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是中国传统节日里最重要的大节之一。《太平御览》卷三十一引《风土记》说“仲夏端午,端,初也。”《月令广义》卷一记载“五月初五日端阳节。”可见端午节来源久远。端午节民间俗称重五节、中天等,是两千多年来汉族、蒙、藏、苗、土等28个民族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长寿的民俗大节。在甘肃自东而西的千里大地上,端午文化和众多传统民俗文化一样,因地域而异,既有中原文化的雄浑和农耕文化的宽广,也有少数民族文化和宗教文化的身影,各地风格迥异的端午习俗,给多彩的陇原民俗文化平添了许多神秘色彩。
壹 端午源起
端午节,本是南方吴越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总的来说,端午节起源于上古先民择“龙升天”吉日祭龙祖,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把端午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北方中原,包含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研究者认为,端午风俗形成可以说是中国南北风俗融合的产物。从2008年起,清明、端午、中秋纳入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从陇东塬上到河西戈壁,茫茫千里陇原,千百年来留下了风格迥异的民俗习惯,作为民间大节的端午节自然也不例外。南方有条件的地方在端午时可以组织龙舟比赛,而在北方更多的是一种群体性的文化活动。社火就是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甘肃一些地方组织的民间文化娱乐活动,一般在春节或端午等重大节日表演。有研究者认为,端午节期间正是陇原各地夏收前的小农闲,过去农民们在这几天正好有空余时间来组织社火表演,所以慢慢就演变成一种固定民俗流传了下来。这些年,随着社会发展和农村生产结构的改变,大量农民出外打工,端午闹社火的习俗也就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记忆。
贰 庆阳人的端午习俗
庆阳地处农耕文化和中原文化交汇点上,这里的传统民间文化习俗中很多带有黄土文化的色彩。据当地非遗项目办公室研究人员介绍,端午节在庆阳人的老习俗中有着很重的位置,旧时私塾里的学生们在这天要给先生追节,学生们自发地收些钱物,购买点心、粽子、美酒等送给先生,以示敬重和慰劳。
吃粽子是端午节当天很多地方共同的习俗,在庆阳也不例外,也有部分家庭在这天做焖饭、油糕、绿豆糕、酿皮、面筋等。据了解,庆阳人包粽子时会选用大片的芦苇叶,包糯米或黄米,里面加入红枣,用麻线包成正三角形或正四角形,蒸煮皆可,食用时蘸蜂蜜或白糖,吃起来筋软凉甜,芳香可口,沁人肺腑,别有风味。
在庆阳所有的端午文化中,香包最具地方特色和代表性。香包在当地也叫“绌儿”或“耍火”,它是按照剪纸的图样,在丝绸布料上用彩色丝线绣出各种各样的图案,然后缝制成不同的造型,内芯填上丝绵、香料,做成的一种小巧玲珑、精致漂亮的刺绣品。庆阳香包工艺精湛,立体感强,动静互补,民俗意识浓厚,具有积极美好的象征意义,是宣传庆阳的一张文化名片。端午期间,庆阳人讲究在这天佩戴和自己生肖一致的香包,小孩们则身穿“五毒”服装,项腕戴“蒜头、花花绳”等,以期祛病消灾、祈求安顺。
叁 敦煌文献中的端午记载
在敦煌遗书关于端午节的记载中,我们看到的是完全不同于内地的端午习俗。
过去敦煌人的端午风俗既不同于中原农耕文化中的悬挂艾叶驱邪避祸习俗,也有别于江南水乡赛龙舟、祭祀屈原等民风,敦煌的文献典籍里有登高滑沙的传统。研究者认为,因敦煌有座鸣沙山,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当地人就有了在端午节期间登高滑沙的风俗活动。在周边靠近沙漠的武威、宁夏中卫等地并没有端午滑沙的习俗,这应该是敦煌端午特有的风俗。
在吃粽子上,古代敦煌也不一样,不是南方常见的粽子,而是“团粽”。团粽是具有敦煌本土特色的粽子,和内地用菰叶包裹起来的角黍不同的是,敦煌不产菰叶,所以就直接把粽子做成团状,没有外包裹。古代敦煌以薄礼表厚意,端午期间亲朋之间互赠礼物以酒和麦面为主。
研究者认为,敦煌人在端午节带着酒面互相走动,一是欢聚庆饮,二是祈福延寿。
在缺少中原群居性民间文化的塞外之地,团粽宴请也就成了古代敦煌最有气势的民间盛宴。据《民俗杂抄》《杂抄》记载:“五月五日何谓?高辛子姓耆(嗜)粽,以其因之。又说昔屈原投汨罗江水而死,后人作粽祭也。”可见吃粽之俗早在帝喾高辛时即已有之,后又以粽祭祀屈原。《时文轨范》:“五月五日,节名端午,事出三闾,既称长命之辰,亦为角黍之日。”三闾即屈原,角黍即粽子。杜友晋《新定书仪镜》中有《屈宴书》云:“五月五日长丝节,角黍奉屈,降趾为辛。”端午节邀请朋友屈尊光临,品尝粽子。唐大中十年(公元856年)张敖的《新集吉凶书仪》中有《端午相迎书》:“喜逢嘉节,端午良辰,献续同欢,传自荆楚。但惭羁泊,何可申怀,空备团粽,幸请光临。”
肆 兰州人的端午情结
买个刻葫芦、戴花花绳子、吃粽子,门前插艾草、屋檐插柳枝,这些老兰州人的端午习俗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对于新生代的兰州人来说,传统端午节流传下来的习俗越来越少了,我们能见到的就是戴荷包了。每年的立夏前后,兰州城的大街小巷就开始出现卖荷包的小贩,挑着挂满各式荷包的担子走街串巷。老人们会根据属相给孩子们挑选些荷包,这些小贩大多是来自天水秦安、甘谷一带的农民,过去这些荷包都是农村妇女们手工缝制的,很精致。在兰州的大部分农村,至今还保留着端午插柳、室内插沙枣花的传统。“端午节正是兰州的初夏时候,沙枣花开、柳树叶绿,过去的人是为了辟邪。现代人插柳、插沙枣花的目的更多是一种装饰上的美感,和端午传统没有多少关系。”兰州民俗博物馆彭馆长认为,端午插柳是兰州人独特的民俗,也是兰州人延续千年的端午文化情结。
对于在饮食文化上包罗万家的兰州来说,端午节吃粽子不是唯一的选择。兰州人有自己的端午食品。由于兰州地处内陆的西北黄土高原,既不产糯米,也不生长粽叶,过去老兰州人是很少自己动手包粽子的。在兰州,端午时节最应景的美食是甜醅子。过去的兰州人,不管是城乡,在端午节的前几天,几乎家家户户都要酿制甜醅子。主妇们都有一手做甜醅子的好手艺。据说,老兰州人做甜醅子的手艺源于古代酿造米酒敬神、祭祖的旧俗,最后演变成了端午节独特的节俗食品。
伍 甘南藏乡的种种端午习俗
在甘南各地,千百年来在多民族文化融合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风格迥异的端午习俗和端午文化。据合作市文旅局民俗文化研究人员介绍,甘南人的端午习俗中,既有内地文化的影子,也呈现藏区文化特点,经过演变逐渐形成了以镇恶、避凶、趋吉为主题的表现形式。如“桑杰曼拉节”是碌曲、玛曲、夏河、合作的主要活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为桑杰曼拉节,意为“药师佛节”。当地老百姓认为,端午这一天是天上的药师佛桑杰曼拉洒下圣水妙药的吉日,药神用这种清洌的甘霖来沐浴各种药材、花叶,而药材的药性在这一天也因为得到了圣水的浇灌而格外灵验。采食了这天的药材,人们的疾病会迅速地被治好。另外,“碗达五”是临潭、卓尼民间盛行的隆重节日,主要活动有洮州十八位龙神赛会。从明初开始至今,洮州端午迎神赛会就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这种浓郁藏乡风俗和江南古风完美结合的民俗活动,在全国都是独一无二的。而“巴寨朝水节”“博峪采花节”是舟曲的民俗节庆。每年端午节,舟曲县和迭部县等周边县藏族群众自发汇聚到巴寨沟昂让雪山,举行规模盛大的“朝水”活动。从昂让雪山百米高的悬崖石孔中喷涌而出的一帘瀑布和崖下十几眼清泉被当地群众称为“曲纱”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