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牧场“退休”后的格日扎西,比以前更忙了。除了照顾孙子外,他还打理民宿、开咖啡馆……日子过得充实又满足。
格日扎西正在打扫客房
今年56岁的格日扎西是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一处草原牧民定居点——尕秀村的牧民。随着年龄渐长,他将牧场和牛羊交给儿子后,便“闲”了下来。没想到,有一天又能重新“上岗”。这个机会得益于尕秀村向旅游村的华丽转身。
提起曾经的尕秀村,环境卫生脏乱差是人们的普遍印象。村里垃圾乱堆乱放、院里人畜混居、路上尘土飞扬……尽管拥有秀美的草原风光,又毗邻国道213线,可是南来北往的人顶多下车拍张照片,就匆匆离去。
2015年,甘南州全面铺开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通过多种措施打造“全域旅游无垃圾”示范区,掀起了一场“环境革命”,尕秀村也开启了“美颜”模式。
村道上的牲畜粪便不见了,土路铺上了塑胶、水泥,独具特色的藏式门楼、民居与休闲广场、花坛苗圃、帐篷城、生态科普长廊相得益彰……短短几年时间里,尕秀村由藏在草原腹地、不为人知的村子,成为甘南州“全域旅游无垃圾样板村”,成功“进阶”游客纷至沓来的网红旅游村、国家4A级景区。
定居在这里的牧民们瞅准“商机”,相继开起了牧家乐、民宿。格日扎西就是村里第一批吃上“旅游饭”的牧民。他不仅将家里闲置的两间房收拾成民宿,还在院子里辟了条廊道,装修成了咖啡馆。
“村里的基础设施好了,有人气了,做民宿以及做些小买卖心里也有数了。”他说。许多开办牧家乐、民宿的家庭从旅游服务业中得到了实惠。现在,尕秀村仅牧家乐就有52户,户均净收入达3万余元,全村旅游从业人员300余人。
今年,通过甘南州文化旅游“一十百千万”工程建设,尕秀村以农牧户自筹3万元,政府补贴2万元为基准,全面启动精品牧家乐改造提升工程。
把草原当作背景来烘托,把村庄当作风景来打造,把庭院当作盆景来培育,尕秀村成了远近闻名的生态旅游“标杆村”。
“以前牧民收入主要靠传统畜牧业,现在多了条旅游路。”碌曲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高峰说,这些年来,政府不断加大对尕秀村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大力扶持、引导,激发了牧民的内生动力,一个绿色发展的良性循环在尕秀村逐渐成形。
旅游业的发展、从业岗位的增加,让村里的牧民从牧场走向市场,从做家务走向做生意,许多牧民把牲畜卖掉专门从事旅游服务业,草场得到修养、生态不断改善,实现了“青山绿水”与“金山银山”的双丰收。
有了尕秀村的实践经验,碌曲县又将目光投向了同在国道213线上的贡巴村。这里位于碌曲县南部,地处四川黄龙、花湖、拉卜楞旅游黄金线的中心,又有离国道最近的天然牧场。“我们正在将贡巴作为尕秀的‘姊妹篇’来打造,但又各具特色。”高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