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船列队、号子振天、码头林立,各方商帮在此云集,两大文化在此交融……在水上交通发达的古代,这里位居“甘肃四大古镇”之首,书写了一段漫长的辉煌历史。后来,这一切都被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深藏于秦巴山区的深处。如今,甘肃文县碧口镇以旅游为纽带,正以新的姿态向外界展示其独特魅力。
8月中旬,连日的暴雨使碧口镇遭受了严重的洪涝灾害,但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却非常乐观地开展了互助和自救。“要不是洪水来袭,我们在这里生活得非常舒适。”在镇上开店的杨家坝村村民王女士告诉国际商报记者,往年这个时候,有很多外地游客前来旅游,她在古镇的电器店和玩具店生意很好。旅游带动了当地消费,也带动了贫困户脱贫致富。
据当地人回忆,这里的楼房原本鳞次栉比,都用木材建成,非常有历史感,后来逐步用钢筋水泥替代,但仍在尽力恢复原貌,并于去年启动了商业步行街建设项目,为往来的游客留下感受历史繁华的“钥匙”。
古镇上有茶叶等土特产销售,其中不少来自贫困户,直接带动了脱贫攻坚。文县碧口陇兴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郭文平介绍,去年公司在古镇的线下销售额达950万元,占公司总销售额的60%,其中大量来自贫困户的茶园。
碧口除了有古镇这一人文景观,由于南来的气流被秦岭所阻挡,还形成了独特的气候和自然景观,被称为“甘肃的西双版纳”和“陇上小江南”。文县利用这些资源优势,以小城镇建设为抓手,将其打造成“全县向南开放的新标兵”“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环九寨旅游的新热点”“特色小镇的新样板”。
滨江公园、茶韵广场、古镇大门、石龙沟景区、早阳坝大桥、碧峰沟口廊桥、复兴阁、生态康养旅游小镇、青龙山漂流、竹溪谷、幸福岛……目前,在文县的大力规划和推动下,碧口镇持续完善基础设施,推动古镇复兴,与四川九寨沟、剑门关等邻近的著名景点相连接,打造景点集群。
美丽的古镇由于区位欠优加上生态保护的要求,几乎没有制造业,农业和旅游业则成了当地彻底摆脱贫困的依靠。由于景区打造耗资巨大,加上地理承载空间受限,这一宏大的规划仍在逐步探索和推进。与此同时,农业旅游在这里已经成了气候,形成了茶园、古镇、旅游三者相互循环、相互带动的小镇经济发展格局。
海拔近1000米,2100多亩茶园,碧绿飘香,观行云流雾,品茶论道,体验采茶制茶……在碧口镇马家山村,这是一幅美丽动人的茶园旅游风光。近年来,碧口紧紧围绕产业扶贫工作思路形成了“茶叶产业+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成为茶区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据碧口镇相关负责人介绍,镇里一方面改良茶树品种,持续加强茶园建设;另一方面通过小镇旅游和电商扩大了茶叶销售渠道,这本身就为马家山村脱贫致富构筑了成熟通道。在此基础上,马家山村的旅游基础设施持续完善催生了生态茶园观光和农家乐、农家客栈、农特产品销售等新的旅游产业,逐渐形成了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新兴旅游产业村,为农民增收拓展了巨大空间。
马家山村的新模式是文县脱贫致富的一个典型,当地还形成了石龙沟流域茶叶产业田园综合体等众多农业旅游基地,培育了多个经济新增长点。数据显示,2019年文县接待游客18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67亿元。更为重要的是,旅游业的发展倒逼茶叶产业加工链条延伸和旅游服务品质提升,不断发展壮大茶产业规模,逐步形成一条特色产业助推乡村旅游产业良性循环发展的道路。
旅游扶贫只是文县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路径之一,作为秦巴山区一个集中连片的特困县,文县曾经是甘肃省23个深度贫困县区之一。通过产业扶贫、电商扶贫、片区扶贫、金融扶贫、教育扶贫、卫生扶贫等方式,文县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36.58%降至2019年的0.22%,并在2019年11月退出贫困县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