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 联合制作推出
“九最”醉人慰平生,
万古神赐遗本真。
金城文旅开“金矿”,
以往多少无福人!
——楚人诗
兰州水墨丹霞旅游景区地处黄河之畔、丝绸之路河西走廊东部门户,位于兰州市区与兰州新区的连接带上,景区横跨兰州市的永登县、西固区、皋兰县,主体位于永登县的苦水镇、树屏镇。这片沟壑纵横、色彩斑斓的彩色丘陵,东至大淮山东侧,南抵黄河,西跨庄浪河至猪驮山西侧,北至大红山北侧,面积约600多平方公里,可堪比新加坡国土面积。景区规划总面积400平方公里,一期规划面积25平方公里,是目前国内已发现的同类型地貌中分布面积最大的丹霞地类最全
兰州水墨丹霞旅游景区地域壮阔,起伏多变,地质奇观密集。这里以红山湾地貌为主,兼有丹霞崖壁、孤峰、幽谷、一线天、风动石等奇特景观,是地质历史的天然记录本,是西北干旱区不可多得的原生态、高品位的风景造型地貌,堪称丹霞地貌景观中的精品。由于天气和日照的差异,这里阳坡和阴坡分别形成不同的景观风貌,自西向东阳坡主导色调为橘红色,自东向西的阴坡主色调为深绿色,两种地貌交相映错,奇景迤逦。单体地质奇观更是数不胜数,如秋山图、彩虹海、丹霞映日、彩虹垂天、白练、白头翁、彩虹瀑布、彩色长廊、丹霞山峰——通海山,丹霞崖壁——大淮山。各种景象的“雄、奇、险、幽、峻”的资源特质,犹如一幅幅山水泼墨画。
这是一片古老的土地,大约在几亿年前,这里还是汪洋大海,后来随着一次次的地质运动,慢慢露出海面。据有关专家考证,兰州水墨丹霞地貌,发育于白垩纪至第三纪时期,是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中发育形成的红色岩系随着地壳的抬升,保留下来的红色砂岩经长期的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的地质奇观,距今已有1亿5000万年。
兰州水墨丹霞以其体量庞大、造型奇特、形态多样、色彩绚烂、瑰丽多姿、人文丰富、山光水映而成为兰州极具开发潜力的旅游新景区。但在过去的数十年里,因其闭塞的地理环境,水墨丹霞却一直“藏在深闺无人知”。直到2016年8月,兰州树屏丹霞国家地质公园筹建处挂牌成立,《兰州树屏丹霞地质公园景区总体规划(2016-2030)》通过评审,这片赤壁千仞、气势磅礴的地质奇观,才越来越为世人所瞩目。
景观区内除边缘外基本没有人类活动,因此绝大部分保持原始状态,地质遗迹景观没有受到人类活动影响和破坏,完全保持自然状态。景观区的代表性、典型性和自然性极强,在类型、内容和规模上具有重要意义,国内罕见,国际少有。
兰州水墨丹霞旅游景区位于黄河之畔,座中两县两区(永登县、皋兰县、西固区、安宁区),距离市区13公里,距离兰州中川国际机场30公里,是目前国内距离城市主城区最近的丹霞地貌群。景区紧邻兰州市区,兰新、兰青、京藏、连霍及兰永高速公路以及国道 109、312 环绕景区外围,交通便捷,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是目前国内距离城市最近的丹霞地貌群。
兰州水墨丹霞旅游景区核心游览区无人类居住,只在位于景区不远处的西南山谷中坐落着一个杏花村。杏花村因村民自古栽种杏花,村落杏树成林而得名,又因这里曾发现了大量的古生物化石、沙井文化遗迹、月氏部落图腾而拥有厚重的文化底蕴。这里群山环绕,地势平坦,巍峨耸峙的大山仿佛一道道天然屏障将村落与世隔绝,千百年来,村落的人们守着这片干旱的土地,依靠在各沟各岔栽种耐旱的杏树,美化生活,繁衍生息
兰州水墨丹霞旅游景区不仅拥有诸多优势的地质资源,还拥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如:沙井文化、边塞文化、宗教文化、非物质文化、游牧部落、乡村农耕文化等。
绚丽奇异的马家窑文化彩陶、巧夺天工的沙井文化青铜器,见证着这处土地的古老历史与灿烂文明。在杏花村发现的距今3000年的沙井文化墓葬中,出土了鹰头饰、鹿形饰以及众多造型别致的青铜器物,其中鹰首杖非常罕见,可能曾是匈奴某个部落酋长使用的,雄鹰可能是这一部落的图腾。悠长的历史中,月氏、乌孙、匈奴、羌人、党项、蒙古、藏族、满族等各民族在这里入驻,传递着古道生生不息的火种。
景区周边有红城、河口两座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有驰名中外的“玫瑰之乡”苦水镇,有汉明长城、感恩寺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苦水高高跷、太平鼓以及众多省、市级项目,有猪驮山、通海山、清明山等佛道文化名山和众多寺院。
在悠长的历史中,这里曾留下无数名人的足迹。最初这里是月氏、乌孙民族的逐牧之地,这里的沙井文化见证3000年前的历史影印。霍去病开辟河西的必经之地,汉唐军旅、边塞诗人、佛道人物、胡商胡资都从这里来往。明清时期茶马交易,大量马匹、茶叶、丝绸、瓷器、绵布、铁器、杂货从这里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