化时期至先秦迄汉,甘肃玉料是当时玉器的主要原料之一,其规模与产量在当时甚至可以与“昆仑玉”、“岫岩玉”分庭抗礼,其影响力与同时期其他玉料处于伯仲之间、不相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