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见过一个马镫,是青海省著名学者程起骏的收藏物,是青海都兰县境内出土的文物之一,年代应在隋唐。宽10厘米,高14厘米,制作工艺十分精良考究。程起骏先生认为,从大小看,这件马镫并不是实用意义上的马镫,它仅仅是一件工艺品,应该是吐谷浑王妃送给小王子的礼物。从这件工艺马镫可窥见吐谷浑在制作马镫方面的技艺处于当时的领先水平。把马镫作为工艺品,作为高层贵族互赠的礼品,足见吐谷浑对于马镫的重视。
马镫出现在何时?由谁发明?如何传向世界各地?世界各国的学者进行了一百多年的热烈争论。英国的李约瑟博士,这位名闻世界的学者,在其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十分严谨地证明马镫是由中国的北方少数民族所发明,然后经中亚传至欧洲,并指出马镫使骑兵真正登上历史舞台,使战车相形见绌,从而淡出历史长河。
在出土文物中,最早出现马镫形象的是湖南长沙西晋晚期墓(西晋永宁二年,公元302年)出土的一件陶鞍马俑。这件陶马俑的左侧障泥塑有一个三角形镫,同墓还有另一件陶骑士俑也有这种镫,它被确证是专供上马踩踏用的,骑士上马后便将它闲置一边。
最早的马镫实物为长沙出土的骑马乐俑,时间为晋永宁二年(305年)。这批俑中的马镫只能当作上马镫,因为只有在马身左侧鞍下,有一个三角形的镫具,长度只有小腿的一半,而且骑者的脚也未踏入其中,而右侧没有镫。说明这只是马镫的雏形,主要用途是为上马提供方便。
而真正完善的左右马镫实物,发现于辽宁北票,出土于北燕冯素弗墓中。1965年在辽宁北票西官营子发掘了北燕冯素弗墓。北燕是公元4世纪初迁至辽西的汉族统治者冯氏在前燕、后燕基础上建立的鲜卑族国家,是十六国时期鲜卑化的汉人冯跋建立的政权。407年,冯跋灭后燕,拥立高云(慕容云)为天王,都龙城(今辽宁省朝阳市),仍沿用燕国号,史称北燕。409年,高云被部下离班、桃仁所杀,冯跋平定政变后即天王位于昌黎(今辽宁省义县)。436年被北魏所灭,冯素弗是北燕王冯跋的弟弟。这座时代明确的北燕墓葬中出土了一副马镫,形状近似三角形,角部浑圆,在木芯外面包镶着鎏金的铜片。专家推断,北燕是慕容鲜卑所创建的王朝,当时在东北地区与高句丽互相争夺地盘,双方都很重视发展骑兵。由于慕容鲜卑与北方草原游牧地区关系更为密切,便率先发明了马镫,从而使其骑兵的战斗力猛增。其后,马镫也被高句丽人掌握和改造,用木芯包铁镫代替了北燕的木芯包铜镫。北燕存国于公元409-436年间,从永宁二年马镫雏形出现至真正马镫出现,都不在北燕存国的区间,这就可以肯定地说,马镫并不是北燕时期发明的。
长期以来,马镫起源问题之所以存在许多模糊认识,主要原因是某些研究者对马镫的概念不够明确。有些学者把马镫出现以前一些辅助上马的东西或骑行时提供简单支撑作用的马具当作马镫。在马镫发明以前,人们要跨骑于裸马背上,仅靠双手抓住缰绳或马的鬃毛并用双腿夹紧马腹,使自己不从飞奔的马上掉下来,的确是件重体力活。这种骑马方式有两个最大缺点,一是长期骑马极易疲劳,两条腿受不了。二是在飞奔的马上难以有效使用双手操作弓箭,也无法使出劈刺等用力较猛、动作过大的战术动作。在近战中,骑兵无法随心所欲地使用刀剑和长矛,劈刺或砍杀落空、双方兵刃的撞击都会导致骑兵随时落马。因此,在这一时期骑兵仅仅是在速度上占优势外,其战斗力远不及脚踏实地的步兵。所以,亚历山大的马其顿骑兵都是在骑马到达战场后,下马作为步兵使用的。古罗马时代,重装步兵给人以深刻印象,而骑兵则仅仅作为传令兵使用。一直到中世纪以前,欧洲始终没有大规模使用骑兵的战例。
吐谷浑作为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其巨大的创造力一直为其他民族所仰慕。从铁器的使用到马镫的发明,在其遗留的墓葬棺板画中,都有足以说明真相的记载。我们也从中看到,弱小的吐谷浑王朝正是因为有了马镫这样的利器,才使他们能够在马背上颠簸自如,掌控战争的自主权,才使它在青藏高原严酷的自然环境中立国三百余年,这充分显示了吐谷浑人的不可磨灭的聪明智慧。
嘉峪关魏晋墓的年代经考证大约是在曹魏时期和西晋时期,我们知道,曹魏既魏国(213-266),是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后世史家多称曹魏,由于之后的北魏被称作“后魏”,故曹魏也称为“前魏”或者“先魏”,是三国之中最强大的国家。西晋(265年-316年),则是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之后的统一王朝。另与东晋合称晋朝,传四帝。从晋武帝建国开始,国祚51年;从灭东吴、统一全国始,共37年。为了区别于东晋,史称西晋,两晋又被称为司马晋。
从各种史料记载推算,马镫大致出现在公元360年左右。据《都兰县志》载,1990年在热水勾由合地区发现被盗大墓一处,收缴文物中有青铜玉马、玉枕、金银饰品、丝绸、陶器等大量文物。而最为显眼的是一硬木马鞍,做工极为精致,通体镶有黄金饰牌,极为华贵,但并不配镫。鞍和镫本是成龙配套的马上工具,有鞍必有镫。省略了镫,可见其在那个时代,马镫已经是一种普遍使用的骑马用具了。热水大墓出土的马镫,无疑是最有力的佐证。
马镫是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明,正如英国科技史家怀特指出,“很少有发明像马镫那样简单,而且很少有发明具有如此重大的历史意义……马镫把畜力应用在短兵相接之中,让骑兵与马结为一体”。马镫出现后,马匹更容易驾驭,骑马者更加稳健安全,加速了骑兵的发展。由于在军事上的重大实用意义,马镫一经发明,便在欧亚大陆迅速传播。马镫的研究历来为国际学术界所关注,近80年来,东西方研究者都对马镫的起源、传播以及马镫与民族迁徙的关系等问题进行过许多有益的探讨。
从上述资料可以看出,嘉峪关魏晋砖壁画中,没有出现马镫,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另外,一件新生事物被人们接受进而发展和流传,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也许很短暂,也许很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