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文化气息的通渭路资料图片
街巷,是城市的基础单元,它们或喧嚣或安宁,记录着城市形象的变迁,承载着城市文明的进步。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以来,我市持续加大对小街巷的治理,一批批特色鲜明的示范街巷脱颖而出,不仅改善人居环境同时提升城市文明。
变美的小巷,向往的时光。走进城关区酒泉路街道杨家园,原来破旧脏乱的街区早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具有兰州特色的粉饰。社区居民亲切地称这条巷子为“巷往时光”,意味着这条街巷会带着人们回到往日的时光。酒泉路街道党工委书记介绍说,为改变和提升这条老巷子环境,街道结合文明创建和精致兰州建设,深入挖掘杨家园小街巷历史和人文,通过一幅幅镌刻历史的墙面,一处处雕刻精美的飞檐,一排排风格迥异的牌匾,一个个匠心独具的设计,让小街巷充满了灵动和静谧。
在小巷两侧墙面上,既有古诗“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生好时节”,阐释了希望人们在小巷中悠然生活的愿景;也引入了“塔影河声”等概念,配有对兰州白塔山、中山桥等标志建筑的传统追溯;更有鼓楼、兰州织呢局、彭泽故居辖区内的历史遗迹,将老照片和史料文字等刻绘展示在墙面上,让更多人了解到兰州这些传统文化和记忆。此外,还根据不同场所设置相关文化,如学校门口就是传统文化,饭馆门口就是饮食文化,家属区门口是建筑文化等。
今年77岁的蔡秀英老人说:“我在杨家园生活了将近30年,对以前这里的环境记忆犹新。经过改造提升后,小巷面貌焕然一新,每天有人专门来我们这里遛弯儿,大家都觉得这巷子好看了整洁了。我们每天在这里聊天、晒太阳觉着很开心。还有,大家的文明意识也强了,人人都对环境很爱护。”
兰州作为古丝绸之路重镇,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随着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开展、各县区对小街巷的改造提升,将兰州历史人文重新展现在市民眼前。如通渭路文化艺术展示墙上,陈列着刻葫芦和水车等极具兰州特色的内容,明清风格的整体设计及街道两旁掩映的绿树,让这条街别有一番独特风味。再如紧邻通渭路的箭道巷,张掖路街道以“西部往事”为主题,以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增强历史文化底蕴、构建宜居和谐街道为目标,通过景观庭院的形式向大众展示一种新文化街景。
小街巷改造带来的变化和文明风尚,在七里河区、安宁区和西固区也非常明显。细心的市民也许早已发现,过去老旧杂乱的华林路已旧貌换新颜,悄然变身“红色文化”风格特色街区。古铜色的巨幅“解放兰州浮雕”熠熠生辉,“不忘初心”文化墙简朴庄重;沿线墙体喷绘成“故宫红”,部分墙体上搭配“生态文明”“关爱未成年人”等主题宣传牌;居民楼已“穿衣戴帽”,两侧店铺门头已经过改造,喷绘艺术店名整齐而不单调;几个路口的踏步护栏安装一新……往来华林路,满眼是亮丽的街景。
青砖黛瓦,飞檐出甍。步入升级改造后的孔家崖街道阳明巷,江浙民居仿古门头牌匾错落有致,“小资”风格店铺让人赏心悦目,大学生三五结对说说笑笑,呈现出一幅人在景中人亦景的美丽画面。“阳明巷的升级改造,真正把好事办在了咱百姓的心坎上!”家住阳明巷附近的王致如是说。安宁区在阳明巷改造中,还充分挖掘王阳明生平事迹,采用镶刻王阳明生平事迹浮雕,设置王阳明雕塑等,把“天人合一”“立德、立功、立言”等思想贯穿其中,起到了弘扬传统文化、育人育心的作用。
背街小巷是城市之窗,漫步街头特别是改造、提升的示范性小街巷,随处可见“图说我们的价值观”“关爱未成年人”“勤俭节约”等大量墙体宣传,无论流传千古的丝路文化、黄河农耕文化、礼教文化、民俗文化,还是浩如烟海的历史典故,都以生动的符号记录在兰州街头,向人们讲述着兰州的沧桑巨变。伴随着各县区加快对小街巷的提升改造,将会打造出更多兰州特色和历史人文、传递文明风尚的小街巷变身“文化巷”,进而推进全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