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甘肃面塑 盛放陇原的一枝艺术奇葩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时间/2020-11-05 09:48:31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面塑来源于民间的面食艺术,广泛流传于河北、山东、山西、陕西、上海等地。甘肃面塑也是极具地域特色的民间工艺品。

平凉市崆峒古镇庆元宵面塑花馍厨艺造型大赛现场

庆阳面塑组图

李小刚面塑“孙大圣”

90后李思瑶面塑

临泽县陈会平面塑

泾川农民张霞面塑

面塑来源于民间的面食艺术,广泛流传于河北、山东、山西、陕西、上海等地。甘肃面塑也是极具地域特色的民间工艺品。10月21日-25日,2020甘肃省工艺美术作品展暨第十五届甘肃省工艺美术百花奖在兰州职业技术学院举办,甘肃平凉市“95后”小伙杨凯带着自己的《敦煌飞天》面塑作品参展。甘肃面塑这一传统手工艺品再次进入人们的视线。

面塑艺人各放异彩

今年46岁的李小刚是平凉市崆峒区人,他与面团结缘已有40年,他的拿手绝活是制作“孙大圣”,之所以“主打”卡通孙悟空,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市场需求很大,曾经一天卖出100多个。他的作品每个15元至200元不等,“孙大圣”系列最高能卖到好几千元。

这是传承祖辈的技艺。从小李小刚就喜欢玩泥巴,看着长辈们逢年过节的时候做面人,便跟着爷爷奶奶、父亲学,越做越着迷。后来他一边学习一边摸索,并向本地泥塑艺人拜师求学。如今,他成了平凉第三代面塑传承人。

今年66岁的石金莲,出生在庆阳市西峰区后官寨镇的一个农民家庭,没上过学。从小她就围着灶头看花馍馍。1988年丈夫外出遭遇事故不幸去世,一家人的重担落在了石金莲肩上。她在农闲之余,村里遇上红白喜事,都会主动搭把手。本是个帮忙的事,没想过收钱,但接的活多了,人们也建议她定个价。“没想到,花馍馍给家里带来了一份新收入,甚至成了主业。”她每日起早贪黑、勤俭持家,用一双巧手供养3个孩子完成学业,尽心竭力侍奉老人。石金莲的面塑作品有孩子们喜欢的机器猫、孙悟空、喜羊羊,也有极具艺术性的开屏孔雀、双龙戏珠、梅兰竹菊。石金莲把对生活的观察感悟,深深融入面塑作品之中,部分作品在各类展览比赛中斩获大奖,她还获得了庆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甘肃省民间艺术家的称号。

赵世川是合水县面塑技艺传承人,他创作的面塑题材丰富,有祥禽瑞兽、仙花芝草、戏文故事、神话传说及民俗风情等,面塑作品色彩绚丽、造型多样、形态传神,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工艺性、民俗性等特征。2016年赵世川把合水面塑带到埃及参加中埃文化年展演,受到埃及民众及当地华人华侨的赞扬。

在陇东一带,以前家家户户的女人们都会捏点面塑,现在,当地面塑艺人众多,巧手妇女、年轻厨师、妙龄少女都可能是一名技艺高超的“艺术家”。2017年元宵节,平凉市曾举办过一次“面塑花馍”大赛,吸引了陇东一带百余名民间面塑巧手亮绝活。展演赛当天,崆峒古镇人山人海,人们纷纷驻足观看、拍照、欣赏,购买自己喜欢的花馍馍及元宵节食用品。

陇东面塑历史悠久

一方水土,滋养一门民间艺术,陇东面塑来源于生活,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基。

甘肃陇东地处黄土高原黄土层最厚的地方,受中原文化与北方游牧民族文化的影响,陇东人纯朴、豪放,具有北方黄土高原人的精神气质。陇东面塑从文化形态也体现出北方厚重、朴素雅拙的特点。

在陇东民间,因民俗习惯,民间艺人制作的面塑常常在婚娶、嫁女、民俗节日、节日饮食中自己使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七月七,天上牛郎会织女,发白面、买颜色,蒸个巧娘娘献给你。”每年七月七,陇东一带的农妇们用最白的小麦面粉精雕细刻成富有个性的童男童女,用黑豆为其按上眼睛,用豇豆装上嘴巴。蒸熟后还要用颜色为他们画上红脸蛋,并画上各种颜色的衣服,这就是民歌中所说的“巧娘娘”。

在陇东一些地方,男婚女嫁时流行“花礼馍”“和气馍”,这些大花馍有各式题材,孔雀戏牡丹、龙凤呈祥、喜鹊登枝、蝴蝶恋花,这是对男婚女嫁的人们吉祥美满的祝福。大花馍内还藏有核桃,代表“仁”(人),祝福早生儿女。

陇东面塑题材各种各样,花草鸟兽、凡人神仙、羊牛虎豹、蛇蜥蟾蜍等凡是生活中有的东西,都可能出现在面塑当中。在庆阳,面塑中还有一种面灯,面灯的制作大部分是在正月十五日。这些面灯,有的要供放在灶前,以求灶神赐福,有的要制作粮仓神,放在粮食囤上;还有的放在牲畜槽头,放在鸡窝里。添油加捻,将它们全部点亮,顿时庭院生辉、趣味无穷。

在陇东民间,制作面塑的人们一般是村里的妇女,面塑技艺世代相传,婆婆传儿媳,母亲传女儿,邻里相互借鉴。制作各种面塑,农妇们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自娱自赏,表达着最朴素的美好愿望。这是一种用于自己的精神活动和实用生活的艺术,保留着一种古朴、雅拙和神秘的气息。

面塑在河西走廊一带,也有很多艺人。金昌市朱王堡镇村民李桂兰,1956年出生于面塑老艺人家庭,奶奶聂银娥是当地有名的捏面能人。小时候李桂兰酷爱捏面,她对捏面非常有悟性,一看就会,还会自己创出新造型。她把具有金昌地区特色的婚丧习俗,民情风貌,农村耕种场景等捏成面塑,不但可用观赏,还可以了解金昌的人文历史。现在,她的女儿和儿媳已经是第四代面塑艺人了。

张掖市临泽县的陈会平“沉迷”面塑艺术29年,他不但能妙指生花,而且在继承传统面塑技艺的基础上,不断融入现代元素,原料提前配好颜色,作品完成后不需要再上色,成品不变形不褪色。

甘肃面塑后继有人

民间面塑艺术因为各种原因,曾经一度衰落,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文化艺术需求的不断提升,这一传统技艺重新绽放枝丫,显露出勃勃生机。

10月21日,甘肃平凉市“95后”小伙杨凯在兰州职业技术学院举办的2020甘肃省工艺美术作品展暨第十五届甘肃省工艺美术百花奖参赛现场,带来了自己的《敦煌飞天》面塑。

杨凯说,出去上学时,一提到甘肃,别人都没啥印象,就感觉自己没什么存在感,“所以想把陇东地区传统的花馍馍这种民俗技艺传承下来,开发成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产品,让更多的人了解甘肃多元文化的魅力。”杨凯在传统面点的基础上,运用现代面塑工艺技术手法,将敦煌、崆峒山等文化与创新结合起来,让作品在承载更多传统文化内涵的同时,拥有更深刻的现实意义。去年,杨凯在大学生创业财政贴息贷款的支持下办起了工作室。

其实早在10年前,甘肃泾川县民间面塑技艺传承人张霞就已经在当地成立了一家民间面塑传承作坊,每年收入10多万元。

甘肃白银一乡村旅游景区,“90后”李思瑶现场捏面塑,美女起舞、孩童玩耍、白胡子老爷爷摇扇休息……人物、花鸟鱼虫等作品栩栩如生,造型多变,引得游客们纷纷围观拍照观赏购买。她的面塑作品人物神情细腻生动,栩栩如生,唯美自然,在传统面塑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雕塑技艺。

酒泉的郭刚平日里所做的面塑一般都用于红白喜事,“酒泉面塑大供养”,是用来祭祀或者当作祭品的面塑,表达对人和生活的美好祝福。郭刚的本职工作是厨师,工作之余,他便一门心思做“面塑”,他的一套面塑能卖100-200元不等,一个月差不多能有10个订单。

现在,注入时代文化的积淀和创作者不断进取的热情和才思,甘肃面塑艺术正在蓬勃发展,这一极具地域特色的艺术形式,正成为盛放陇原的一枝奇葩。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