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寸土寸金的上海外滩,有一家充满了《读者》元素的特色书店。曾风靡全国的这份国民级杂志诞生于甘肃,近日,读者书店·外滩旗舰店把甘肃另一张重要文化名片——敦煌文化也“搬”进了书店,营造出沉浸式的敦煌文化体验空间。
古老的敦煌文化如何焕发新活力?壁画之美,熠彩千年——读者书店第三届敦煌文化节开幕,以“壁画”为关键词和切入点,通过一系列主题文化活动、展览、文创,帮助人们深入了解敦煌的壁画艺术。该文化节将持续至今年5月,由读者出版集团、敦煌研究院、外滩街道党工委主办,敦煌石窟营建与敦煌供养人主题文化讲座也同期举行。
以“敦煌石窟”“敦煌壁画”闻名天下的敦煌,位于古代中国通往西域、中亚和欧洲的交通要道——丝绸之路上,曾经拥有繁荣的商贸活动,是世界遗产莫高窟和汉长城边陲玉门关、阳关的所在地。可以说,敦煌,是一本厚重的书,“壁画”正是敦煌石窟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壁画为针、时光为线,织出了中华文化的千年华彩,“希望通过为大家讲述壁画保护、壁画故事、壁画中的生活场景等,还有那些默默在背后守护、修复壁画的一群人,让更多的人去发扬莫高精神、传播敦煌文化。”读者(上海)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蔡志文说。
徜徉店内,《此生只为守敦煌》《我心归处是敦煌》《丝绸之路》《西域游历丛书·发现藏经洞》等展现敦煌博大精深文化,以及敦煌守护者感人故事的系列图书及主题文创,吸引不少读者驻足选购。敦煌研究院副院长张先堂结合多年学术研究成果,解读敦煌壁画中的供养人图像。他以“什么是供养? 什么是供养人?什么是供养人像?”三个问题为切口,带领大家初识敦煌壁画中的“供养人像”,并通过分析敦煌壁画中供养人不同的社会身份,让大家了解到敦煌石窟供养人画像在美术史、民族史、服饰史、建筑史、佛教史等方面的独特价值。
千年前,敦煌先民为了祈求佛、菩萨保佑,不惜“减割衣资”“抽舍珍财”,甘愿奉献,雇用画工塑匠,开窟造像,从公元四世纪到十四世纪持续千年营造,造就了如今庞大的敦煌石窟群,为中华民族留下了珍贵的文化艺术遗产,这些人是古代的“供养人”。千年后,从敦煌莫高窟第一代守护者常书鸿到第二代段文杰以及到“敦煌的女儿”樊锦诗,、一批批来自四面八方的专家学者,为了守护敦煌文化艺术这一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使之千秋长存,永续利用,在大漠戈壁的恶劣环境中,一代代前赴后继,艰苦奋斗、默默奉献着,研究院几代专家学者堪称当代的敦煌“供养人”。
以“敬重、热爱、初心、向往”为关键词,“熠彩敦煌”系列文创产品同期发布。读者上海公司产品经理李婕介绍,色彩是人们对敦煌的初印象,“熠彩敦煌”系列文创产品借助年轻化的定位、复古的风格,巧妙呈现壁画中人物、动物、植物、建筑之间的和谐之美、艺术人文之美。
“从熠彩敦煌·拎书袋、小方巾、长条丝巾,到个性定制T恤、读者·笔记本-敦煌款等,读者书店希望用文创周边去打破虚实界限,让文化回归生活,探索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更多可能。图书+文创+活动的丰富设计与多元讲述,能让读者更加立体认识敦煌文化,走进敦煌文化。”蔡志文谈到,实体书店可以营造沉浸式空间,引导更多人去参与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和弘扬,播撒文化传承的种子。