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河西学院今年的4952份录取通知书已经发出,本科招生工作圆满收官。今年,河西学院在提前批和本科一批录取了979名优秀高中毕业生,主要为国家免费医学本科生、音体美专项计划、甘肃本科一批等招生批次学生,其中包括了16名与复旦大学联合培养的本科一批招录学生。
“今年,我们在本科一批招生与复旦大学联合培养的16名同学,文理科录取最低分数比重点线高出20分左右,5年来,招生情况一年比一年好!”河西学院招生办副主任高宏说。今年6月,首批由河西学院与复旦大学联合培养的本科生顺利毕业,不同于其他同学,他们的毕业证上印盖着河西学院和复旦大学两枚鲜红的印章,同时用蓝色的条章备注着“与复旦大学联合培养”字样。
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很难将河西学院与复旦大学联系在一起。如今,河西学院是教育部确定的复旦大学对口支援西部高校,是坐落在河西走廊之上的唯一一所本科院校。
近年来,发挥以“教师教育、农业生态、医疗卫生”三大民生专业为核心,“应用文理、工程技术”为两翼的学科专业优势和地理区位优势,积极建设和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良好的成效。如今正阔步向前,向着现代化综合性大学的目标迈进。
传统优势学科精益求精
“师范教育是学校教育发展的底色,也是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优势,这一点从我们的办学历史当中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赵柱说。河西学院发端于1941年创立的甘肃省立张掖师范学校;1958年成立张掖师范学院;1959年改办为张掖师范专科学校;1962年调整为张掖师范学校;1978年恢复张掖师范专科学校;1992年更名为张掖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1年改制为河西学院。
“尤其在河西五市的中小学校当中,毕业于张掖师专的教师比比皆是,而且现在大多是各个学校的骨干教师。”武威市一位教育界人士说,“河西学院历史悠久的师范教育,为河西地区乃至甘肃、新疆等地培养了大批的教育工作者,对西北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的贡献有目共睹。”
纵览河西学院发展史,一项重大的变革发生在2000年,创建于1941年的张掖农校和创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张掖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并入张掖师专。从此,这所师范类院校增加了农学、园艺、农田水利、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农业机械、植物保护等专业,使学校办学规模和专业设置进一步拓展,为改建河西学院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依托河西地区,特别是张掖市较为发达的现代农业基础,河西学院农学逐步发展成为仅次于教师教育的又一大支柱学科。如今,河西学院被确定为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院校,印证着河西学院农学学科的实力。
新兴特色专业方兴未艾
2001年,教育部正式批复成立河西学院,升格后的河西学院实行甘肃省政府和张掖、武威、金昌、酒泉、嘉峪关等河西五市省地共建、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
“从2001年开始到2011年,这十年是学校专心致力于发展本科教育的十年,十年间完成了从专科院校向本科院校的转变,随后从2012年开始,学校又进入了全力提升本科教育质量的发展新阶段,学校专业结构更趋合理,办学理念更加明晰。”赵柱说。
经过十余年的潜心发展,到2013年,河西学院设15个二级学院,开办46个本科专业,涉及11个学科,在校学生1.3万余人,教职工800余人。甘肃省应用真菌工程实验室、甘肃省高校河西走廊特色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钱学森沙产业中心实验室、河西文献学省级重点学科、甘肃省微藻工程技术中心、甘肃省河西史地与文化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一批教学科研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
2014年,对于河西学院来说又是一个“分水岭”。当年,原张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张掖市人民医院整体并入河西学院,组建成立河西学院医学院和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拓展了医学教育,构成教育、农学、医学三大类支柱学科体系,学生规模达到2万人,学校占地面积4000多亩,办学实力进一步增强,一个综合性大学的格局已然成形,成为我省学科体系最为完善的高等院校之一。
截至目前,河西学院设有20个二级学院,64个本科专业,11个医学专科专业,覆盖12个学科门类,形成“教师教育、生态农业、医疗卫生、应用文理、工程技术”5大学科专业群。种子科学与工程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小学教育、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种子科学与工程、音乐表演、工商管理、土木工程为2019年认定的首批省级一流专业,中国史、数学、化学、农业资源与环境、中西医结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为省级重点学科。
立足河西服务“一带一路”
“河西学院不仅是目前河西走廊地区唯一的本科院校,同时也是兰州至乌鲁木齐近2000公里区域内唯一一所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在‘一带一路’建设的时代大背景下,河西学院战略地位的重要性日渐凸显,办学育人空间广阔。”河西学院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陈刚告诉记者。
“正因为学校在‘一带一路’上的重要区位优势,近年来,学校充分利用学科特色、人才优势,聚焦‘向西发展’战略,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充分发挥了内地高校人才援疆桥头堡作用,通过实施‘实习带就业工程’和‘千人进疆就业计划’等方式鼓励毕业生赴新疆就业。11年来学校有1万多名毕业生扎根新疆,河西学院成为甘肃省乃至全国内地高校向新疆输送人才最多的高校之一,为服务新疆建设发展、维护民族团结进步和巩固边疆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陈刚介绍说。
建校79年来,河西学院已累计培养毕业生10万余人。如今,学校的毕业生已经从服务当地、服务河西地区延伸到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地区,就业半径不断扩大。“一带一路”建设为新时代的河西学院打开了高质量发展的大门。
如今的河西学院,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秉承“立足河西、面向甘肃、辐射周边”的办学定位,坚持“做河西文章、出特色成果、建丝路名校”的发展方向,践行“以人为本、知行合一、止于至善”的治校理念,致力于把学校建设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人民满意的地方性、应用型河西大学,成为甘肃特别是河西地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基地、文化传承创新基地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中心。
“面向未来,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定不移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加快建设一流本科教育,不断推进‘转型、提升、发展’战略,全力打造河西学院升级版,力争早日建成河西大学。”河西学院党委书记赵凯言辞铿锵。
党建引领产学研大发展
“‘一靠三实’,即政治可靠,为人朴实、工作踏实、专业扎实,这是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评价。”河西学院校长张汉燚说。
河西走廊,历史上是丝绸之路东西方交流、多民族交汇的重要区域,作为河西走廊上的唯一一所本科院校,突出政治建设,是河西学院近年来奋力实现转型提升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法宝”。
去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来到张掖市高台县,参观了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之后,河西学院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我们要讲好党的故事,讲好红军的故事,讲好西路军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指示精神,将红色资源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充分挖掘红色基因,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发挥区位优势和学科优势,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成立“红西路军研究院”,如今已累计举办红西路军专题讲座23场(次),组织48批3000多人次赴西路军纪念场馆,接受红色教育、砥砺奋斗初心。
这也是河西学院近年来不断加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积极探索红色文化育人新模式的缩影。学校强化校园文化的价值引领,坚持以经典文化打“底气”,以品牌文化养“文气”,以核心价值观立“正气”的校园文化建设理念,坚持以先进文化为导向,深入发掘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内涵,结合时代主题,用优秀的民族文化温润师生心灵,提高师生人文素养。
河西学院坚持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党委书记履行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党的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其他党委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结合业务分工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和党的建设工作,形成了党政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团结协作、干事创业的良好局面。学校坚持推进基层党组织规范化、标准化、示范化建设,推进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建设工程”和教师党支部“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推行二级学院党政领导班子交叉任职,按教学科研机构设置教师党支部,促进学校各职能部门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个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的生动局面。
河西学院发挥地域优势和学科优势,积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为河西走廊玉米种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学校围绕祁连山生态保护与治理,成立了由傅伯杰院士领衔的祁连山生态研究院,借力中科院微生物所成立了河西学院祁连山菌物保护利用院士专家工作站,对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和祁连山菌物保护利用等开展深入研究,“祁连山大型真菌一区一馆五库”建设项目和国家山水林田湖草重大项目“祁连山珍稀濒危栖息地区区域生态修复菌物保护利用研究示范项目”正在发挥积极作用。
新时代的河西学院,在教师教育人才培养、农业与生态保护、中西医结合、红西路军研究、河西简牍、敦煌文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等方面已形成鲜明的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教育教学和产学研工作的深度融合,正让这座河西名校走出一条特色鲜明的高质量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