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名称:“觉色敦煌——敦煌石窟艺术展”
展览时间:2020年12月10日-2021年2月28日
展览地点:海南省博物馆 · 特展厅
展览简介:
敦煌石窟是敦煌地区石窟的总称,包括敦煌市的莫高窟、西千佛洞,瓜州县的榆林窟、东千佛洞以及肃北县的五个庙石窟。这些石窟地域接近、艺术风格同属一脉,其中又以敦煌莫高窟开凿年代最早,延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保存内容最为丰富。
此次展览通过八个篇章,共100余件展品和莫高窟第320窟复制洞窟,全方位呈现了敦煌石窟的千年营建历史、丝路多元文化交汇的艺术结晶和敦煌文化的博大恢弘。
前 言
敦煌,位于古丝绸之路上的交通要道,是东西方文化荟萃之地。莫高窟正是古代多民族、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见证。敦煌文化既有很多外来文化的元素,也有最传统的中国文化元素,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体现了中华民族博大胸襟。
本次展览通过丝路漫行、壁上丹青、庄严佛宫、净土梵音、通达丝路、霓裳美仪、匠心营造、历程——讲述敦煌石窟艺术背后的故事等主题,展示了在一千多年历史中,敦煌艺术在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外来文化,加以融会贯通,形成了富有中华民族精神的艺术宝库。展览最后,通过图片展示了敦煌研究院一代代工作人员在莫高窟艰苦创业,开拓敦煌文物保护研究事业的非凡历程。
公元前2世纪张骞出使西域,将沟通欧亚大陆以丝绸贸易为代表的中西商道连接起来。这条从长安出发经敦煌通往西域,直趋中亚、印度、西亚以至欧洲大陆的陆路交通道路,被19世纪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称为“丝绸之路”,沿用至今。
公元366年,一个叫乐僔的禅僧云游至敦煌鸣沙山,忽然看见对面三危山上金光万道,仿佛有千万个佛在金光中显现,他以为得到了佛的昭示,于是在莫高窟开凿了第一个石窟。莫高窟的开凿营造从此开始,灿烂的石窟艺术由此诞生。
庄严佛宫、净土梵音
敦煌石窟见证了佛教作为异质文化融入中国的过程,反映记录了其在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的巨大影响。展厅中展示的莫高窟320洞窟复制窟,是盛唐的代表窟之一。
在莫高窟千年图像中展示出的丝绸之路各种交通工具,揭示出各文明间的交流纽带不仅体现在经济和文化中,也伴随着工艺的进步。使我们了解到古代这一区域交通往来的盛况。同时,敦煌石窟壁画和彩塑保存了丰富而珍贵的中古时代服饰图像和资料,从北朝至宋元,跨越千年。敦煌石窟的服饰图像主要有佛国人物的服饰、供养人服饰等等,直观反映出中国古代服饰发展脉络。
敦煌壁画中保存下来许多建筑形象,为千百年来已经湮灭在历史中的建筑,留下形象资料。这些建筑图像不但给人以赏心悦目的艺术享受,更丰富的细节刻画,弥补了学界对中国古代建筑的一些空白。
历程—讲述敦煌石窟艺术背后的故事
1944年1月1日,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正式成立,由留学法国归来的油画家常书鸿任首任所长,聘请一些画家和学者,在异常艰难的条件下,走上了敦煌石窟文物保护、临摹、研究漫长而艰辛的道路。它标志着莫高窟结束了长期无人管理及屡遭破坏的历史,开始了对石窟的初步保护。
百年漫漫求索中,
一代接续一代,
用一生践行信念。
舍己成众间,
支撑起不灭心灯。
大行无言处,
敦煌,历历新生……
这里是欧亚大陆诸文明的交汇地;
这里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镇;
这里是佛教艺术的宝库;
这里是沙漠中的美术馆;
这里是敦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