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梦敦煌20年
情怀和责任构筑的一部文化自信史
《大梦敦煌》扬人文之善
连接的是人类共同的壮美心灵
——题记
2000年4月24日晚7点30分,北京,中国剧院,由兰州歌舞剧院创排的舞剧《大梦敦煌》隆重首演,获得了巨大成功。
今年是《大梦敦煌》创演20周年。截至2020年4月,《大梦敦煌》演出1500多场,总票房收入达1.6亿元,同时收获了国家对该类别作品授予的所有顶级大奖。
作为甘肃的代表性文化艺术产品,《大梦敦煌》饮誉祖国大江南北及世界各地,各界好评如潮,成为中国原创舞剧中的顶级之作,民族舞剧的经典之作,是《丝路花雨》演出20年后的又一个精品,是一次新的艺术攀登和艺术创造。
中国每年生产的上千部舞台艺术作品中,能够经得住时间、历史和观众检验的,能够流传下来的,特别是能够在二十年内久演不衰的舞剧,那就是《大梦敦煌》!
有一个很好的创意,组织了一个很好的编创班子,用了很好的人,在很好的地方,讲了很好的故事,这就是《大梦敦煌》。
中国最基层的一个艺术剧团,做出了让全世界都说“好”的一台戏,真是一个奇迹!
甘肃是华夏文明的摇篮,古老与文明,智慧与慈悲,困难与艰辛,奋斗与坚持,艺术与信仰,由此激发出来的巨大创作活力,才能构筑中国精神的经典之作。
一梦二十年。蓦然回首,《大梦敦煌》在记忆中所刻下的深深痕迹依然无法忘却。每当我拾起它时,心里总是激情涌动。其实,《大梦敦煌》每走一步,每演一场,都有感动和故事存在。从这些大大小小的感动和故事中,会让我们找到深入发掘历史文化优势、讲好中国故事的力量之源!
文化甘肃的情怀
2020年5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发布,明确提出“支持甘肃充分发掘历史文化优势,发挥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通道、节点作用。”这一举措,把“支持甘肃充分发掘历史文化优势的作用”提到了重点区域建设的侧重点,甘肃的文化有了新使命和新愿景。
正是上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开启之年,甘肃打造了《大梦敦煌》。今天,我们看到了西部的新一轮开发,实际上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启。
也正是基于甘肃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早在2013年1月,国务院就批复甘肃省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按照相关要求,甘肃省启动全面实施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项目,成为全国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基地,西部现代文化创新发展的新高地。
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发展布局上,将重点围绕横贯甘肃境内1600多公里的丝绸之路文化带,建设以始祖文化为核心的陇东南文化历史区、以敦煌为核心的河西走廊文化生态区、以黄河文化为核心的兰州都市圈文化产业区。
国务院批复甘肃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意味着孕育华夏文明摇篮的甘肃将以其包容的怀抱,承以历史,继以未来,在国家层面的支撑下,把华夏文明的果实,以一股前所未有的正能量播撒向更远的地方,使这片虽然经济落后,但文化资源富集的地区,闪耀更加灿烂的文化和文明星光。
立足本土文化资源,讲好自己的故事,坚定文化自信,甘肃大有文章可做。因为这里的文化资源宝库中,有许多让我们熟悉而又陌生的往事。这里有我们的祖先,我们的血脉,我们的精神力量,也有我们的前世今生。
2018年10月,时任甘肃省省长唐仁健在一份“敦煌文化价值吸引力问题研究报告”上做出不同寻常的批示:“通过了解敦煌文化的前世今生,再现历史文化的嬗变交融,思索现世众生的何去何从,应是敦煌文化价值及开发利用的本真所在。如意甘肃之心态如意,最深层的便在于让各路游客、各色人种、各类信徒来敦煌朝圣后都能有历史文化的获得感和精神心灵的归属感。如何让敦煌文化的内涵精髓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和传播媒介更完整地展示给小众及大众?如何让敦煌更好地保留并凸显敦煌的文化基因和血脉?如何在对外文化交流中以敦煌为媒介,更好地促进人文相融民心相通?理应成为每一个敦煌研究和保护建设者的思考、情怀和作为。”
这个批示可谓意义深刻,是对敦煌文化如何服务现实发出的一个重要的声音。在甘肃决策咨询、发展改革、财政金融、文化旅游、教育等层面,乃至敦煌新农村建设方面产生了强烈反响。
甘肃人闭塞的思路忽然间打开。如何更深层、更完整、更好地展示敦煌文化,成为甘肃人新的思考、情怀和作为。
这使我想起,甘肃曾提出走“反弹琵琶”的发展路径。反弹琵琶,原本是敦煌壁画中一种最优美的舞姿造型,现在喻指突破常规的思维和行为,从反面看问题,常常在发展思路中被引用。
作为决策者,应该根据不同的历史时期审时度势,高屋建瓴,深度解析,从人文的角度探寻本真。对敦煌文化的前世今生、何去何从、精神心灵、文化基因以及人文相融、民心相通等深度思考,是第一次提出来,因此被大家称作读懂敦煌、最有文化眼光和情怀的思考,并得到了民众的积极支持和响应。
甘肃,这块曾经演绎了无数辉煌、无数慷慨的地方,其文化既经历了自身长期的发展演变,又充分吸收融合了各地区文化的精华,成为古老文明的象征。
曾经的彩陶文化歌唱着华夏文明最初的朴素与奔放,曾经的伏羲、女娲捕捉着真理的萌动,曾经的伎乐飞天挥洒着吉祥,雍容、豪放的胸襟,赋予我华夏民族“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
驰名世界的敦煌文化、丝绸之路文化,历史悠久的黄河文化、伏羲文化,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宗教文化,无论从哪个角度认识,甘肃都是一个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的地方。
悠久的历史、绚丽的文化,不仅奠定了甘肃人民淳厚朴实的文化基质,而且影响着一代代甘肃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多年来,甘肃文化艺术事业蓬勃发展,成就斐然。自甘肃敦煌艺术剧院创作演出的大型舞剧《丝路花雨》首次把举世闻名的敦煌艺术复活在舞台上以来,围绕敦煌文化题材的舞台艺术作品不断呈现。
甘肃是一个出大手笔文艺作品的省份,在丝绸古道上创造性地挖掘、发展了敦煌艺术,引起国内外文化艺术界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
省会兰州在引领文化方向方面很有典型性,积累了不少文艺工作经验,聚集了一大批热爱文化艺术的研究者、保护者以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家、设计师、管理者。公元 2000年,当人们还沉浸在经济热潮中时,他们就已经把视线投向文化,开始加强甘肃文化研究,促进西部开发,率先提出“文化兰州”建设理念。
兰州的这一举措,在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中国文化报》把“文化兰州”作为区域文化战略的典型事例予以引用,称建设“文化兰州”是区域文化发展的战略宣言,并以通栏标题、两个整版的篇幅向全国介绍。一个经济发展相对薄弱的西部城市,率先在全国打出了如此鲜明的主体文化建设战略的旗帜,不能不当作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去看待。
其实,甘肃人的这一文化现象很早就有了,对文化艺术的表达方式,都是大手笔、高质量,用今天的话说,都是优秀文化、精品艺术。比如,1992年举办的“首届中国丝绸之路节”,1994年举办的“第四节中国艺术节”以及舞台艺术《丝路花雨》《西出阳关》《大梦敦煌》,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甘肃人在文化艺术表演方面的思想深度、情感和美感表达方式。
就拿《西出阳关》来说,这是我国舞台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舞蹈诗。1993年,兰州歌舞剧院创研室创作了该剧本,想请著名编导张继刚担任总编导。1994年3月5日,创作组拿着剧本到北京,见到了张继刚导演。张继刚看完剧本说:“我感兴趣的就是这三个字——‘舞蹈诗’。”于是愉快地接受了邀请并担任总编导。
4月28日,张继刚来到兰州,开始创作排练。作为舞蹈诗,《西出阳关》不以故事情节感人,而用《古道》《大漠》《红柳》《青灯》《莫高窟》《月牙泉》《古战场》《桑田》等十个舞蹈段落,从多层空间里寻求丰富的情感,以非常浓郁的地方特色和非常独特的编排方法,诗情画意地表现了中国古丝绸之路上的自然风貌、生存意志与开拓精神。
这是甘肃第一次用诗的舞蹈表现西部之美, 演出轰动了海内外。
当时国内的文艺作品存在一种“山寨现象”,我们演出了舞蹈诗,不少地方就都开始排演舞蹈诗。可是这些舞蹈诗,没有任何一部超过《西出阳关》。所以,文艺创作还是要在有质量、有特色上下功夫。
有意思的是,有专家听说这是我国第一部舞蹈诗,就提出来,说大型舞蹈史诗《东方红》其实是最早的。于是又有专家说,《东方红》是“音乐舞蹈史诗”,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一段历史,有唱、有说、有跳。《西出阳关》是诗的舞蹈,如同一段一段的诗,表现不同的场景与思想,是真正意义上的“舞蹈诗”。
如果没有这样的讨论,我们还真不知道“音乐舞蹈史诗”和“舞蹈诗”的区别。
实际上,在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很好的故事,现在的问题就是怎么讲好故事。在这方面,甘肃人是动了脑子、下了功夫的。
作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甘肃人民,坚定文化自信,是有共同的心理基础的。一大批文化艺术工作者在坚持不懈地创作、实践。一台又一台具有传奇意义的舞台艺术故事,让有精神价值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活力,让人民大众看到了中国文化真正的现实意义。
甘肃人了解自己的文化而且热爱文化,通过文化选择与文化创新,使文化传递跃入了新的层次。他们一直在用自己的艰辛努力,实现用优秀传统文化引领、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增强民族精神力量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