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致敬母亲河——石窟文化黄河行”行进式采访团抵达甘肃省武威市。
武威历史悠久,古称凉州,为丝绸之路要冲。汉武帝派霍去病远征河西,击败匈奴,为显大汉帝国军威,西汉政府在河西地区设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武威自此得名。
武威市“马超龙雀”雕塑
提到武威,最广为人知的可能就是“马超龙雀”了,或者说“马踏飞燕”大家会更为熟悉。这件稀世珍宝的出土地为武威雷台汉墓。
雷台为前凉国王张茂所筑灵钧台,1969年,人们在雷台下发现一处东汉晚期的大型砖石墓葬,出土文物231件,包括99件铜车马仪仗俑,其中艺术价值最高的就是“马超龙雀”。
1983年,“马超龙雀”被确定为中国旅游业图形标志。从此,它也成为武威的象征。进入武威城区后,许多广场、街头游园内都立有“马超龙雀”雕像,可见武威人对其的喜爱与自豪之情。
在武威,有一座1600多年前所建、见证丝绸之路上中西文化交流的罗什塔。这是东晋高僧鸠摩罗什舌舍利塔,他曾在凉州译经十余年。
鸠摩罗什与真谛法师、玄奘法师一起被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鸠摩罗什是西域龟兹国人,幼年出家,精通汉语,先后在凉州、长安译经三十余年,翻译《金刚经》《妙法莲华经》等70余部经书,几乎对佛教全部关键名词都给出了详细、深入浅出的解释,被称为佛典汉译之泰斗。
洛阳有龙门石窟,武威则有天梯山石窟。虽然与莫高窟、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相比,天梯山石窟籍籍无名,它却被称为石窟鼻祖。
天梯山石窟也被称为凉州石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记载,天梯山石窟开凿于公元412年至439年,从年代上讲,天梯山石窟比莫高窟开凿时间晚。但专家们认为,莫高窟开凿盛期为北魏孝明帝时,这时,随着洛阳的一批官宦、僧侣和工匠的进入,中原汉风开始在敦煌莫高窟流行,这已是天梯山石窟开凿100年以后的事了。因此,一些专家认为中国石窟的影响过程应当是:天梯山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石窟,真正影响中原石窟风格的,非天梯山石窟莫属。这也是天梯山石窟被称为石窟鼻祖的原因。
采访团成员、龙门石窟世界文化遗产园区旅游局工作人员李明博介绍,石窟艺术曲折地反映了各时期、各阶层人物的生活景象,是研究中国社会史、佛教史、艺术史及中外文化交流史的珍贵遗存。作为河湟文化和河洛文化的代表,天梯山石窟与龙门石窟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龙门石窟世界文化遗产园区将守好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深入挖掘其蕴含的时代价值,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助推黄河文化广为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