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敦煌壁画中的如来心相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时间/2020-03-26 10:35:32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佛像胸前往往有卍字符号,在北朝石窟与佛教造像碑中还可以看见佛胸前有一椭圆形的类似花盘的图像,有的还画出放光状,我们称之为“宝花”。

佛像胸前往往有卍字符号,在北朝石窟与佛教造像碑中还可以看见佛胸前有一椭圆形的类似花盘的图像,有的还画出放光状,我们称之为“宝花”。卍字符号是佛的三十二相之一。三十二相是对佛的外貌的描绘,而宝花图像比较特别,它是表示佛的心脏。

360截图20200326103041023

胸前有宝花的佛像主要见于莫高窟北魏251、254、257、259、260、263窟,西魏248、249、285、288、431、435窟,北周290、297窟,隋代278、280窟等洞窟,隋以后的洞窟有一例,见于初唐300窟,此窟实为一小龛,龛壁塑山峦,主尊为倚山凉州瑞像,主尊胸口有一道弯曲的光。285窟北壁主要题材是八佛列像,除1身残破而无法确定外,其余7身均有宝花,但没有卍字符号;东壁门两侧各画说法图一铺,其中北壁说法图中的尊像部分存有榜题,知为无量寿佛说法图,2铺说法图主尊均有复杂的宝花,但没有卍字符号;东壁门上画三佛说法图,中间佛无宝花,南侧一身有卍字符号、宝花,北侧一身有卍字符号,似无宝花。即该窟北壁、东壁的13身佛像几乎均有宝花,而北周428窟绘塑的佛像有20多身,均无卍字符号、宝花,形成鲜明对比。在文殊山石窟、龙门石窟等石窟中和一些佛教造像碑中也可以看到一些佛像胸口画刻着宝花。

佛像胸口的宝花表示《观佛三昧海经》中如来脐相所映照的“心相”。(东晋)佛陀跋陀罗(359—429)译《观佛三昧海经》卷4记载:“云何观如来脐相?如来脐中有万亿宝花,一一宝花万亿那由他叶,一一叶万亿那由他色,一一色万亿那由他光。此相现时,一切大众见佛心相。如来心者,如红莲花,金花映蔽,妙紫金光,以为间错,妙琉璃筒,悬在佛胸。见佛胸内,万亿化佛,是诸化佛,游佛心间。佛脐出光,其光叇然,如须弥山。”即伴随如来脐相,“一切大众见佛心相。如来心者,如红莲花。”这里将深藏人体内部的心脏画在身体的外表,并认为“如来心者,如红莲花”,如“妙琉璃筒,悬在佛胸”,体现了佛教与佛教艺术的丰富想象力。

参考文献:

蕾蕾、王惠民《敦煌早期洞窟佛像的卍字相与如来心相》,《敦煌研究》2012年第4期。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