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楠博士的新作《近代中国中小学公民教育研究1895-1936》一书,向我们展示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变迁对教育变革产生的深刻影响。在这样一个宏大的历史背景下,作者围绕清末民初的公民启蒙和教育这一重要事件展开了论述。
公民教育是培育个体积极有效地参与国家和社会公共生活、培养兼具责任感和美德的现代公民的一种教育。在近代化和工业化的浪潮中,各个国家都异常重视对这种现代公民的培养,这种教育思潮在西学东渐的洪流中也传到了中国。近代化对中国社会而言,是一次深刻的启蒙运动。作者认为,民族国家建构的政治尝试和公共领域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为公民意识的萌芽提供了充分的社会条件,这是为何公民教育会在清末民初这样一个动荡的历史时期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通过对民族国家建构和公共领域的诞生所作的细致考察,作者揭示了这一社会条件如何促发了公民观念的启蒙。
在学校教育中,公民教育是为了增进公民参与公共生活的知识和能力而开设的一门学科。清末民初,我国的中小学公民教育在课程设计和实施等方面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近代中国中小学公民教育研究1895-1936》一书中,作者对中小学公民教育课程也做出了比较全面的梳理和分析,尤其是对课程标准、教科书、公民训练标准、公民训练案例等内容所作的文本分析,为我们了解民初的公民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诚然,近些年来有关近代中国公民教育的研究亦有不少成果,如果仅仅局限于对公民科课程的分析,研究结果并无太大不同。《近代中国中小学公民教育研究1895-1936》一书的特点在于,全书自始至终都在关注这样一个问题:在近代化的背景下,如何坚守自身的文化立场、理性对待外来文化与本土意识之间的关系?因此,对“本土意识”的关注渗透在本书每一个章节里。作者认为,在向西方学习、受西方现代思想冲击的背景下,清末民初的公民教育一方面也在朝这个方向发展,但其中始终隐含着如何对待传统的基本立场。在对严复、梁启超的公民启蒙理论以及晏阳初、陶行知和梁漱溟的平民教育实践做了一番考察与分析之后,作者发现,在对待公民教育这样一个外来事物的时候,近代思想家和教育家都保持了一种理性的态度,在汲取基本的公民观念的之时,不忘融入中国传统教育的精华,进而探索本土化的教育改革之路。在传统与现代激烈冲击的背景下,如何对待传统,又如何迎接现代,近代思想家和教育家们给我们提供了意义深远的启发。
近百年来,现代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在思想层面,在文化与教育领域,我们仍然面临着和近代时期一样的问题。因此,理性地对待传统和现代的冲突,仍然是我们当下应慎重思考的问题。这其中,如何培养公民、培养什么样的公民,始终是我们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近代中国在公民教育领域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尝试虽然只是昙花一现,却也留下了宝贵的思想遗产。回望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反思当下。这或许也是《近代中国中小学公民教育研究1895-1936》一书的意义所在,虽然有限,但仍值得一读。
(作者:潘洪建,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