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持续时间接近三百年的唐代,新开的石窟寺的数量不足二百五十个。而在隋朝短短的三十七年里,却多达一百一十个,可见隋代的石窟寺营建是多么繁盛。
我们参观的第一个隋窟是第420窟。窟内壁画的用笔,与魏窟的并无太大区别,但人物画像的眼睛和鼻子已不再变成白色了。脸上黑乎乎的,这倒不是画工笔法的问题,而是颜料发生了化学变化。 南北壁上密密麻麻地排列着千佛,而洞窟内的看点大概就是天井的壁画了。在窟顶,《法华经变》画满墙面。 正面即西墙上有佛的塑像。比起本尊,反倒是佛弟子迦叶的表情更动人。塑像似乎告诉我们,迦叶在经历了人生的各种苦难之后,终于达到了“悟”的境界。
迦叶像的右胸裸露,我们可以从其瘦薄的胸部,隐约地看到肋骨。他可不是为了向别人炫耀才故显消瘦的。迦叶身上穿着黑白红格子的衣服,其色调之深,仿佛浓缩了修行者所历经的千辛万苦。 与佛弟子迦叶相比,前面站立着的众菩萨则给人一种天真无邪的感觉。这种天真无邪,表现在他们整齐并立的双脚上。 似乎与人生苦恼完全无缘的菩萨、代表了人生苦恼的佛弟子——让这两者前后站立,当时创作者是不是特意考虑了这种对比效果呢?
隋代的佛像,其头部为身体的五分之一,这种比例会产生一种稳定感,同时佛像本身还具有亲切感。这些佛像没有被后人修补过,实在是万幸。我对着正面的墙,右边的墙面上画着维摩,左边的墙面上画着文殊。人物黑色的脸上没有魏窟壁画那种白线,看上去像极了剪影画。 本尊显得非常豁达开朗,虽然眼睛和鼻子部分损毁相当严重,所幸没有被人拙劣地涂抹修补过。
圆脸具有一种亲近感,看的人从下向上仰望,看到的只是一个和尚头,而不见脑袋上的肉髻和螺发,这更增加了塑像的亲切感。 跟魏窟交脚弥勒一样,本尊的手也很大,也像戴了手套一样。只见这位大佛把左手放在膝盖上,似乎不知如何处理自己这只大手的重量,只好把它搁在腿上。这种景象令人不觉莞尔。
这种让人忍俊不禁的造型固然也是产生亲切感的一种元素,但之所以让人觉得这塑像与交脚弥勒相比更贴近我们,大概是其服饰已中国化的缘故吧。这座本尊的袈裟下可看到衣领,这一部位与第275窟交脚弥勒身上像项链一样的异国配饰不同,完全是前襟向右掩(右祍)的汉服式样。据说:佛的弟子尚未成佛,他们被称为罗汉,是值得尊敬的人。与菩萨相比,佛弟子的形象更接近于工匠的心,这就造成了菩萨像造型刻板生硬,而佛弟子则栩栩如生。远远站立于云霄之上的菩萨,必须按同一种类型塑造。至于塑造凡人,工匠自己便可观察人世间的千人千面。他们可以选择最佳的凡人原形用在创作中。 站立的胁侍菩萨两脚并拢,连脚尖也都并齐,而佛弟子迦叶虽然脚跟靠在一起,两个脚尖却呈八字形向外张开。这种站立的姿势自然更有脚踏实地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